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 读 | 母亲节,带你寻访北京最应去的“母亲”名人故居

 二马仔 2021-05-10

人类有着并非源于生物本能的思想记忆。怀古幽思,追寻往昔,便是这种记忆最艺术的体现。

历史虽然久远,但它却可以复生。在淘洗掉那些已经故去的斑驳泥沙后,把亮丽的光影,如诗如画一般地留下来。

它可能残破不全,像兀立于茫茫戈壁上的阳关和玉门关遗迹、苍凉、悲怆。

图片

玉门关

或者像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断简残片,但却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为后人讲述着曾经辉煌厚重的生命乐章。

北京是一座名人大师辈出的城市,名人故居也是举不胜举,相信大多数人都去过一些。倘若细细数来,北京的女性名人故居却寥若晨星。

图片

适逢5月9日母亲节,让咱们一同走进北京的胡同深处,探寻和缅怀那些在北京历史中有着浓墨重彩地位的名人“母亲”。看看那些虽已久远,但弹去时光的尘土,依然会闪闪发光人和事。

图片

前门外西兴隆街197 号

“评剧皇后”新凤霞

新凤霞故居位于前门外西兴隆街197 号(原崇贞观28号)。新凤霞这个名字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一些陌生,但提起几个人名,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知——赵丽蓉、老舍和齐白石。

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这三位大师分别代表了新凤霞人生的三个阶段,那就是戏剧、生活还有绘画。

图片

新凤霞花为媒剧照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自幼被拐卖到天津,辗转被杨姓贫民老夫妇收养长大。

新凤霞6岁学京戏,13岁改评剧,14十岁任主演,20岁以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演唱方法,发展为50年代至今的最大评剧流派——新派。

代表剧目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刘巧儿》、《祥林嫂》等,其中和赵丽蓉老师合作同台表演的《花为媒》被摄制成电影,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影像资料。

图片

新凤霞、赵丽蓉《花为媒》近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鼎盛时期,新凤霞这位杰出的新派创始人,对中国评剧的发展,有着不可泯灭的突出贡献,她的艺术建树在评剧史上永远留下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评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说起著名作家老舍和新凤霞关系,其实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新凤霞因为自幼被拐卖,身份不明,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有一次老舍先生过生日去看戏,见到了还是十八九岁的新凤霞。

图片

新凤霞和吴祖光合影及剧照

据说,老舍先生当时拿手绢包了一包糖瓜儿到后台,分给大家吃,并说:“过生日,请大家伙儿吃糖瓜儿。”听到这句话,新凤霞不住地抹眼泪。

老舍问她哭什么,新凤霞说自己心酸,打小悲苦,甚至没有亲人告知她生日是哪天。老舍说,别哭别哭,你的生日就是腊月二十三,跟我一样。从此以后,新凤霞真的就选择了腊月二十三作为自己的生日,直至终老。

老舍先生还是新凤霞的“媒人”。做媒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当初老舍做介绍人,将新凤霞和吴祖光撮合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表示反对,认为他们不合适。

图片

新凤霞和吴祖光合影

新凤霞的粉丝担心她被玩弄感情,吴祖光的朋友又觉得新凤霞档次低,配不上吴大才子。然而两个人不顾世俗眼光,相恋并最终结成了大好姻缘。

除去“评剧皇后”的称号,新凤霞还是齐白石先生的亲传弟子,因残疾告别舞台后,她仍满怀着对生活的酷爱泼墨作画。

图片

新凤霞和齐白石合影

她的国画作品同她的演唱艺术一样朴实无华清新淡雅,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而我们最常见到的,她的国画都是由丈夫吴祖光题字,所谓妇唱夫随,大抵如此。

图片

新凤霞绘画作品

新凤霞在1998年4月9日先行一步离开人世,在五年后的同一天,吴祖光也因病逝世,但愿相爱的两个人在天堂相遇,再续尘缘。

子女眼中的

新凤霞

我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是自由的,随意的,父母从不逼迫我做什么,更不要求我达到什么标准或是和别的孩子去比较什么。我幸运地没有感到过这种沉重的气氛。

