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泰伯篇(一)

 素說 2021-05-09

01  

   原  文     

泰伯第八

08.0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02

   释  解      

孔老师说:“泰伯的德可以叫做至德了。他三次真诚地谦让了天下,以至于成就了后世周王朝的兴盛昌明,人们只知道文王、武王的功绩,而不知道泰伯的让天下,找不到的什么实际功德形迹来称颂他。”

03

   释  字      

称(爯、稱)

《说文》:稱:铨也。从禾爯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即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其以为重: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故诸程品皆从禾。处陵切。

《说文》:爯:并举也。从爪,冓省。处陵切。

《广韵》:稱:知轻重也。《说文》曰:铨也。又姓。

汉字“称”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均为“爯”,后分化为爯、稱。爯像手提鱼之形,故有升举之义。《说文》:“稱,铨也”,“銓,衡也。从金全声。”段注:“铨,称也。各本作衡,今正。”本义是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俗作秤,用作动词表示测量东西的重量或者价值,由此引申出称量、符合之义。由秤的公正、不偏,引申为赞颂,颂扬之义。

《说文》:焉: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凡字:朋者,羽虫之属;乌者,日中之禽;舄者,知太岁之所在;燕者,请子之𠋫,作巢避戊己。所贵者故皆象形。焉亦是也。有干切。

《玉篇》:焉:于连切。鸟名也。安也。疑也。又矣连切。语已之词也。是也。

汉字“焉”篆文象头上有毛角的鸟形。隶变后楷书写作焉。本义为一种黄色的鸟。常用其假借义,本义遂失。借作句末语气词,或借作代词,相当于“之”,或相当于“于此”。或作连词,相当于“乃”、“则”。亦作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

04

   素  说      

前篇通过老师谦己诲人之辞以及容貌、事迹,展现了达者志行的洒脱与自在,让弟子体悟圣贤者,在仁德大道躬行实践中的应时而化、超凡脱俗的不厌和不倦。本篇通过赞古往贤者达士,展示为君者的修身、为政、治民之道,让弟子体悟圣贤为政以成至德的实践,把握圣贤忠厚笃实的仁德之道。本章针对人心衰、世风薄的现实,以泰伯的三让无私,展示了无名让者的求仁而得仁之至德。老师说:“泰伯的德可以叫做至德了。他三次真诚地谦让了天下,以至于成就了后世周王朝的兴盛昌明,人们只知道文王、武王的功绩,而不知道泰伯的让天下,找不到的什么实际功德形迹来称颂他。”本章通过泰伯的德隐而民不知的至德,与当下的父子、兄弟、君臣争夺君位现象形成对照,期望弟子能从古圣先贤让天下于贤、让天下于能、让天下于弟的谦让圣德中,把握泰伯的至德和此后盛世昌明的必然。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清楚泰伯三让的历史与传说。春秋时离商周不远,周王朝开国前泰伯三让的轶事,孔子应有所依据,也许“泰伯三以天下让”的史实在当时还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只是后人对此史料几乎一无所知。让后人在对此类章节的理解上争论不休。甚至有人据本章附会演义虚构了诸多故事,但细细推敲,都有诸多破绽。在周王亶公之时,周还是一蕞尔小国,嫡长子继承制在此时的周应该还没有成为制度,从此后文王之政和周公之制中,我们应该能够把握到礼让、亲贤之气象,把握到人文之觉醒,因而泰伯之让在当时本属正常,正是远古氏族社会民主之遗风,仁这为人觉醒之萌芽。丁纪在《论语读诠》中说:“以天下让,所让者大;三让,让之者坚。谓泰伯至德,……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则泰伯之德,中庸之德也。以广大中正视天下而不以利我,其行恒而有常,非中庸而何?所谓'民无得而称焉’,人皆知'周文郁郁’其为文王、武王、周公、成王之功,而不知亦泰伯让天下之功也;人所得而称者,为周礼所德之德,用礼德之,遂以周礼而称之,非此,虽非不为德,而不得称焉。泰伯之至德,正周礼之所未德,故民不知其为德。惟夫子能发其隐衷,则夫子虽曰'吾从周’,心岂限于'从周’哉!”另外需要注意为政和从政的关系,把握“为政以成德”的要义。泰伯三让天下,并未从政,而三让天下却是泰伯的为政,孔子盛赞泰伯的三让是“为政以成至德”的典范。这里需要我们细心体悟从政者是有其位者的为政,但不在其位的为政者亦可“为政以成至德”。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