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里的敦煌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1-05-10

△三危山在敦煌县南。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瓜州,地名也。杜林曰:敦煌,古瓜州也。州之贡物,地出好瓜,民因氏之。瓜州之戎并于月氏者也。汉武帝后元年,分酒泉置,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危峰东峙”。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故云三危”。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三危佛光是开凿莫高库的动因,也可说三危山是莫高窟的摇篮,因此有“敦煌八景”之二“千佛灵岩”。在三危山山上山下,历代建造庙宇,香火兴盛。虽几经沧桑,几度兴衰,现保存的仍有王母宫(三危楼)、观音井、观音庙、老君堂、南天门等,观音井至今水甜情长,令人神往。三危山诸景观都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尤以三危山与瑶池、西王母、三青鸟的传说,更使三危山如梦如幻,神奇诱人。[1]

敦煌县,西汉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敦,大也。煌,盛也。’” 其说不足据。《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敦薨即敦煌的异译。() 藤田丰八 《西北古地研究》 也认为敦煌是吐火罗音译。北周保定三年 (563) 改为鸣沙县,仍为敦煌郡治。[2]

三青鸟,在出土的画像石材料中,三青鸟是习见的形象,它的出现总是和西王母故事有关。但常常又被浑言为“三足乌”,难以辨识。王琨通过结合《山海经》故事背景,考察了三青乌形象的原型特点,指出三青鸟是作为西王母取食的侍者角色出现,后又衍伸出信使的身份,从而被赋予了沟通神人的文化功能。而三足乌是以日中阳乌的形象出现,在阴阳二元世界中的象征意义迥然有别。[3]

允姓之奸,允姓之戎始见于《左传》昭公九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广弘明集》卷七《辨惑篇》载荀济《论佛骨表》引《汉书·西域传》云:“塞种本允姓之戎”。旧说允姓之戎所居之瓜州,即今敦煌[4]。《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认为允姓之戎本塞种,世居敦煌,为月氏所逐,遂往葱岭南奔。[5]

敦煌,古瓜州也,就敦煌这一地名的起源与含义来说,学术界众说纷纭。杨富学等著《敦煌民族史》一书中从见于先秦至秦汉古文献的河西地名——合黎山、合黎水(黑水、清水)、祁连山、焉支山(胭脂山)——入手,指出这些地名均为原始突厥语,合黎=Qara,合黎山意为“高山”,合黎水(黑水)=QaraSu,意为“清亮的水”,祁连=Tängri,意为“天”,焉支(胭脂)=yänggä,意为“嫂子”或“新人”,同于匈奴夫人“阏氏”的称号;又根据古籍中留存下来的少量词汇,推定月氏、乌孙、匈奴所操语言皆为突厥语,说明先秦秦汉时期的河西地区属于突厥语分布区。位处突厥语分布区的敦煌其名出自突厥语顺理成章。突厥语中有“tawuz”一词,意为“瓜”,而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产瓜之地,敦煌的古称就是“瓜州”,这一地名被东移至今天的瓜州还是唐初以后之事。故而推断敦煌一名来源于突厥语“tawuz”一词,意为产瓜之地。以语证史,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李正宇认为此说纵然目下尚不能称作定论,但要比其他说法可信得多[6]。而上述郦注之“杜林曰:敦煌,古瓜州也”亦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杨富学等学者提出的“敦煌一名来源于突厥语“tawuz”一词,意为产瓜之地”的论述。

瓜州之戎,即上述允姓之戎居敦煌者。

月氏,一作月支。古族名。本居敦煌、祁连之间。汉文帝初年,遭匈奴攻击,月氏的大部从敦煌、祁连间西迁至塞种(今新疆西部)地区,称大月氏。少数留居部分,称小月氏。文帝后元三年(161)前后,大月氏又遭乌孙攻击,再次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武帝时,曾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以后双方关系渐密[7]

鸣沙山,鸣沙山以“沙动鸣响”而得名。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连绵沙丘环抱之中形成新月型的湖面,而得名“月牙泉”。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历代文人墨客曾漫游至此,故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8]

沙州,州名。汉至魏晋名敦煌郡。前凉张骏以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等三营合为沙州,因地有鸣沙山得名,以西胡校尉杨宣为刺史。三年后复为郡。北凉得敦煌,设沙州,以原郡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天玺二年(400)敏死,李暠为沙州刺史、凉公。永安四年(404)后秦拜沮渠蒙逊为沙州牧。沮渠牧犍执政时,命弟无讳为沙州刺史,领酒泉、晋昌、敦煌诸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无讳惧魏来攻,引兵弃敦煌西去,李暠孙李宝自伊吾率众二千入敦煌,缮修城府,安集故民,魏封为沙州牧、敦煌公,改州为敦煌镇。正光六年(525)改名瓜州,又易名义州,庄帝复名瓜州,均治敦煌[9]


[1]来源:《中华旅游通典·上》

[2]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王琨:西王母故事系统中“三青鸟”形象辨释,《宗教学研究》,20171

[4]刘志虎:鬼方、(犭严)狁同为塞种说,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5]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第402页。

[6]李正宇:杨富学等著《敦煌民族史》序,嘤鸣丝路2021224

[7]来源:《大学历史词典》

[8]  2013   经济地理   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客流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鸣沙山、沙坡头、巴丹吉林为例

[9]来源:《敦煌学大辞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