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6期/闻天语解析《诗经·魏风·陟岵》/薛红诵读

 ljian21 2021-05-10

小轩清浅:

《诗经》传达的是发自心田的喜悦或是悲伤, 它断然不会辜负所有人对文学的期待。它的自由之美,就在于这“发自心田”的真实,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可贵。透着文字,我仿佛看到遥远的先秦时代,先民们坦然率真,举手投足都了然爽利。而这般爱憎分明,不玄不妖,才使简简单单的词句落在心口里,都让人感动得泫然欲泣。

先民们不受曲调拘束,没有格律限制,不讲究遣词造句,不寻思起承转合。也因了这份自然,才不矫饰,不媚俗,不堆砌,不刻意,所以随意拎出两个字,都让后人高山仰止;咏一句面前的物事,来者便穷极千年变化。透过闻天语老师的解析,让我们更能领略《诗经》中那种天然之美。

解析/闻天语

导语/林小菲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闻天语课堂: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来自魏国的作品--《魏风·陟岵》

春秋时期,一般劳苦大众都要承担沉重的兵役和劳役,他们不仅身体受折磨,更加难以忍耐的是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离别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那年的秋天,萧瑟的秋风吹落了一地的枯黄,曾经的苍郁已经变得稀疏,我们的行人继续行走在魏国荒凉的边塞上,一个守边的士兵,一个人静静的走上了高岗之上,静默的向故乡眺望着:他在思念自己的亲人,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耳边似乎听到父亲的叹息,那声音仿佛在说我那可怜的孩子正在远方服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希望你早点回来!他仿佛看到他那年迈的满头白发的母亲此刻也正遥望远方,他似乎听到母亲的叹息声:我可怜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回来?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生病啊,娘等着你回来!他向兄长所在的地方眺望。仿佛听到兄长的叹息:唉!我的那可怜的兄弟正在远方服役,昼夜操劳的他一定要好好珍重自己的身体吧,为兄盼你早回来不要死在他乡!这一幕幕的景象在脑际间闪现,他不觉泪流满面,继而情动于中而行于声,于是乎高声吟唱起来,我们的行人赶紧用笔记下了段令人感伤的文字,于是就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魏风·陟岵》。

魏风·陟岵

陟(zhì)彼岵(hù)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jiē)!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zhān)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qǐ)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jiē)!予季行役,夙(sù)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sù)夜必偕(xié)。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⑿!

注释:

(1)陟(zhì ):登上。

(2)岵(hù):有草木的山。

(3)父曰:这是诗人想象他父亲说的话。下文“母曰”“兄曰”同。

(4)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我的孩子。

(5)夙(sù)夜:日夜。夙:早。

(6)上:通假字,“上”通“尚”,意为希望。

(7)旃(zhān):之,作语助。

(8)犹来:还是归来。无:不要。止:停留。

(9)屺(qǐ):无草木的山。

(10)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古人弟兄中老大名:伯,老二名:仲,老三名:叔,老四名:季。

(11)无寐:没时间睡觉。

(12)冈:山脊。

(13)偕(xié):俱,在一起。

(14)无死:不要客死在异乡。

译文:

我登临葱茏山岗上,向老父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唉!我苦命的孩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休息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留恋他乡!

我登临荒芜山岗上,向老母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母亲一声叹息:唉!我的可怜的孩子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将娘忘!

我登上那高低起伏的山岗上,向我长兄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长兄一声叹息:唉!我的兄弟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希望你小心在意啊,盼你早点回来啊,不要客死在他乡!


天语赏析:

《国风·魏风·陟岵》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此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皆为赋体。

此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幻境的创造,想像与怀忆的融会;二是思念亲人而似乎闻到亲人念己之语。

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思父思母又思兄及思亲之情溢于言表。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淋漓尽致。

然,此诗的妙处和独创性,在于从远望而接下来的联想,设想亲人念己之心,思己之情。于是乎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问候、殷殷的提醒慎重、千万句的嘱咐和叮咛。也许,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慰藉。古人云: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登高处而生思乡之情。

《诗经》的土地已经是几十度王朝兴衰,几千年风雨轮回,可是民间生活中那些最平凡最常见的事情却几乎一点都没变,一时的功名富贵只是乍现忽灭的荣华,这最平凡的才是万古长存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它才能流芳千年。《诗经》中蕴涵着生活真谛,平凡人生也乐趣无限。读《诗经》,品人生,感悟千年前人类最真挚纯洁的感情,不觉已情深深,泪朦朦了。

天语小诗:

长相思

 /闻天语

是谁在岁月的长河中

弹着空篌

将离殤传唱

一句句的忧伤
一曲曲的哀怨

闻之断肠

是谁在寂寥的雨巷

哀怨彷徨

将惆怅写成诗行

一任这一世的相思

在小巷飘荡

是谁在长亭外古道边

静静的凝望

将缠绵的昔日

背负于离别的肩膀

期盼的目光

从此定格在千年的河床

  是谁在异乡登高远望

聆听那故乡的呼唤

一声声的叮咛

一句句的期盼

将思念化作诗篇

千古流传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附1作者简介:

闻天语,原名薛鹏飞。女,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作者自语:余自出校门后,匆匆只为生计奔忙,不知日月为几何,忽惊两鬓萧疏,方感已然不惑,今凉风飒至,年关将至,可叹虚度岁月,甚慕草鞋芒杖,蒲团袈裟,对长松修竹,听鸟鸣溪流,阅两行《金刚》 ,吟数句《心经》岂不快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