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黄河灵石,怀念恩重慈母 || 文▪石 陈百库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1-05-10

品读黄河灵石,怀念恩重慈母

文▪石    ‖    陈百库

作者简介:陈百库,号百石屋主人,甘肃会宁籍,居金城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中石协网专栏作家,甘肃省黄河石协会副会长,“大皮鞋赏石文化部落”特邀赏石专家。觅藏黄河石二十余年,专注黄河石文化研究,发表赏石文章百余篇,提出“黄河石乃灵石”和“黄河石,龙之石”的赏石理念。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立夏赏石》

在失去了母亲的母亲节,品读着几方所藏黄河灵石,我心中甚感空虚悲切。

有母亲在,乃人生之莫大幸事。《华严经疏》中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为先觉故”。此时此刻,于我只能默然面石,凝视恩母之影,泪目中伤心哀叹:“慈母已仙逝,呼唤无回声”。

“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老舍先生的这句话,点到了我的伤痛处。此时此刻,默然面石,独立西望,除了伤感慨叹,再也于事无补。

读唐人陈去疾的《西上辞母坟》:“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此时此刻,这千年之殇,让我感同身受。“天堂的母亲呀,您可知悉?儿子万分想念您!”可庭堂静静、久无声息。我默然面石,无计可施,黯然垂泪。

元人王冕的《墨萱图·其一》,这样感念母恩之重:“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慈母呵,此时此刻,我心中也装满同样深沉的恩念,可我不肖无才,但我深知:“灵石亦知母爱重,描绘镌刻写情深”。

2021年母亲节于金城兰州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