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钟南山院士领衔,多省肿癌大咖齐集广州共讨“互联网+抗疫防癌”

 悦乎学习 2021-05-09
文/图/视频剪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阚文婧 魏彤
互联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贡献重要力量,相关经验如何借鉴到肿瘤防治领域?5月8日,“2021医院管理与肿瘤防治系列线下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召开。
来自江西、广西、海南、辽宁、褔建等多个省份的肿瘤界大咖云集广州,探讨抗疫与防癌的互通经验,交流互联网与肿瘤防治的创新探索,共同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视频】钟南山院士领衔,多省肿癌大咖齐集广州共讨“互联网+抗疫防癌”
抗疫防癌的经验存在互通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目前中国恶性肿瘤死亡在居民全因死亡中占了40.5%。科技使得抗疫的效率大为提高,信息化的建设和互联网互通对于肿瘤的防治水平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肿瘤防治这一大难题,科技和互联网是我们必须依赖的一个力量,应该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便捷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基层的诊疗能力,希望“互联网+抗疫防癌”论坛充分交流抗疫防癌的互通经验,形成更多有利于肿瘤防治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良策。
图片
研讨会现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从“肿瘤防治协作网的背景、实践、思考”三方面出发,深入剖析了医疗卫生服务和互联网融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他指出,2020年,约有49%的新发癌症病例和58%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相比之下,相邻的韩国和日本标化发病率均高于中国,但标化死亡率却低于中国。我国癌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也增加了癌症防控的难度。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院大有作为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100家互联网医院,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网上预约诊疗率已达50%以上,90%以上的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院内信息互通共享,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的地级市2.4万余家医疗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指出,疫情之后,医院深入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癌症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线下多种诊疗服务,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有效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感。
图片
崔书中院长谈互联网医疗经验
疫情催化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以广医附属肿瘤医院为例,疫情之前的预约挂号比例仅有30%,目前预约挂号已经在95%以上。”崔书中介绍,目前国家出台系列实施文件,助推互联网医疗迈向新阶段,使得肿瘤防治协作网大有可为。不过,目前互联网+肿瘤防治协作网建设仍面临医保支付、规范化诊疗质控、网络数据安全等多重挑战,未来需要逐步破题。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