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脂杨家沟——小山沟有大格局/轩诚诵读(第467期)

 ljian21 2021-05-10

丽梅浅语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已经年近古稀的他,只在家乡度过一十六年。就是这十几个酷暑冬寒,饥寒交迫伴随他走过整个童年。总以为他会从感情上疏远他的家乡,不成想在他的众多文章中十有八九不离家乡话题,道不尽家乡人与事,万语千言总关情。真乃:家乡虐他千百遍,他视家乡如初恋。本篇散文,告诉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杨家沟,以及发生在杨家沟里鲜为人知的故事:偏僻山沟何能惊现创业奇迹?事出有因;作者亲人与杨家沟的偶然交集,真挚生动;革命领袖的实践活动以及“红色公主”竟也饿晕倒地不起,感人至深。通篇读罢,心里油然好生感叹:陕北了不得!陕北人不得了!

文:田兆宝

导语:张丽梅

诵读:梁轩诚

城东南20多公里的山沟沟里,有一个村庄叫杨家沟。村庄坐落在一条40里小河沟的尽头,溪流细如线,沟道狭窄,山立,沟纵横,论地理环境比周围村庄更差。就这样一个深藏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为什么能名扬四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这里有陕北最大的家族式地主庄园,二是1947年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在这里住了四个月。

早在1942年,中央书记处书记张闻天带农村工作调查团,从延安北上来到杨家沟,惊奇发现一个小山村竟有大小地主55户,贫雇农136户都是为地主揽工定居下来的。张闻天召集各阶层开座谈会,找地主家族各色人物了解他们的发家史。地主马维新相当开明,把自家保存了100多年的各种账簿借给调查组,并与张闻天多次交谈,详述他的家世及农商经营状况。调查团在杨家沟呆了56天,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回米脂城后,张闻天亲自整理修改调查材料,完成了10万字的《米脂县杨家沟调查》。该报告以详实可靠的材料阐明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术价值。

杨家沟55户(土改时定为72户)地主同为马姓,同根同祖。马氏先祖原本在山西生活,明万历年间一世祖由山西临县迁到陕北绥德马家山定居,以开荒种地谋生。一世祖生五子(五门),二门传至四世马云风,此人勤奋聪慧通达善变,以赶牲灵长途贩运逐步发达,几经辗转后于清康熙年定居米脂杨家沟村。手头宽绰后的马云风多方购进土地,通过地租、放贷、经商等手段积累资本,成为拥有田亩千顷、商号多处的大财主。马氏家族传到七世马嘉乐时达到鼎盛阶段,他创立“光裕堂”,农商兼顾,极力购买土地,直到拥有土地7000余垧(2.1万亩),米脂周围四五个县都有他家的土地,成为陕北首屈一指的大地主。马氏后人自立门户,都能秉承祖辈经营之道,个个飞黄腾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氏家族从康熙年间马云风辈起就兴办私塾,督导子孙课读求学,儿孙10人考取秀才再入州府学堂深造,后多人被朝廷封赠,最高被封四品。马嘉乐本人就是太学生(最高学府“国子监”毕业的),他开办三处私塾,严禁子孙介入商务,只求学有所成。他的5个儿子11个孙子最后都各有官职品衔。到了光绪年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杨家沟的私塾继续开办,马氏后世子弟多通过私塾再入中学、大学,当时即有12人出国留学,9人留学日本,一人留学德国获双博士,2人留学美国,学成后除一人留在日本其他全部返回报效国家。这些人大多成为教授、专家和科技精英,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辛亥革命后,马氏后世马子衡在扶风寨高处创办私立小学,不久又开办女校,培养出第一代有文化的马氏女性。这个阶段,马氏家族仅在北京上中学、大学的男女青年就有50余人。

文化教育的提高必然带来新思想的浸入,马子衡、马师表等较早追随孙中山参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马汝骥、马济川、马豫章等多人加入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马汝骥、马克昌等多人为国捐躯。新中国诞生后,分布在西安、北京、兰州等地数百名杨家沟马氏后代,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干部,有的成为教育、科技、文化、经济领域的杰出人才。有人在上世纪90年代不完全统计,仅“光裕堂”一支系后代中,从事党政工作者有省军级3人,厅局级40人,县处级29人;从事科技工作者具有高级职称的36人,教授副教授18人,中级职称19人,大专以上学历138人,出国留学8人,博士硕士6人。马豫章曾任国务院财委办公室主任,马谦卿甘肃人大副主任,马师冉陕西省外贸局长等。其他领域有延安大学校长马润芝,《光明日报》副总马培文,《西安晚报》总编马汉卿,作曲家马丁等。

