分享

素说论语:为政篇(19)

 素說 2021-05-09

原文

为政第二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试解】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让老百姓臣服顺从,接受领导呢?”孔老师对道:“把有仁德的正直之人提拔出来重用,将其安置到那些缺少仁德的,善于巧言令色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顺从;如果把那些缺少仁德的,善于巧言令色的人提拔出来,将其安置到有仁德的正直的人之上,民众自然就不会顺从。”

释字

举(舉)

《说文》:舉:对举也。从手與聲。

《广韵》:舉:擎也。又立也,言也,动也。《说文》本作“擧”。

汉字“舉”字的字形像众人合力,用手托起重物,下面两只手将东西向上托起,上面两只手接住。表示向上托起,向上伸抬之义,引申出推荐,选拔,揭发等义。

《说文》:直:正见也。从𠃊从十从目。徐锴曰:“乚,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𣖇古文直。

《玉篇》:直,不曲也,準当也,侍也。

汉字“直”本义是指眯着眼睛瞄准目标,目光正视前方之目光所及。引申出使直,挺直,公正,合理,坦率等义。

《说文》:错:金涂也。从金昔声。

《类篇》:错:《说文》金涂也。一曰杂也。乖也。鑢也。

汉字“错”的本义是将金丝或银线镶嵌于器物表面凹槽之中,使器物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文字、线条或图案。引申有交叉,错落、错觉、错误、过失等义。


《说文》:枉:衺曲也。从木㞷声。

《正字通》:枉:《说文》袤曲也。《礼·少仪》毋循枉。注言行过而邪枉,当改从直,复循袭是贰过也。又冤抑也。

汉字“枉”字形像树木横向生长,侧枝较多,主干不直。含有弯曲、歪斜、歪曲、违背、冤屈、委屈等义。

素说

前一章针对子张的提问,老师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教导,要求子弟在为政的具体事务中,广博地读书,了解先王、先知们是如何处理问题的,从先王、先知那里吸取营养,然后再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看看大家是如何诉说的,是如何建议的,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之后,对有疑问暂时搁置一边;对于无疑问的,要从仁德角度小心谨慎地言说和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言说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中道而行。由于自己言行的慎重,言多必失和行为莽撞的情况就会很少。这一章是鲁哀公问政,老师继续强调“为政以德”,为政之道的重点在道德感化上。老师答道:“把有仁德的,正直之人提拔出来重用,将其安置到那些善于巧言令色的,缺少仁德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顺从;如果把那些善于巧言令色的,缺少仁德的人提拔出来,将其安置到有仁德的正直的人之上,民众自然就不会顺从。” 本章老师告诉鲁哀公,只要为君的举措有道,民之必从。民之所服于君者,在于仁德大道,在于为君者亲贤臣,感化小人,而不是远离小人,不在机巧权谋上。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对“错”的字义的理解。“错“的本义是将金丝或银线镶嵌于器物表面凹槽之中,使器物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文字、线条或图案。引申有交叉,错落、错觉、错误、过失等义。本章中“错”是“错”字的本义,将直者和枉者能够很好地搭配组合,使枉者的言行在有德的直者之下有所收敛,有所感化,从而顺从于有德者。

本章需要辨析的是为君者对待“直枉”者之道。孔门之学重德、重修行,重教化。本章孔子针对为君的鲁哀公的提问,告诫君王为政之道在于仁德之教化,人君当举直者而置之于枉者之上,这样不仅能使直者服,而且也能让枉者服。同时可使枉者在直者的影响之下,对其所言所行能有所觉醒,有所感化,从而归顺于直者,回归仁德之大道。注意此处孔子并没有要求为君者“亲贤臣,远小人”,而是告诉君王,要让有德的贤臣和曲枉的小人各有其位,使枉者在有仁德的贤者的影响之下,自觉地感化而服从之。为君之道不仅仅在于感化曲枉者,还在于让其有可守之位,在其位之上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能有所觉悟到仁德,从而自觉实践仁德之道。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