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出“奇”的技巧,盆景基础进阶创作,系鱼川真柏附石盆景!

 晓枫婉月 2021-05-10

集匠坊

盆景的造型有多种多样,前些时日集匠坊有和大家分享过一篇关于山石盆景的创作思路的“意识流”文章。制作山水盆景!"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山景、水貌、皴纹!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附石盆景的创作与一些心得。  

石与树  

树石缘起:创作附石盆景时,讲究的是一个"奇"字!我们知道在大自然的附石树木其实大多是生长在像悬崖、山巅或是海边等环境恶劣险要的地方,因为这类的环境下没有大量的土团,植物为了生存,就必须想办法把根系生长伸入到石头缝中,久而久之,树木的根系就将石头紧紧包覆住了,像早期的一些山采树木,就有许多是附石树,采掘还是会连石头一起采下,完整保存根系,给予成活的机会。

附龟甲石的黄槿  

创作附石盆景,新手盆友在制作附石盆景的时,或许会觉得这太难了,门槛好像很高,不免打退堂鼓… 

附石毛朴  

其实,我们是可以换一种思路的。把附石树的石头当成是一个盆器(一种另类的盆器),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石头也是可以发挥盆钵的功能的。树与石间搭配得宜的附石盆景,会有一种野趣,特别是在做附石的悬崖树势盆景的时候,呈现的效果是非常迷人的,另外,还有近年流行的山水盆景,在创作的时候也常常会用附石树来搭配作为配景与布局。

附石石朴  

树种的选择:在选择创作培养附石盆景的树种素材中,大多情况下会选择根系发达容易生长粗大与耐旱的树种,这样会比较容易育成,尤其是新手盆友在创作的时候不妨从这方面入手。

种在石上的石化桧  

石头材质:在附石盆景石头的选择上要选择有特色的石头,则可以选择一些外观较为出奇、和盆景树搭配盆景才有味道、石头表面凹凸不平粗糙透气,有利于让根系更容易发展牢固。能适当保存水分的自然是比较好的。(文末附上相关往期的参考文章内容)  

附石黄槿  

附石盆景与提根盆景:附石盆景与提根盆景比较相似,但两种盆景造型的形态还是不同的,盆景只要附石,不露根都难;但悬根露爪的盆景却不见得一定要附石。但附石盆景既能观树又可赏石,在观赏性上来将也算是"一石两鸟"了。

种在石上的野漆树  

制作附石盆景的前期要领就是养护,先育成根系,根系培养完成之后接着是附石的作业,就又是一段时间,加上后续的整姿创作,等树与石结合之后,初步的构架基本上就完成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园主对这盆系鱼川真柏附石小品的制作流程思路(附石系鱼川真柏,盆中有景)  

系鱼川真柏  

创作成本较高:说到附石系魚川真柏盆景,在市面上很少有人会创作,(这也是为什么提到前面对新手盆友的素材选择建议)有许多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在内,例如柏树养根不易。尤其是系魚川真柏的根系培养需要的时间更久,除了基于时间成本的考量,还有素材本身就比较稀有少见,故而创作相比其它树种难度要高出不少。

改作前蓄养状态  

造型分析:这棵附石系鱼川真柏小品盆景是之前所培养的作品,(图为改作前的植株状态)前段根系附石及基础架构的培养已经完成,后续即将进入布局创作阶段,由上图可以看出此附石系魚川真柏盆景叶团生长厚实,但整体树姿上看就略显单薄,树姿没有展开呈现扁状,创作的重点方向就是将树姿舒展,让层次感、空间感更为立体清晰明确。  

平衡与险峻,这是在盆景创作创作时一直需要考虑到的两种相对立审美观点。

"平衡"是大自然界中所有事物能够直立的基本条件,一件佳作能给人以稳重之感,这就是平衡在盆景创作中的最佳呈现;相对的,看起来不太平衡的作品带给人的就是一种不安定感,这株系鱼川真柏在创作的时候就基于平衡的基础上,尝试去突破平衡,力求表达出"奇""险"之感,当然在创作的时候应三思后行,做不好的话作品也许就只能呈现出更杂乱的效果了。

经由园主改作之后  

确定好思路就方便创作了,剪枝、蟠扎、拿弯造型,根据树势的生长方向架构重新创作塑造,换上新的观赏盆,枝条飘吹的行重建,片路位置比原先精确到位了不少,一阵快手过后!整姿、上盆完成!  

细节根部特写   

创作时的注意点:创作完成之后,注意养护等待其恢复即可,(高湿度、光照充足、无日照、无风)的环境养护20天左右即可逐渐转入正常条件养护。 

制作附石盆景的时候将根系理顺了沿着石头表面的纹路将其嵌入到缝隙中,固定好之后将树与石一起合栽于盆内,施作的时候小心一些避免损伤根系。  

关于附石盆景的一些小心得就分享到这了,篇幅有限,若有不足还望斧正,集匠坊与您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