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44期 || 吴吉祥:牵手 —— 回忆母亲/轩诚清读

 ljian21 2021-05-10

妥说  |  文史  |  艺术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远去的母亲还有许多叮咛,声声话语饱含着无尽深情,母亲啊你还有多少不放心?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晃然间又现您年轻的身影,灯下针线温暖着我们身心,炉边灶火映着嬉闹的童音。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敬老养小经历太多的艰辛。勤劳善良书写不变的旋律,言传身教育子女努力奋进。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未来的日子您一定要安心,母慈子孝育子孙已尽心力,孙辈努力勤奋常常传佳音。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今后远离病痛吉祥享温馨,未来的日子多多照顾自己,永远永远我们都是一家亲。

今天,这个空间留给母亲,留给母亲……留给母亲……千言万语道不尽人生亲情,常来梦里……梦来省亲……

:吴吉祥

赏析:张丽梅

播读:梁轩诚

连绵的秋雨滴滴哒哒,一下一下似敲打我的心上,突然感到莫名地孤独,我又想起在那艰苦岁月中,受尽磨难、含辛茹苦把我们五姐弟养育成人的母亲。

2006年大年三十午时,母亲弥留之际,老人用尽生命最后的坚强等到所有子女相聚,头脑忽然从恍惚麻痹中变得极为清楚,浑浊的目光也变得有神有采,她目视着儿女、孙辈,像蜡烛在燃尽那最后的蜡油,向我们一一点着头,脸泛微笑,我们五个子女伏在母亲床榻边,牵着她干瘪的双手,不停的在她冰凉的手背上搓摸,一时间的沉默,欲语泪先涌,心疼难忍母难留。二弟心绪难控失声哭嚎:“妈呀、妈呀......,不要丢下我们,你生下我们抚养教育了我们,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善良诚实,坚韧正直,绝不会玷污你留下的好口碑,好声誉”。姐弟们一时难抑感情,扑到母亲身边,大声的呼嚎着那千金难买的两个字:妈呀、妈呀......

母亲走了,坚强安详幸福地走了,那离开的一刻,照例牵着几个儿女的手,给予我们最后的温暖!

在母亲灵前,我长跪不起,哭的肝肠寸断,大把泪水滚落在孝衣上。在外当兵几十年,忠孝难以两全,能给母亲的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家书和逢年过节的几张人民币。我多想再听听母亲的唠叨,多想再为老人家捶捶背、洗洗衣,或是陪她上一次西安,看看古城墙也好......但我清楚,失去的再也捡不回来了。

再回老家只能捧着那依然亲切秀气的遗像,燃一根香,默默地告诉她:家里一切都好,孙辈们都很争气,您在天堂安息吧。多少次在梦里梦见母亲,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去讨饭,梦见母亲深夜纺线,梦见母亲叮嘱我:“祥娃,成了国家的人,当了咱老百姓的兵,可就要好好干,遇到苦事难事辛酸的事,挺一挺,就会过去”。清晨起身泪湿枕巾,一时间时空错乱,又觉着母亲正在紧紧攥着我的手,颤颤巍巍送我入伍,泪水总会瞬间侵满双眼……

母亲出身大户人家。大家闺秀的环境下,姥爷姥姥门下培养出十几个文气委婉、知书达理、和顺孝敬的姐妹。排行老四的母亲隐忍坚强,嫁给父亲后,也把娘家的做人品行带到我们家,教会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要懂得坚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日子清苦,食不饱腹,子女多的几个姨家为娃子有口饭吃,忍痛将儿女送给外姓人家。我们家姐弟五个,生活同样艰难,母亲领着几个弟弟,每天步行二、三十里去乞讨饭。为了都能够活下来,母亲忍痛将三弟送给山里边一户人家,因为那里地多,能吃饱。三弟离家后,母亲每晚以泪洗面,像失了魂,终有一日,母亲背着家人把三弟又抱了回来,立誓再难也不丢下他。多年之后我问母亲,为什么走那么远去讨饭,母亲说走远一点,是不想让近处的人知道要过饭。

