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里仁篇(十八)

 素說 2021-05-09

原文

里仁第四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试孔老师说:“志于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践行在至善至美的仁德大道之上,应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通过拜访圣贤名师,游访同道君子,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己德行的提高。同时通过游山观水,享受自然风光,陶冶身心,锤炼意志,成就仁人美德。但是父母健在时,当以尽奉养之孝,温凊定省,当亲力亲为,因此以近游为主,尽量避免远游。对于必不得已的远游,要预先将自己远游的方向和计划,出发的时间和归来的时间告知父母,同时要对父母有所安排,使其放心无挂念。”

释字

游(遊)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从㫃汓声。以周切。𨒰古文游。

《玉篇》:。遊:余周切。遨遊也。与游同。(游:以周切。浮也。旌旗之游也)。

汉字“游”,斿当为游的本字,石鼓文已有斿字,从子在㫃下,象小孩在旗下游戏之形。有学者认为:字义为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游学。游字初不从水,斿是旗游的正字,与陆地有关则遊,与水有关则游。游有浮义,而遊没有浮义。








《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府良切。汸,方或从水。

《康熙字典》:。方:《说文》倂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或从水作汸。《诗·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方,泭也。《释文》小筏曰泭。《尔雅·释水》大夫方舟。《注》倂两船。

汉字“方”, 是象形字。甲骨文像起土出粪的锸:上短横是横把,中长横是双足踏之双肩,两短竖指明其左右两旁,下边是多股分叉。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方"。“方”的本义为起土锸,泛指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故有方形、方圆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而方有大地、地域、区域之意。

素说

前面老师教导修得仁德在身的弟子当以齐家为要务,首先是在事父母上,当以对父母“以敬而不违道”为修行的着手处,本章继续在事父母与游学会友上进行教导,以使仁德在胸的弟子把握齐家的要务。老师说:“志于仁德之道的君子,应当践行在至善至美的仁德大道之上,应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通过拜访圣贤名师,游访同道君子,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己德行的提高。同时通过游山观水,享受自然风光,陶冶身心,锤炼意志,成就仁人美德。但是父母健在时,当以尽奉养之孝,温凊定省,当亲力亲为,因此以近游为主,尽量避免远游。对于必不得已的远游,要预先将自己远游的方向和计划,出发的时间和归来的时间告知父母,同时要对父母有所安排,使其放心无挂念。”本章老师教导的重点不在不要远游,而在于不使父母过分思念和过分忧虑。这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爱之心的要求,是仁德的具体实践。同时远游寻师访友可以成就自己的仁德,实现理想抱负,这又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因而成就自身又是“孝”的另一个面向。因而老师将这一看似矛盾的两个面向进行教导,让弟子把握住父母心安的原则。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远游会友与孝的关系。远游一方面使得自己无法亲力亲为地为父母尽孝,另一方面远游可以成就自身,完善自我。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孔子教导弟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反映了孔子对孝道和远游的把握。从孔子的言说当中可以看出:孔子并非不主张远游,而是需要在远游之前处理好对父母尽孝的关系,让父母安心。《论语》开篇即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从交游会友角度讲,远游会友是志于道的君子所必需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通过拜访圣贤名师,游访同道君子,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进自己德行的提高,以成就自身至善至美。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尽孝的实践。为了处理好对健在父母亲力亲为的尽孝问题,孔子强调远游需要慎重,关键是要以不违背父母意愿而去远游。孔子所反对的是不顾父母、不守孝道的滥游。“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出孔子对孝的理解,强调的就是孝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