笔者老家离杨家沟20里路,外婆家村子紧挨杨家沟。外婆在只有我母亲一个孩子的时候,杨家沟一家地主雇我外婆上他家做奶妈(保姆),料理他家儿子玉琦的生活起居。外婆提出条件,做是可以做,必须带上年幼的母亲一起去。地主开明,满口答应。于是外婆和母亲在杨家沟地主家打工生活了三四年。玉琦当时两三岁,与我母亲年龄相仿,两个出身不同的孩子从此成了关系不错的玩伴。玉琦再大些就进了私塾读书,母亲没资格进人家私塾,经常扒在窗外听先生讲授。玉琦父亲时常考问玉琦学得咋样,但凡玉琦回答稍有迟疑,尚不懂事的母亲总是抢答,而且从无差错。玉琦父亲便常夸我母亲:这个女娃聪明过人,长大以后了不得!几年下来,外婆、母亲和玉琦有了深厚感情。合同期满要分手了,外婆哭得泪人似的,玉琦抱住外婆哭喊“奶妈不走,奶妈不走。”

母亲终究没有上过一天学,许多年后成了我们6个孩子的母亲,含辛茹苦辛劳一生,但在杨家沟学得的“文化”到老她还记着。也许是母亲在杨家沟受到某些启发,轮到她说了算的时候,把我们一个个都送出去上学,最终一个个离开大山走向城市。如果说当年玉琦父亲的“预言”应验了的话,在那样困难的境况下,母亲把我们一个个拉扯大又一个个供出去,绝对是了不得的事情!母亲在世时时常说起她在杨家沟的所见所闻,玉琦的点点滴滴。遗憾的是,我们没能让老人家再去一次杨家沟,让她给我们指指哪一家是玉琦家,打问一下玉琦长大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今年五月笔者再次来到杨家沟,特意向一位老者打听“你知道一个小名叫玉琦的马氏子弟不?”老者直摇头:“害不哈,害不哈”(不知道)。

194711月的一天,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率领中央前委机关600多人,从佳县赶到米脂杨家沟来过冬。毛主席是不是从《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知道的杨家沟,极有可能。毛主席和周恩来被安排住在扶风寨上的“新院”。新院的主人叫马醒民,是前文所述9个日本留学生之一,学的是土木建筑专业。回归故里后马醒民担任家族学校校长和陕甘宁边区参议,目睹家乡连年旱灾,饥民遍地,就设想建筑新院,使用大量劳工以工代赈给老百姓口饭吃。新院的规划建筑全由自己设计,亲自监造。设计理念一改陕北窑洞一线齐的呆板形式,外墙立面三面突出,两面缩进,中间突出的为西方教堂风格,左边缩进的是日式风格,而看不见的里边才是传统的窑洞。原准备在外墙立面建九根通天立柱,遭风水先生劝阻:“九五之尊,九为极数,只有皇室可用,普通民众切忌。”最终只建了八根立柱。1961年马醒民去世前对儿女们说:“我要是知道毛主席会住我建造的地方,一定会建它九根立柱。”现在杨家沟导游的说法是:新院原来的毛主席塑像是半身像,后来换成现在的全身站像,高大雄伟,于是村里人说:现在的主席塑像就是那第九根立柱,绝对顶天立地!新院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被外国专家誉为世界窑洞建筑之瑰宝。

毛主席和前委机关在杨家沟住了四个月零两天,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报告最后向全党发出号召: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召开了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东渡黄河动员大会;在这里开展了全国性土改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注重革命理论研究,撰写了40多篇重要著作;策划和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71226日是毛主席生日,有人提议要给主席做寿,同时庆祝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主席知道后坚决制止说:“前方战士还在流血牺牲,陕北老百姓为了支援前线连饭都吃不上......今天我就给大家定一条规矩,凡是共产党员今后永远不做寿!”据说当天两顿饭主席吃的是小米干饭和素菜。 

毛主席在杨家沟时,他的女儿李纳才七八岁。由于物质匮乏生活极度简朴,小李纳体质非常虚弱。有一次工作人员带她去沟底看斗地主,回来时上到扶风寨半坡上昏倒了,怎么也起不来。事后工作人员对主席说,娃娃正在长身体,大灶伙食太差,能不能让小李纳上中央小灶。主席听后半晌不语百感交集,却依然缓缓的说:“现在全国都处在非常困难时期,前方战士打仗流血也很难吃上一顿饱饭,老百姓为了支援前线,种的粮食颗粒不剩缴了公粮,自己挖苦菜吃树皮,还有那么多中央领导的孩子都能挺过来,我毛泽东的女儿就要搞特殊?这是坚决不行的!”

毛主席离开杨家沟就离开了陕北,东渡黄河奔西坡去了,去做解放全中国的事去了。当他离开杨家沟时,深情地对村民们说:杨家沟是个好地方!当他在吴堡川口东渡黄河时,缓缓转过身子动情地说了一句:“陕北,是个好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