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7期 ||《诗经》课堂:《邶风·日月》 /薛红诵读/闻天语赏析

 ljian21 2021-05-10

美丽小语: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汤王灭桀,专门册封禹王的后人,承认各地氏族部落首领的诸侯地位。周朝推翻商朝后,最初的政策对亡国民众比较友好,武王遵守传统,采取了各种措施极力安抚;册封周人认定的上迄黄帝、炎帝、下止夏禹、商汤的后裔为诸侯。后来因殷顽叛乱、周公旦才在镇压平叛后对其施以重大惩罚。《诗经》之美,美在纯粹、美在自然,美在简洁明了,美在直入人心。美在以真情动人。此诗重章叠唱,反复吟诵时朗朗上口,情感真挚,极易打动人心。情感倾泻循序渐进,表现得深婉沉痛,读之不忍卒读。也许这就是《诗经》的魅力,悲伤时的诗人,总是有用那些属于自己的疼痛文字,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无奈叹息。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汤王灭桀,专门册封禹王的后人,承认各地氏族部落首领的诸侯地位。周朝推翻商朝后,最初的政策对亡国民众比较友好,武王遵守传统,采取了各种措施极力安抚;册封周人认定的上迄黄帝、炎帝、下止夏禹、商汤的后裔为诸侯。后来因殷顽叛乱、周公旦才在镇压平叛后对其施以重大惩罚。

周公姬旦灭东方五十国,武庚、管叔姬鲜被杀,蔡叔姬度被放逐,霍叔姬处被废为庶人。经过三年努力,将反叛镇压,然后周公姬旦将封地重新作了调整,尽收原邶、鄘、卫之地,将原来武庚掌管的商都周围地区和商遗民七族封给康叔姬封,让康叔姬封迁徙至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淇水岸边,在朝歌建立卫国。康叔姬封任卫国第一任国君,姬封调回京城掌管司寇后,把卫国全部交给姬封的后代,卫国成了周初镇抚东方稳定局势的大国。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邶国,邶国迎来了这一年最热闹的一天,这一天她打扮得相当漂亮,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得体的,总是出尘飘逸的。整个婚礼相当热闹,排场十分大,邶国的百姓都想一睹芳容,很早就等候在街道两边,直到庄严的号角声响起,直到哒哒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人们终于在这一天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美女。这一天的邶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而抱得美人归的公子自然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想他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小心呵护着自己心爱的女子。

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开始时他们两人相敬如宾,恩爱有佳,可是三年过去了,她并没有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美丽的人也会有容颜衰老的时候,而这世间却也从不缺少美丽的女子。于是等待她的是无穷无尽的独守空闺以及无尽的心慌和迷茫,而那些当初的诺言,早就随风消逝在岁月的尘埃里。曾经的欢笑变成了忧虑,美丽的她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只有跟孤灯作伴。她万般无奈,只好站在屋旁边,望着太阳与月亮日日的交替,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悲愤,终于在这一天全部暴发了,她对着天空,想象着自己丈夫的无情,对自己的遗弃,不由得大声唱起来:天上的太阳啊月亮啊,你们的光芒照耀着人世间。我嫁的这个人啊,却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待我了......”我们的行人正好行至此处,听到这悲伤的歌声,赶紧用笔记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邶风·日月

原文:  

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

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

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注释:

⑴居、诸:语尾助词。

⑵乃:可是。

⑶之人:这个人,指她的丈夫。

⑷逝: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指有往而不返的意思。 

⑸古处:和原来一样相处。

⑹胡:何,怎么。定:止。指使....心定、心安。

⑺宁:竟然,难道。我顾:顾念我。

⑻冒:覆盖,照临。

⑼相好:相爱。德音:好名誉。

⑽畜我不卒:即好我不终。畜,同“慉”,喜爱。不卒,不到最后。

(11)不述:不循义理。

译文: 

 天上的太阳啊月亮啊,

你们的光芒照耀着人世间。

 我嫁的这个人啊,

却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待我了。     

 什么时候可以把错误停下来?

竟然对我不顾惜了

 天上的太阳啊月亮啊,

大地披上了你们的光芒。

 我嫁的这个人啊,

却不再像过去那样爱我了。

 什么时候可以把错误停下来?

竟然与我不念夫妻情呀。

天上的太阳啊月亮啊,

你们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我嫁的这个人啊,

却不再以好言好语安慰我了。

什么时候可以把错误停下来?

把那些不好的行为都忘了吧。


    天上的太阳啊月亮啊,

你们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生我养我的父母啊,

他竟然半路把我抛?

什么时候可以把错误停下来?

他这样也不会有好结果啊!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弃妇埋怨丈夫变心的抒情诗。全诗四章,每章六句。从诗的内容来看,本诗是以妇人的口气,诉说或指责丈夫对自己的变心,自己的伤心、痛心。但似又未完全绝望。

诗的首章以日月起兴,把读者带入这样的境界:在太阳或月亮的光辉照耀下,一位妇人在她的屋旁呼日月而申诉:日月能如常地照耀大地,为何我的丈夫不能如以往一样顾念我!什么时间才可以回心转意呢?

第二三章诗人对丈夫的指责与控诉较之更为深入具体,“逝不相好”“德音无良”丈夫不爱我了,是他的品德不好。也许她可能与自己的丈夫有过一段恩爱的时光,后来丈夫的变心让她痛心不已,心中始终不能释怀。往事历历在目。于是诗人的情感层层递进强烈,描写的细致入微。使诗歌的情感铺垫极其到位。

第四章除了继续呼喊日月外,诗人沉痛已极,无可奈何,只有自呼父母而叹其生之不辰了,前面感情的回旋,到此突然一纵,扣人心弦,表面上抱怨父母,实则是对丈夫遗弃自己的一种谴责。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痛心。诗中没有具体去描写弃妇,而是着重于弃妇的心理刻画。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被遗弃后的幽愤,指责丈夫无定止。同时她又很怀念她的丈夫,仍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这种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于是后来她把婚姻中的不幸化为高洁的品行与才情,写进诗文。透过她的诗文让人们记住了这个不仅容颜出色,心灵光洁,德才兼备,更是有着高尚情操的美貌女子。让读者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在诗歌的技法中,它以重章叠句的形式,递进表达,各章不断变幻字词,该张则张,该驰则驰。进行叙述,从而使情感回环起伏,而渐渐推进高潮。

《诗经》之美,美在纯粹、美在自然,美在简洁明了,美在直入人心。美在以真情动人。此诗重章叠唱,反复吟诵时朗朗上口,情感真挚,极易打动人心。情感倾泻循序渐进,表现得深婉沉痛,读之不忍卒读。也许这就是《诗经》的魅力,悲伤时的诗人,总是有用那些属于自己的疼痛文字,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无奈叹息。

天语小诗

为《邶风·日月》而作

文:闻天语

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我在漫长的黑暗中

等待曙光

从记忆里

拾起一缕

旧日时光

孤独的身影

寻觅曾经的芬芳

伤痛的心

却只能用

泪水来缝合悲凉

于是

在月亮升起的地方

我将哀伤吟唱

2018.11.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