记得平日里,母亲很喜欢说一句话是: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作为民间艺人出身的母亲,这句话是她一生很刻意而为的行为准则。

图片

香山卧佛寺东、柳荫街29号

《青春之歌》杨沫

图片

杨沫香山故居外景

在风景秀美的北京植物园内,卧佛寺饭店的东侧,靠北边的山脚下斜坡上,有处吉色古香的房屋,这就是著名作家杨沫在香山进行文学创作时居住过的地方。

但杨沫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则是柳荫街29号,在北京十三中北面不远的一座坐西朝东小三合院。她在这里度过了文革中的苦难岁月,也迎来改革开放的新生。

杨沫原名杨成业,1914年8月出生在北京西城东弓匠胡同一个官宦家庭。书香之家,虽然没有给过杨沫温暖,但她的童年里也有着大自然的美、书籍、音乐的滋养。

图片

杨沫香山故居内景

16岁时因父亲外出躲债不归,杨沫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母亲打算把她嫁给一个有钱的国民党军官以摆脱困境。

但此时的杨沫对社会已经有了自己的的看法,对这种包办的婚姻,她进行了坚决的反抗,跑回了学校。

1936年春,杨沫到香河县立小学教书,结识了共产党员马建民。马建民向她讲述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等理念。

图片

杨沫照片

这些话深深地吸引和激励着杨沫,她对马建民由崇敬变为爱慕,最终与马建民走在了一起。并跟随先生一起到达河北,投入冀中地区的抗日活动。

由于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导致疾病缠身,1950年底杨沫先生离职,在家养病。正是在这段时间,她断断续续开始撰写《青春之歌》,至1955年完成初稿。小说出版也很不顺利,直至1958年1月才出版问世。

图片

杨沫及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前后销售达四五百万册,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十几种文字出版。这部长篇小说在当时,犹如清新甘露,浸润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田。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文学形象以巨大的魅力吸引、影响过整整一代人。

1995年12月11日杨沫病逝。在遗嘱中,她将部分书籍、版权及16万元现金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亲属在征得批准后,杨沫的骨灰埋在了香山住处的后山坡上,永远依偎在香山的青山翠柏之中。

子女眼中的

杨沫

母亲晚年的时候加倍地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和不足。她总是挂念着徐然、青柯和我。

她为小胖写了文章鸣冤,常与徐然切磋写作并合著了一本《青蓝园》,还写了怀念我的文章。她热心帮助青柯为中华武术呐喊,协助四民武术社复社,并担任了社长。

母亲明显地变了,变得关心孩子的冷暖,对孩子的困难和要求,能管就管,特别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慈母”这两个字是什么滋味,我在母亲的晚年终于尝到了。

图片

北总布胡同24号

“太太的客厅”林徽因

林徽因中国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原名徽音,福建省闽侯人。

图片

林徽因年轻照

位于北京北总布胡同3号的故居,是林徽因和梁思成1931年到1937年间的住处。如今原来老门牌的3号现已改成24号,处在胡同中段一个隐蔽的拐角边,只有红漆斑驳的双扇大门,门外一片芜杂,零乱不堪。

谁能想到,就在这方院落里,曾经有过名噪京华的“太太的客厅”,聚集过中国文化界名流,承载着林徽因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图片

林徽因

曾经在这里,林徽因经常接待一些自己十分欣赏的文学界新人并与之促膝长谈。

每到周末,金岳霖、徐志摩、萧乾、沈从文……这些中国文化史上杰出的人士就会聚集一起,在阳光中畅叙,间或飘起几杯刚煮好的咖啡的浓香。

而聚会的主角自然是林徽因。先生梁思成说话不多,他总是注意地听着,偶尔插一句话,语言简洁,生动诙谐。

那时,林徽音成了京派文化圈中最不平凡的一位女性,身材匀称高挑的她,常常穿着一身合体的旗袍,既朴素又高雅,举手投足之间都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图片

林徽因和儿子在故居

对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来说,在北总布胡同居住的这七年很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因为除了著名的“太太客厅”,这里还孕育出了中国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1932年8月4日,儿子出生,他们许多重要调查和研究成果,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据统计,在那几年里,梁思成夫妇与营造学社的同事们调查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对其中的206座进行了详细测绘,完成图稿1898张,可谓业绩斐然!

