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述而篇(三十二)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32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02

   释  解      

孔老师说:“要论对先王遗文和礼仪的学问,大约我和别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见得比别人做得更出色;但在君子的躬行实践上,能够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择善而从,勤勉力行,自强不息,我还没有见到有比我做得更好的人。”

03

   释  字      

《说文》: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五乎切。

《类篇》:吾:《说文》“我,自称也。”一曰御也。一曰棒名。亦姓。古作𠮣

汉字“吾”从口五声。张凤认为,吾是象形兼象声独体的文,不是合体的字,“吾”是古老并线器上的似陀螺一般的锤的形象,将几根纱头系在锤上部中间的小环上,再用力将锤转动起来,就可以把两根以上的纱,绞紧合并而为一条线。其旋转时声音,就是“我”和“吾”的声音,后假借“吾”为“我”,本义随后被隐。西周金文中的“吾”为“御”义,即捍御、抵御义。春秋及其以后始见“吾”作“我”。注意:吾与我的异同:我和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含义相同,但亦有区别。吾有防御、抵御意,故吾比我弱,有自谦、防御、内敛、内向之义,主体性相对较弱;而我有杀意,故我比吾的语气相对较强硬,具有攻击、冒犯、张扬、外向之义,主体性较凸显。

《说文》: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声。多則切。䙷,古文省彳。

《玉篇》:得:获也。

汉字“得”为会意字,甲骨文一形从又(手〉取贝,会有所得不失之意;一形另加义符彳,表示得贝必取之于外之义。后凡手取曰㝵,往而有所取曰得。《说文》误为見。本义为捡贝获得,引申为取得、收获,又引申为找到、看到等义。结合前后章,本章“得”不应作得到本义解,当为引申义找到或见到。

04

   素  说      

前面通过“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仁之易”的教导,让弟子体悟仁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面向,把握善者“依于仁”的成德之善。接着对礼乐文明的“知和行”的两个面向进行教导,本章承接“礼乐”文明的知行实践教导,对君子的躬行实践提出要求和期盼,期望弟子们能在“巧言、令色、足恭”为“善”的时代,脚踏实地地做躬行君子,坚守“据于德,依于仁”的仁德实践,勇于改过,克己复礼。老师说:“要论对先王遗文和礼仪的学问,大约我和别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见得比别人做得更出色;但在君子的躬行实践上,能够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择善而从,勤勉力行,自强不息,我还没有见到有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本章老师通过自身躬行实践的勤勉不懈,期望弟子能从自己的言教和身传中,把握君子“据于德,依于仁”的“以礼制约,以善尽情”的内修实践工夫。

本章需要注意对“未之有得”的解读和理解。通常人们将此解读成“还没有做到”,或者是“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是孔子自己还没能做到躬行君子,那么本篇首章孔子自述“窃比于我老彭”的自信何来?前面本篇29章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豪迈又从何而来?因此本章之意决不可能是孔子的自谦。本章是继前面几章强调“知行”的统一,告诫弟子成就君子境界的重点不但要知,而且要躬行。躬行是进入君子大门的钥匙,是君子入圣的阶梯。赵宗乙在《论语解读》中说:“清·陆陇其《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十引李毅侯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果可缓乎?谓夫不能躬行,则无为贵文也。’儒家文化强调'文’、'行’结合,以'行’为要。……本章的关键在于强调'学为君子’易,'躬行君子’难。对后一句的理解,先儒时贤多以为是孔子的自谦之辞,谓自己在'躬行君子’方面做的不够。如果这样理解,其潜台词就是别人做到了,而我没有做到。这肯定不是孔子的意思。孔子讲'直道’,说话向来实是求事,对弟子们讲话更用不着那么谦虚,所谓'当仁不让于师’,更何况和别人相比。《论语·公冶长》篇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颜渊》篇:'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都是说自己做得比别人好。下文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别人认为孔子都达到了'圣与仁’的高度,更何况是'躬行君子’?故'躬行君子,吾未之有得’,其言外之意是别人没有做到,我也没有见到,但我却做到了。”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