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阳郭村姓氏知多少?

 清风一缕了无痕 2021-05-09

     饶阳郭村,名不副实,现在一家姓郭的也没有。

    要说从没有郭姓,也不是事实,以前有过两家,一个是东头郭大闯,是从大城北村搬过来的,另一个叫郭二旦,也是从外地搬过来的。

    其实,郭村的郭,是城郭的郭,汉代的光武城建在今固店村,城池废弃之后,居民又在城墙边建村,起名郭村,这里的郭是城郭的意思,所以,郭村的郭不是姓氏之意,这样说又名副其实了。

      说起郭村的姓氏,村医王顺通曾经做过统计为21个姓氏,分别为王、李、张、刘、赵、马、胡、侯、邢、尚、何、魏、齐、靳、蒲、杨、高、尹、沙、罗、席等。

      要说郭村最大的姓氏,就是王家大族了,现在全村2780人,其中王姓约占一半以上,可是,郭村的王姓,分为东门,南门,北门,中门,独独没有西门,而且这四门王姓为一始祖,据王姓村民王计训等村民依据依稀记忆(小时候看到过族谱和祖碑),应该是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村搬来的,经过600余年繁衍生息,现分为四支,分别叫东王,南王,北王,中王。

    而王姓没有西门,是因为郭村王姓最大的一支始祖姓汪,是从安平县郎仁村搬迁而来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郭村村民王文武,王建林,王保选记忆以前的汪姓族谱与汪姓祖碑记载,他们王姓的始祖姓汪,大概是清朝时期(也许是明朝)从安平县郎仁村发配而来。

     为何发配,因为他们的始祖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是一个秀才,因为人直正,面对不公敢于直言,触犯了一些当权者的利益,被发往山东充军,由于当地一些官员作保,当行至深州西蒲疃紫金山寺时,往东八里地找到了郭村,郭村处在紫金山寺以东,也是山东,就在郭村住了下来。

    因为原先姓王,为了隐姓埋名,改为汪姓,后来临去世时把儿孙叫到跟前,说咱们本姓王,以后可以恢复王姓。

        这也是现在在安平郎仁村找不到汪姓的原因。另据深州双井村一村民回忆,他的爷爷曾经结交郎仁村一个在滹沱河摆渡的朋友,说起他本姓王,因为经常摆渡,怕遇到坏人,所以王姓加了三点水改为汪姓,后来滹沱河修桥后不再摆渡,回复成王姓,从这一侧面也能说明,郎仁村的汪姓就是王姓。

另外,郭村早些年还有一户叫王少怀,独门独户,以做大车为生,现已经绝户无人。

      郭村另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姓氏为李姓(李兰柱老师正在整理资料)。

      其他的姓氏张姓分为两支,一支为西南头张姓,据张姓族人回忆,他们这一支被称为张家蔓儿,是因为燕王扫北时,杀得杀,逃得逃,郭村只剩下张姓等不多的几个姓氏,另一支为张铁筒张姓家族,是从饶阳南韩村搬迁而来。

     另外郭村刘姓虽然每个家族不是很大,但是分为六支,一支为刘志忠(笔者的祖父)刘志祥(笔者的二爷)为代表的一支刘姓,据族人刘福进等人回忆,应为明朝永乐年间,刘姓始祖兄弟两人从山西洪洞县搬来,老大落在郭村,老二随亲戚落户深州西午村(无后);另一支是以刘生才为代表的西刘,据他回忆,是从本县固店村搬来的;还有一支以刘保忠为代表的刘姓,另外还有一支为刘拴柱为代表的刘姓,问了不少族人,不知来源。尚有两支刘姓,一支是以刘英才(刘金胜之父)为始祖的,是解放后从深州东午村搬迁而来,一支是以刘志为始祖的刘姓,是从本县大城北村搬来。

    另外,郭村的齐姓分为两支,据村民齐国章,齐文子等人回忆,他们这一支是土著。齐姓另一支不知来源。

     郭村的邢姓,据邢文丰等人说,是大约从中华民国时期从邻村张各庄搬来,至今已历六世。另一支邢姓,据邢民权说是从深州南官庄搬来,。

        村庄的魏姓魏松林一支是北韩村搬来,另一支是从王村搬来,何姓是从邻村东里满搬来,杨姓是从近处小堤村搬来。罗姓是从本县罗屯村搬来。靳姓是从西里满村搬来。席姓是从本县耿口村搬来,尚姓是从大城北搬来,赵姓是从深县寇辛庄搬来,蒲姓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来,高姓是山西洪洞县搬来,田姓是从深县田庄村搬来,马姓是从沧州东光县马家庄迁来,始祖马建良行医卖药落户到郭村,尹姓是从本县西沿湾搬来,现已经没有尹姓,沙姓是北京房山的伤兵连长沙永增落户郭村,现已经去世,没有沙姓了。从其他姓氏如侯姓,胡姓 由于年代久远,族中老人多已去世,家谱已轶,说不清来源,留待后人考证!

       (本文在采写过程中,曾经征求问询过杨彦军、刘金标,刘生才、刘福进、刘万全,刘国壮,刘记功,刘俊召,张兵团,张兵雪,张勇欣 张志杰   ,邢亚飞,邢文丰,邢民权,高春,高建设,北河柳高往柱,赵缀,尚大缀,齐文子,齐国章,齐连彬,侯立府,侯五典,侯金城,侯根行,侯全福,侯大锤,马练成,田成堆,胡耀儒,胡占稳,蒲耀勋,王占图,王占恒,王计训,王计永,王瑞僧,李大松,李盼来等等40多个村民,并且与王文武,王建林,王保选亲自点汪姓的来源地安平郎仁村考察,就是为了考证清楚,但是,因为郭村人员众多,姓氏繁杂,仍然有一些姓氏不知道来源,或者可能遗漏一些姓氏,如有遗漏的,在出书之前,仍然可以完善,补充,所以凡是郭村的村民,把这篇文章在郭村群里广泛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