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名作】| 詹仕华作品:地震中的供电人之二

 枸杞文学 2021-05-09
END


地震中的供电人:杨广君……
詹仕
这是绵竹另外两位供电人的故事。
供电所长杨广君
曾为军人的杨广君,中等个头,说话直率,处事果断,至今仍保持军人吃苦耐劳,以身作则的作风。
2010年8.13特大洪灾袭击汉旺清坪。大风大雨是事故多发的时候。面对磅礴的雷雨,身为汉旺供电所所长的他,翻身起床,开车到郊外易出事故和塌方的地段巡视,这是他多年的习惯。雨水打得车篷噼啪作响,山洪奔涌咆哮追着车跑。一圈转下来已经快三点了,他赶回家里,却被洪水缠绕得再无法入睡。
   因为暴雨,清坪乡遭受特大泥石流袭击,四处山塌路断,房倒屋斜,水电设备被毁,山乡告急。得到信息,他带领熟悉山路的职工抬着应急发电设备连忙赶往清坪。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冲毁,他们只有绕道而行。山上的泥石不时滚落下来,他们既要躲避流石,又要选择道路,时而攀越悬崖,时而下到沟底,走走停停,他们互相牵拉着,上坎下坡,翻山越岭,泥里雨里,几百米的直线距离,他们从早上走到傍晚,一身水,一身泥,走得筋疲力尽,才赶到前面的聚集点,接着急忙投入抢险和检修线路的忙碌中。



5.12地震,是对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生死考验和思想素质的检验。当时,在四面八方轰隆的倒塌声中,单位的办公楼房歪了,围墙倒了,东西都摔砸在了地上。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杨广君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他让其他人赶往家里看望亲人,自己在单位坚守值班。不时传来噩耗和学校孩子们的不好消息,他担心在学校的儿子,心急如焚。正好舅舅来看他,他请舅舅到学校看看。舅舅回来说:除一片片废墟和一排排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人,没见着他的孩子。他心如刀绞,咬着牙坚持到其他职工回来,急忙赶往学校。学校到处都是在废墟中寻找孩子的人,他的心一直被提到嗓子眼上。还好,他看见了孩子与赶到的妻子,三人紧紧抱在一起伤心地哭了起来。为这场灾难,也为他们的幸存。杨广君觉得对不起家,对不起自己的亲人。
这后,日夜抢修线路和架设电线,他带领职工一直奋战在野外,顾不了回家看父母。父母牵挂儿子,从乡下赶来看他,杨广君内疚地说:“爸妈,抱歉,四处需要电,没时间回家。”父母说,你是公家的人,公家的事情要紧,见你们都安全,就放心了。走时给了他一些炒胡豆,这后的抢修施工中,饿了,他就靠这些胡豆充饥。



采访中,人们传颂他坚持群众没照电灯前绝不先用电的事。他家里是最后亮起电灯的人家。在抢修线路中,村上的电工见杨广君父母上了年纪,黑灯瞎火很不方便,在安装村里的线路时,主动给杨广君的父母接通了电。杨广君知道后,狠狠批评了这位职工,硬让把电撤了,还给一家家亲戚做工作,撤出先安的电灯。
板房一间间搭好了,永久房也陆续修了起来,按规定,入住必须通电。他们一天几头地忙,早出晚归,有时加班加点到晚上一两点,几个月下来,头发长了,身上脏了,连日的抢赶工程,几乎没睡一个好觉。一天,他准备将车开出大院,没走多远,伏在方向盘上便睡着了。
这天,他决定去看看岳父,好长时间没见面了,赶到岳父家,天黑了,帐篷里没有电、没有灯,一片漆黑;他开了啤酒,与岳父就着花生米,默默地对饮,把满腔的歉疚化为一杯杯水酒。



普通供电人的一天
2010年8月13日,是汉旺供电所副所长崔学勇最难忘的一天。
这天,一夜的风雨给汉旺供电带来灾难性的威胁,雨从头天晚上一直下到第二天上午,电闪雷鸣,滚滚的洪水沿河奔腾咆哮,发出隆隆的吼声。
由于狂风暴雨,山体滑坡,大树翻倒,电杆歪斜,四处跳闸,四面八方催问的电话频频传到供电所,小崔带着十余名职工奔忙在汉旺的土地上。他们赶到离汉旺最远的九龙处理完主线跳闸,接着分头巡查板房村和茶场、牛鼻村,这些地方都是事故多发地段。他们分头顺杆巡查,有几处因大树倒压电线上造成短路。特别是牛鼻村处,一棵直径50多公分的大树倒在电线上,不搬走,就无法供电。没有那么多砍伐工具,他们找来村组的人帮忙,轮番砍树,好不容易把大树弄开,扶正电杆,又赶向别处。没有雨衣,他们冒雨施工排障,一个个身上走水。他们忙完一处又赶往下一处,雨水打湿的衣服干了,又被汗水湿透,他们忙到晚上6点,才吃上一天中的第一餐饭。



汉旺140多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280多个变电站,一路巡查处理故障,累得浑身瘫软。当他们推上电闸,好似听见四面的欢呼声,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这就是我们的供电人。
在电业战线,这样的人和事比比皆是,几次走访,我们心里充满深深的敬意。


本栏目编辑:马枚素



作者简介:詹仕華,从边关到平原。在《解放军文艺》、《昆仑》、《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海外版》、《西南军事文学》、《四川文学》、美国《新大陸》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数百篇首作品;出版作品集《从边关到平原》、《我的圣地雪域》等。先后获西藏自治区年度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二届青年诗歌节奖,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文艺家》杂志征文奖,四川散文奖,中国作家杂志社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征文一等奖,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品集一等奖等。作品收入数十种选集。现居四川德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