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0期 ||《诗经》课堂:《邶风·北风》 /薛红诵读/闻天语赏析

 ljian21 2021-05-10

美丽小语: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这是一首反映邶国百姓逃亡的诗。百姓是泛指当时一般贵族。诗中展现了一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反复诉说,使情感叠加于字里行间。其中只改了三个字。每次改变,都是从不同角度的追加,最终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张扬。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邶、鄘、卫都是古国名,是周代诸侯国。据说周武王灭商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邶国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让纣王之子仍管理殷商之民,其官僚所属,特别是乐师之属也当为其旧。这群人目睹了殷商覆亡这天坼地崩的巨变,也清醒的知道其灭亡的原因。于今又见武庚之乱政,其亡国的深悲巨痛,回天无力的种种忧愤,化而为诗,自然就别具一番低回忧戚之情,吞吐绵缠之貌。

卫懿公九年(前660年)冬,北方翟(狄)人,从邢国的夷仪(今山东省聊城西南)攻卫。翟人到达荥泽时,卫懿公准备发兵抵抗,大臣说:“君好鹤,鹤可令击翟”。卫懿公向国人“受甲”,国人说:“叫鹤去抵抗敌人吧,它们高官厚禄,我们那里能够打仗呢!”卫懿公无奈便带少数亲信赴荥泽迎敌,结果兵败被杀。史官华龙滑和礼孔二人逃回朝歌,报告了懿公被杀的噩耗,卫公子申即带卫人连夜向东南逃去。翟人攻至朝歌,见卫人已逃,马上追赶。但卫人此时已于血村(今淇县小河口)渡过黄河,宋桓公也已率兵到河边迎接,翟人才不敢追。

今天的故事发生邶国的郊外,这是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阴霾天气,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男子,正从远处缓缓走来,他抬头看看天空,雪越来越大了,他抬起手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心想:“这么冷的天,要是有能呆在家里,依偎在火炉边,再热上一壶热酒,这日子才叫美呢!”突然一群人出现在他的眼前,只见他们扶老携幼正在仓促离开家乡。他们究竟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出门?他们为什么走得那么的急?而且偏偏要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坏天气里出门?究竟是什么样的巨大灾难在向他们逼来?是什么迫使他们开始了流亡的生活?素衣男子满心的疑问。这时,只见那群人中有一名男人,回首望着自己的越来越远的家,悲哀的吟唱起来,他的歌声刚刚开始,人群便有许多的声音一起附合着唱起来,悲凉的歌声便在大雪纷飞中响起:“北风吹寒雪冷猛,大雪飞扬满天飘。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一块跑。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急快出逃。”。素衣男子听到这悲哀的歌声,不由得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赶紧拿起笔记录了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首《邶风·北风

原文:           

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

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

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注释

1.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 其凉:形容风寒雪很冷。

3.雨(yù)雪:雨雪。雨,作动词。

4.雱(páng):形容雪下得非常大。

5.惠而:惠然,顺从,赞同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5.虚邪:是指缓缓从容的意思。邪:“邪”

6.既:已经。亟:急。既亟:指事情已经很紧急。只且(jū):句末语气助词。

7.喈(jiē):寒冷之意。

8..霏:雨雪纷飞。

9.同归:一起到较好的他国去。

10.莫赤匪狐:没有比那个狐狸更红。莫,无,没有。”通“。狐狸、乌鸦比喻坏人。狐毛以赤为特色,则暗喻执政者。

11.莫黑匪鸦:没有比那个乌鸦更黑的了。乌鸦以黑这特色,则暗喻执政者。

译文:

北风吹寒雪冷猛,大雪飞扬满天飘。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一块跑。

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迫赶快逃。

北风呼啸透骨寒,大雪茫茫飞飞扬。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手来去他邦。

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迫快逃亡!

没有不红的狐狸,没有不黑的乌鸦。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手乘车同离去。

哪能舒缓再犹豫?事情紧迫快逃出。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邶国百姓逃亡的诗。百姓是泛指当时一般贵族。诗中展现了一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反复诉说,使情感叠加于字里行间。其中只改了三个字。每次改变,都是从不同角度的追加,最终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张扬。

首章与二章均以北风与雨雪开头,诗人借景起兴,极力渲染雪势的盛大及北风的凛冽酷寒。且兴中又包含着深意。在这样冷的情况下,百姓相携出逃,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是何等的紧急,以致于在逃亡时不择时日。“惠而好我”于是他们相呼相引地一齐出逃。中国人的传统就是非常热爱自己的故土,那么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然除非是迫不得已,于是下句“其虚其邪”,虚邪,即舒缓,为叠韵词,加上二“其”字。语气更加宽缓,形象地表现同行者委蛇退让、徘徊不前之状。“既亟只且”,“只且”为语助词,语气较为急促,加强了局势的紧迫感。语言富于变化,而形象更加生动。

于是三章开头莫赤匪狐,莫黑匪乌。赤狐、黑乌则是以兴中含比,兼有兴体。直译出来就是没有不红的狐狸,没有不黑的乌鸦。周朝流行红色,也以此为正统色,统治者把上衣和下裳分开,称为玄衣,衮衣等。故用赤狐,黑乌来比喻执政者君臣,为恶如一,自然百姓不亲。惠而好我,携手同车。”于是他们呼朋引伴,相携持而去。从诗中“同车”来看,百姓是泛指当时一般贵族。在周朝,有着严格的身份地位的区别。普通的人是没有资格坐车子的。庶人基本都是靠走的,贵族坐马车,车也是有严格规定的,车的颜色,装饰以及拉车的牛马头数,标志着乘坐者的不同身份。从诗中还可以看出当时情势紧急,也许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迫近。百姓逃亡来不及择日。对于逃亡者是否能达到避祸的目的,诗中并未作正面回答。其实也无须回答。既然天下乌鸦一般黑,逃到那里又会有一片净土可供他们栖身呢?这首诗只是清楚表达了百姓对现状的无比痛恨和坚定决绝的逃亡之心。

本诗诗情凄怆、思绪悲愤,眼前之景,胸中之慨和口中的呐喊自然融合,浑然无间,使诗意蕴丰富,耐人玩味。也能够感动读者并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大胆,直接的表现的艺术手法,也成为了后代诗歌继承与发展的一种惯用的手法。

天语小诗

为《邶风·北风》而作

文:闻天语

窗外的雪花

凝结成眼角的微凉

我在红尘之外

向着你的方向张望

那些个斑驳的记忆

在指尖流淌

我听到

你哀伤的吟唱

在刺骨的风雪中

艰难的逃亡

我看不见

你脸上的泪水

却从你

沧桑的背影中

读懂了你

心中的无奈

与忧伤

2018.11.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