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文化·292期】黑参·九蒸九晒

 一葉一如来 2021-05-10

上期微文:【人参文化·291期】放山采参人的小媳妇儿

大家都知道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将鲜参经过一次或两次的蒸晒变成红参,具备人参的各种作用。

图片

黑参就是在红参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和改造,即用我国古代中药炮制技术九蒸九晒加工而成。

图片

上图为九蒸九晒制成的黄精

至今如:黄精、何首乌、黑芝麻、熟地黄等中药材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炮制。

图片

上图为九蒸九晒制成的何首乌

研究发现人参在经过九次的蒸晒后,其所含的人参皂苷含量最高,黑参由此而诞生。

图片

上图为九蒸九晒制成的黑参

那什么是九蒸九晒呢?九蒸九晒在古书中又称九蒸九曝或九制,在我国是一种有数千年历史传承的中药炮制方法,指采用蒸法和晒法反复炮制中药材,一般用以制作较珍贵的药材。

图片

九蒸九晒采用蒸晒等方法纠偏药材药性或增加药物成分,从而更好的发挥药材的功效。除了更容易消化吸收,性质更纯之外,还降低药物的滋腻粘稠性质,让药物变得容易消化,还分解药物里的毒性和杂质,使药性更纯更平和。

图片

九蒸九晒最先是中国古代道家最先研究出来的,他们讲究一种普通人看不到的能量——“阴阳二气”的和合。蒸,是用水,属阴。名山大川中天然的山泉,是自然界中很纯粹的有益的阴,能够滋润。晒,是用日光,属阳。太阳是自然中一切热量、阳气的最根本来源,是最强的阳,大补阳气。

图片

 九蒸九晒,就是利用最纯粹的阳光(阳之气)和最纯净的山泉水(阴之气)来蒸晒那些本就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珍贵药材,这是纯粹的阴阳反复,循环处理,让阴阳二气能够合和、循环,大大提升了药材的药性和功效,对药材性质的提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分子式也测不出来,但功效是强大的。它能补到的,是人体那个最根本的精纯先天之气。

图片

真正的古法九蒸九晒是在没有金属器皿的情况下所用的一种方法。

古法炮制对竹笼、竹席、烧火用的桑木、盛药材的容器、蒸药材的水、蒸药的节气、时辰、均有要求,都是有讲究的。

图片

比如:

李时珍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而《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久服终身不患风疾故也。容器多以陶器为佳。

用水、节气及时辰等则视药性及药的用途(用于何症)而定,无法一一罗列。

图片

在蒸药时一般是将水煮沸后转为小火再蒸6-12个小时。《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也就是从上午10点晚上10点,以蒸透为度,然后取出药材摊晒。

不可在雾天或雨雪刚过晒药材,清晨霜露未散亦不适合。药材一定要晒干,如果一天无法晒干透的可次日再晒,直至完全晒干。

这种方法也被延伸到现代保健食品的制作中使用。

图片

所谓九,其实是古人表示大和多的数字,不一定就指准确的九次,一般蒸晒次数以药材色泽和形态判断。

黑参就是经历了九蒸九曝,发挥出人参的最大价值,它的人参皂苷含量增加,尤其是人参皂苷Rg3的含量。

图片

中国古法炮制技艺博大精深!

图片

上图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启动大会上,笔者与国家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征教授;吉林省名医、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 :朱世增教授; 长春济康医院院长:公晓颖; 康美新开河常务副总经理、人参炮制专家 :李学军;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贡济宇教授等六人被聘为吉林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专家。


 
图片

传承孙良精神 弘扬人参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