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了纪念拿破仑的活动。 结果受到了很多法国人的反对。法国文化部长就强烈反对,还有很多人说这种纪念是全国的耻辱。 美国也跑出来凑热闹。美国《华盛顿邮报》说,纪念拿破仑是对法国和法国人民的“侮辱”。 美国这么说,当然是不希望法国再回到拿破仑时代,阉割一下别国的精神支柱。那为什么法国人也反对呢?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排到法国史前五不成问题,法国近五百年最牛的时代,也就是拿破仑时代,为什么法国人不愿意纪念他呢? 原因当然很多,但还是可以用一个历史故事来解释法国人的这种心态。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流亡地厄尔巴岛回来复辟。 当时的报纸是这样记载的: 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 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 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殿; 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拿破仑是怎么做到的?拿破仑是一路开挂进的忠实的巴黎。 登陆的时候,迎头撞上了路易十八派来的第五团2500人。 兵力悬殊,拿破仑没有发动攻击中,而是摘帽解衣,迎面走向阵前,喊道:“士兵们,向我开枪!向你们的皇帝开枪!” 对面的二千多人一枪不发,而且像着魔一般,大喊“皇帝万岁”、“去格勒诺布尔”,二千五百人集体变节,从军官到士兵。 从格勒诺布尔到巴黎,拿破仑是一路被抬着回到了巴黎,出发时八百人,到达巴黎已经有十五万大军,有直接阵前投降的,有闻风赶来跟随的。 导致拿破仑也写出了著名的凡尔赛体:“国王,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 像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法国的媒体却视为罪人,只能说被乳法不是没理由的。 要了解拿破仑,推荐大家读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埃米尔·路德维希的这本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权威、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埃米尔·路德维希也因本书享誉世界。 埃米尔·路德维希是一个极其热情的作家,他写拿破仑传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拿破仑,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用这本书来激励青年,他说“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和更大的教训了。”每个青年都应该读读拿破仑,因为恐怕再没比拿破仑更好的学习样本了。包括拿破仑的优点和缺点。他是优秀的管理者、伟大的军事家、富有才华的改革家、充满热情政治家。 这个书是一个权威的译本。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根据1931年德国罗沃特出版社定本直译。 拿破仑传是人生中必读的传记之一,这一套也是拿破仑传中极好的选择,点下面的横条去购买。 长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