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

图片

林徽因佛光寺手稿

林徽因、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同仁对我国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辽代的独乐寺、隋代的赵州桥、唐代的佛光寺等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建,开始为世人所知。

1937年,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逼近之时,他们不堪沦落日寇之手,操起行囊远赴深山老林,抢救祖国的建筑遗产。

图片

林徽因和梁思成合影

最后在四川南溪县李庄的乡下,夫妻双双病倒,却呕心沥血完成了中国人写成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那几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还主持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在病榻上完成了纪念碑装饰图案的设计与绘制。

从1946年被医生判处“死刑”时起,林徽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又继续工作了将近十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是,她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55年4月1日,她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年仅51岁。

子女眼中的

林徽因

母亲的一生中,有过一些神采飞扬的时刻,但总的说来,艰辛却多于顺利。她那过人的才华施展的机会十分短暂,从而使她的成就与能力似不相称。那原因自然不在于她自己。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文艺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

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时,所有这些在她那里都已自然地融会贯通,被她娴熟自如地运用于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得心应手而绝无矫揉的痕迹。不少了解她的同行们,不论是建筑界、美术界还是文学界的,包括一些外国朋友,在这一点上对她都是钦佩不已的。

图片

费正清夫妇和林徽因、梁思成

谈起外国朋友,那么还应当提到,母亲在英文方面的修养也是她多才多艺的一个突出表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一九七九年来访时曾对我说:“你妈妈的英文,常常使我们这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感到羡慕。”

父亲所写的英文本《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前言”部分,就大半出自母亲的手笔。我记得五十年代初她还试图用英文为汉武帝写一个传,而且已经开了头,但后来大概是一个未能完成的项目。

图片

南柳巷40号和42号

《城南旧事》林海音

图片

林海音故居

和平门外琉璃厂大街,步行向西,至西口,便见南柳巷胡同。林海音曾经居住的晋江会馆(建于清初,今为40号、42号院)就在胡同深处。

林海音是著名记者、编辑、作家。林海音父母是台湾人,她在日本大阪出生,幼年随家人定居北京。

图片

林海音

在北京,她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可以说,北京既是他第二故乡也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城南旧事》一书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

图片

城南旧事剧照

颠沛流离的童年让她的生活积累格外丰富,在文学创作上获益良多,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由吴贻弓导演执导,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

1948年,林海音全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图片

林海音和孩子合影

林海音之女夏祖丽在《追随母亲的足迹--我写(林海音传)的心路历程》 一文中写到:

林海音家从梁家园搬到北京南城南锦巷晋江会馆的时间为1931 年。因为住在那儿不用交房租。

正是由于林海音居住过晋江会馆,才有了《城南旧事》里钢腻而传神的演绎,也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四合院的存留和保护有了一个充足理由。

图片

林海音

1990年5月,已经72岁的“英子”回到北京。重走南柳巷,恍若回到童年。在北京度过的25年岁月,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她对北京的感情正如她后期的散文中所写: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飞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子女眼中的

林海音

不说苦,也是女性的一种德性吧,我从未见母亲喊过苦,这样的德性在潜移默化中,也给了我们姊弟做人的道理。

像我,脾气虽然急躁,却极能耐苦,这一半是客家人的本性,一半也是得自母亲。

现在已婚妇女,凑在一起总是要怨丈夫,我的母亲从来没有过。甚至于我们一起回忆父亲时,我如果说了父亲这样好那样好,母亲很高兴地加入说。

图片

林海音和儿子夏祖焯

如果我们忽想起爸爸有些不好的地方,母亲就一声也不言语,她不好驳我们,却也不愿随着孩子回忆她的丈夫的缺点。

我的母亲前年八十三岁去世。在讣闻里,我们细数了她的直系子、孙、媳婚等四代四十多人,没有太保太妹,没有吃喝嫖赌不良嗜好的。母亲虽幼年奔波,却有晚年之福。

图片

后海北沿46号

“国母”宋庆龄

图片

宋庆龄故居正门

1966年,一位美国朋友在致宋庆岭的信中提到,据说她现在住在一座宫殿里,问她是不是真的。

宋庆龄回信说,是的,因为是国家副主席,所以人民政府拨了一个原来的王府给我作为寓所。

“我住在醇亲王的王府里,溥仪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园子里有小溪环绕,园里有许多美丽的树木…我确实在享受皇家的待遇,尽管我并不快乐,因为有许多比我更有价值的人现在还住在简陋的小屋里。”

