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六)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26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02

   释  解      

老师决定拜见南子,子路认为此时老师去拜见南子不妥当,感觉老师此行犹如宰我所说的入陷阱以求仁,不足以行道,反而足以辱身。因而显得焦虑不安,心情不愉快,期望老师能够理智地取消拜见南子的行动,以避免落入陷阱之中。老师看出了弟子的焦虑和不解,正色耐心地对子路说:“君子当克己复礼,不违天命。我决定前往拜见南子,是见义而为的践礼弘道。我所不为的,也是天道所抑制不张的,是天道所厌弃的。” 

03

   释  字      

《说文》:矢: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古者夷牟初作矢。凡矢之属皆从矢。式视切。

《广韵》:矢:陈也,誓也,正也,直也。

《释名》: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又谓之“箭”,箭,进也,言前进也。

汉字“矢”是象形字,甲骨文像箭头、箭末扣弦处、箭羽的样子。本义是箭。由箭所具有直、正、快速的特点,引申指直、正、快捷;由箭装在箭袋中排列整齐的特点,引申为陈列、施布;由发射时指向目标的特点,引申为指向。另“矢”通“誓”,一是古代军队出师之前,将士们常手持箭在神灵面前起誓,以祈求神灵保佑取得胜利;二是古人有“折箭诅咒发誓”的习俗,如有违誓当如此箭,故“矢”有向上天宣誓之意。注意:箭、矢最初是指同一种兵器,细分以竹为箭,以木为矢。本章“矢”当解“直言以告”为宜,不含“誓”义。

《说文》:否: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

《释名》:否,鄙也,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

《集韵》:否:恶也,塞也,《说文》不也,一曰口不许也,

汉字“否”,从口从不,表示口说不行,会予以否定之义。本义为不进行,不承认,不同意。又卦名“否”,指天地之气不交,表示闭塞不顺,引申为贬斥。本章“否”为否定、不。

厌(厭)

《说文》:厭:笮也。从厂猒声。一曰合也。

《说文解字约注》:王筠曰:“厭,今字作壓(压)。竹部:'笮,迫也。在瓦之下,棼之上。’说解之笮,但取在瓦之下之义,谓镇压也。”舜徽按:厭犹抑也,按也。抑、按并与厭双声。土部之壓(压),乃土壤义。后世借壓为厭,而厭乃专用厌弃义矣。厌弃当以猒为本字,甘部:“猒,饱也。”引申为厌弃。自借厭为猒,而猒废矣。厭篆下一曰义,亦即猒义之引申,今人称合意曰满意,满犹饱也。

《玉篇》:厌:合也,伏也。又饫也。

汉字“厌”从厂猒声,厂,象山崖石穴形;猒,从甘从肉从犬,会饱食美味犬肉之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是吃饱后对多余的犬肉失去兴趣,引申为因过度享受而反感、腻烦。《说文》:“厌,笮也。”意思是“一物压在另一物上”。本章厌为压制、抑制、厌法之义,“天厌之”含有天之道义的含义。

04

   素  说      

前面先通过宰我的设譬之问,让弟子把握仁者“可逝、可欺”的忠厚善良,“不可陷、不可罔”的通达智慧,让弟子体悟“仁者之智” 的“静而不伤其身,动而不害其仁”。接着教导弟子唯有着力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充实自己的内在的仁德,才能够做到“不可陷、不可罔”,才能避免偏离仁德大道。本章通过“子见南子”,让弟子把握仁者“人之道”与“天之道”的通达之境。老师决定拜见南子,子路认为此时老师去拜见南子不妥当,感觉老师此行犹如宰我所说的入陷阱以求仁,不足以行道,反而足以辱身。因而显得焦虑不安,心情不愉快,期望老师能够理智地取消拜见南子的行动,以避免落入陷阱之中。老师看出了弟子的焦虑和不解,正色耐心地对子路说:“君子当克己复礼,不违天命。我决定前往拜见南子,是见义而为的践礼弘道。我所不为的,也是天道所抑制不张的,是天道所厌弃的。”本章老师是要点化弟子子路,让子路明白为仁者的不陷不罔的通达,把握君子的天命在乎身,求仁而往的尽己之诚和无畏。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天厌之”决不是孔子的誓词,而是老师自述自己对天道的把握。首先本章称“南子”,通常称“子”的是有一定仁德才干的人,南子可能是卫灵公的夫人,但这并不影响对本章的理解,要知道孔子所处的时代,人们并没有后世所称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其次“子路不悦”,表明子路仅仅是内心之中有些不愉快,对孔子见南子有所反对,但是这种反对的态度并不是非常坚决的,因此后面孔子的言说并不需要发誓。第三《论语》文本是经由孔子的弟子们辑纂的,不可能将对有损孔子形象的文字篡入其中,并留传于后世的。第四丰干在《论语新注》中认为,“矢”恐当作“告”以字形相似而讹。这可作参考。王元化在《“子见南子”与前人注疏》一文中说:“这么多注疏家,其中包括最严谨的学者,都不得不增字为训,而歧义又是如此纷坛,我以为这是由于子路不悦的原因,对于当时传说并记述此事的人是清楚的,觉得不必缕列也可以明白,故省略掉了。可是这一省略却使下面孔子矢词('不’字下也是同样经过了省略)对后来的读者也就变得扑朔迷离,难以索解了。我觉得与其费功夫去猜测,不如照程氏《集释》所云'此等处止可圈疑’。不过,注疏者也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在文字训诂上作些实事求是的工作,还是可以使费解的原文透出一些消息的。主张矢训誓说者,在训沽上似有更多的根据。……但孔子矢词中的'所不’究竟指什么,由于下有省文或阙文,却成千古疑义了。前人注疏的得失,传统训诂学的成败,从'子见南子’章的诸家训解中可以看出一点头绪,但这只是一鳞片爪。这项工作是值得好好总结的。”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