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反骨究竟长啥样?

 桑田沧海d8984d 2021-05-09

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魏延在献长沙城后投降刘备时,一旁的诸葛亮却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下去斩首。刘备惊讶问其原因,诸葛亮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来还是在刘备的劝说下才免去魏延的死罪。自此,一个满腔热血、弃暗投明的大将之才魏延就被分类到了历史的反面角色中,直至死去。

当然,这是演义中虚构的情节而已,正史上的魏延并未提及有什么反骨之说。《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记载魏延是从跟随刘备入蜀作战时说起的,其余关于诸葛亮、黄忠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及魏延有反骨之说。因而,关羽与黄忠交战、魏延救黄忠、斩长沙太守韩玄、献长沙城等等都是演义中的故事,历史上并无此事。

一、正史中的魏延

正史中的魏延性情骄矜高傲,“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他在随刘备入蜀后,作战勇猛,战功卓越,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得汉中后,自称汉中王,当时人们都认为汉中应当由张飞来驻守,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备竟封了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可见刘备是非常信任魏延的。

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即位,兴复汉室,鞠躬尽瘁。魏延几次追随诸葛亮北伐攻魏,第一次还提出进兵子午谷、奇袭关中之计,但未被诸葛亮采纳;第三次魏延于阳溪之战大破魏将郭淮等;第四次魏延还于卤城之战中打败魏军;第五次诸葛亮死于北伐途中,魏延在与参军长史杨仪的争斗中被马岱斩杀,还被诛灭了三族。

《三国志》: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以上是正史中的关于魏延生平的记载,可以看出,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满的是诸葛亮没有将兵权交给自己,而是交给了杨仪。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势同水火,所以魏延带兵赶在杨仪前头烧毁栈道,并不是谋反,也不是降魏,而是想要同杨仪火并,置杨仪于死地。

文人执拗,武将自傲,这是文臣武将的通病。当执拗的杨仪遇上自傲的魏延后,二人的矛盾便爆发了。《三国志》记载:“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诸葛亮、费祎等也常常为二人调解。尤其是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给了杨仪这件事,让大将魏延更是怒火中烧,论战功、论资历怎么也轮不上你杨仪啊。是故,发生了魏延与杨仪火并一事。

其实诸葛亮在病重之时并未安排杨仪暗中杀掉魏延一事,诸葛亮只是“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说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退兵的话,那就由他去吧。

但是在火并中,由于杨仪占据了绝对兵马的优势,所以他就派马岱领兵斩杀了魏延。当马岱将魏延的人头献给杨仪后,杨仪恨得用脚踩着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这还不算完,杨仪还私自派兵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杨仪后来的结局如何呢?杨仪诛灭了魏延后,常自恃功高,认为自己理应接替诸葛亮的位置,不料却是资历和才能都不如自己的蒋琬代替了诸葛亮的位置,于是杨仪就跟后军师费祎说了很多怨言的话,费祎就秘密地将这些话奏报上去了,杨仪自然是被废为了平民,流放到了汉嘉郡。流放中的费祎不仅不思悔改,还是到处宣扬诽谤,结果朝廷派人捉拿他,他就自杀了。这是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发生的事,距离魏延被杀也就才一年的时间。

分析了正史中魏延的这么多话题,无非是证明魏延的一点:魏延对蜀国绝对是忠心耿耿、战功显著的。魏延也并没有谋反和降魏一说,如果魏延要谋反,他大可以回到汉中自己的领地去谋反;如果魏延要降魏,他大可不必折回,直接北上去投降曹魏就可以了。魏延的死实在是可惜,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私人恩怨上,这让本来就人才匮乏的蜀国更加无人可用了。


二、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会说魏延有反骨呢?

演义中魏延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即荆州刘表死后,曹操南下大举进攻刘备,刘备想进刘表的次子刘琮镇守的襄阳城躲避,刘琮听从其舅舅蔡瑁的话不让刘备进城。这时魏延挺身而出,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刘备为避免惊扰百姓就没有进城。城中的文聘看到魏延投降刘备,就与魏延打了起来,魏延势单力薄,就出城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后来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打败曹操后,刘备向南攻取长沙、零陵、武陵、桂阳四郡。长沙城的老将黄忠与关羽交战两日斗了三次,不分胜负。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手下留情,犯了通敌卖国之罪,就要斩首黄忠,此时魏延出来救了黄忠,斩了太守韩玄,献城投降了关羽。这才有了文中开头诸葛亮要斩魏延之事。

诸葛亮认为魏延“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魏延共两次犯上作乱,一次是在襄阳城,一次是在长沙城,对此不忠不义之人,诸葛亮为了警示一下魏延,预防他日后再做出这种卖主求荣的类似的事情,就借故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至于魏延脑后有没有反骨、反骨长什么样,演义中也没具体描述,总之,遭此一吓,魏延日后必定是忠心耿耿、小心翼翼了。

演义中在此还为日后魏延的谋反作了个铺垫,就是在诸葛亮第五次伐魏途中去世后,为防止魏延谋反,诸葛亮临死前偷偷安排马岱如此这般行事,结果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谋反,就在魏延与杨仪对阵时,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而身旁的马岱出其不意地一刀将魏延砍死。

演义必然是虚构的情节而已,但是魏延的形象就被演义给彻底抹黑了,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信奉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同时也就认定了魏延就是一个反面的人物,魏延的死也是死有余辜,魏延他就是一个长有反骨的卖主求荣的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三、反骨究竟长啥样?指的又是什么意思?

反骨又名后山骨,指的是脑后的枕骨与常人不一样,枕骨稍有隆起,侧面看就像一个问号“?”的形状,也有人额头特别突出,称为额前反骨,俗称"锛儿头"

反骨其实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古代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据说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等就生有反骨,所以他们敢起来造反,要改朝换代。

从科学的角度讲,反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现代脑科学证明:突出部位的大脑神经正是主管人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部分,这部分发达,正是说明此人的逻辑思辨能力极强。

这种人在现代被喻为勇于开创、思维敏捷的象征。这种人一般多为领导、老板或科学家等人才,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的脑袋就异于常人。

总之一句话:魏延有没有反骨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延有没有做谋反的事情;现代人有没有反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个有智慧、有头脑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