图片

宋庆龄故居内景图

宋庆龄所描述的这个寓所,就是北京后海北沿46号。其实建国时,国家原计划为她修建一座住宅,但她以国家百废待兴为由,而一再逊谢。

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为宋庆龄寻找合适的住宅,最后相中了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但这里并不是整座王府,它只是醇亲王府附属的西花园的一部分。

图片

宋庆龄故居内景图

可有谁知道,北京其实是宋庆龄的伤心地呢?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特地发电报给宋庆龄,邀请她到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宋庆龄在复函中表示:“我将在上海迎接解放,和诸公见面。”

1949年6月,毛泽东再次诚恳相邀,亲笔写信“仰望之诚,与日俱积”、“敬希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图片

宋庆龄故居内景图

宋庆龄对前来迎接她的廖梦醒说出了不愿到北平的原因:“北平是我最伤心之地,我怕到那里去。”话中“伤心地”指的是,北平城给她留下了两次痛苦的经历和回忆。

一次是1925年,她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共商国事时, 孙中山病逝,使她遭遇了极度不幸。4月2日,宋庆龄身着黑纱步行灵车前,从中山公园经西长安街、西四牌楼西直门送孙中山灵柩移往西山碧云寺。

另一次是1929年,参加孙中山灵柩南迁的“奉安大典”时,她悲痛欲绝,抚棺痛哭。5月26日,从西山碧云寺移孙中山灵枢经西直门、 西长安街,从前门火车站上火车,去往南京中山陵。

同时,也有不得不和背弃孙中山道路的蒋介石会面的痛苦。此后, 她怕到北平,也整整20年一直未曾到过北平。

图片

宋庆龄故居室内展览

经过与邓颖超推心置腹的长谈以后,宋庆龄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毅然克服“怕”字,决定前往北平,共商建国大的事。8月28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80余人到火车站迎接。

宋庆龄迁入后海北沿46号时,已经整70岁了。但她仍是那样端庄、优雅、脱俗超凡的美丽。她常常要代表国家去参加活动、接见外宾,所以在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

外国朋友对她雍容大方的气质、完美无瑕的形象,总是赞不绝口。在日常生活中,宋庆龄却是十分俭朴的。

图片

宋庆龄故居室内展览

20世纪50年代以来,她很少做衣服。年纪渐渐大了,体形变化了,原来的衣服瘦了。她就在左右两边的接缝处,对称地加上一条绸布继续穿。为此,她专门收着20几包做衣服剩下的碎绸布料。

在她的衣橱里,许多上衣和旗袍都是加条的。她的睡衣领口磨破了,补了很大的补丁。由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常常腿疼,她就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剩毛线拼在一起,织成了一副护腿。清早起来办公天气很凉,她和保姆一起,用26块碎布拼成一件棉背心。她很喜欢这件背心,常穿在身上,还风趣地称为“八卦衣”。

她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低,却总是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她曾经拍卖自己的财产、开放自家 的住宅来救助战争难童。她把自己得到的十万卢布奖金全部捐出,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妇幼保健院。

图片

宋庆龄故居

1981年5月15日,她向前来探望的彭真、邓颖超再次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一致同意了她的要求。第二天,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主席称号。

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她的卧室里与世长辞。

图片

瑰宝亭指引牌

1992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在宋庆龄故居内西南“岁岁平安”太湖石西面的小山上兴建了“瑰宝亭”,这是因为周总理生前曾多次赞誉宋庆龄是“国之瑰宝”而命名的一个新建筑,以示对宋庆龄的永久纪念。

图片

国之瑰宝题字

宋庆龄的一生,无愧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性。身为国母,她的名字象征着辛亥革命以来的革命历程,她的精神和品德永远激励着后人。

一一一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