母亲一生,从不给子女添麻烦。直到年过古稀还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收拾家务,养猪种菜,和父亲一道,出地拉粪上肥,抜草浇水锄田,样样活儿不落,晚上还要纺纱织布两三个小时。随后日子好了起来,我们几个“吃公家饭”弟兄给家里寄的钱,她都悄悄攒起来从不乱花,依旧过着自食其力粗茶淡饭的生活。她想的最多的总是子女,唯独很少想到自己。岁月神偷让人无奈,96年8月的一天早晨,母亲突发脑谥血,医生说动手术以能保命,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母亲在家就在。我们几个子女一致同意为母亲做手术,把母亲送到就近最好的医院,采用最好的治疗方法,期盼能够出现生命奇迹。可人间有情病魔无情,母亲成了植物人,轮椅上度过了十年。 

母亲的朴实勤劳,影响、教化了我们,她在俭朴平淡的生活中,培养我们勤奋上进的好习惯。母亲让我们从小承担一些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喂猪割草,拾麦采摘。夏秋收获两季母亲带我们一起收割庄稼,春耕秋播时,母亲又带我们到田间地头参加施肥犁地。我们在前面拉,她和父亲在后面推,深一脚,浅一脚,让我们稚嫩的肩膀早早的与父母一道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感触生活的不易。正是母亲手把手的教育和引导,让我们在艰苦的岁月里感受到家的温暖,锻炼培育出极强的生命力。

母亲善良贤能,教会我们懂得感恩。母亲出生在富裕人家,打小没有受过多少苦,嫁给父亲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变得极其贫苦。她与父亲一道常年为生活奔波辛劳,既要要照顾年迈体弱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还要操心我们五个姐弟的学业和生活起居,她看待我们重过自己的生命,甘愿付出自己的所有能量。母亲讲卫生,爱干净,旧衣服补好,洗得干干净净,一件件叠整齐,暂不穿的放在柜子里,要穿的压在枕头下方便取用。记得一次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我们都穿白球鞋,那时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可能穿的起白球鞋,我们家弟兄姊妹多哪里有钱能买双运动鞋?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母亲连续几昼夜纺纱织布,用织成的粗布去換回白球鞋。望着母亲因熬夜通红的双眼,摸着母亲粗糙的双手,我们几个心如刀割,不禁潸然泪下。

母亲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深知有文化的重要,生活再苦再难,也坚持供我们几个读书上学。她经常给我们念叨“只有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的道理,下地回来不管多累都要考问我们在学校学的怎样。晚上在油灯下,她边搖着纺线车纺纱织布,边照看我们完成作业,她还时不时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嘱托老师严管严抓,“不听话就打,不要怕别心疼”。长久的家庭环境教育和感化,我们弟兄四个都茁壮成长,学有所成,有在部队工作的,有在地方工作的,都当上了干部,在我们村周围一带被传为佳话。

母亲对人诚心、人缘好,做事手巧、帮人成乐。她纺纱织布的技法远近闻名,尤其是织带花的布,常有人找她求教方法,对此不管多忙,都会先放下手头的活儿为人解难,有些能够缓一缓的,就先答应下来,几天做好送给人家。

母亲对子女的爱更多的体现在通情达理上。记得有一次母亲从蛋筐里拿出两个鸡蛋,让我到供销社打一斤醋回来,我一路小跑,没想到不小心被石头绊倒,鸡蛋醋瓶悉数"牺牲"。我忍痛爬起来,只好快跑回家。当我带着哭腔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母亲后,母亲没有责怪我,只是叹了口气说,"打了就打了吧。"说完背过身又干活了,既使心里不舒服,在我们面前她的脸上始终是满满的慈祥,她不允许自己在孩子面前流露不高兴。我知道那是母亲不想让我看到她难过和不安的样子。

母亲是个大度谦和的人。我们与邻里的孩子发生了争执,不管原由责备的总是我们,让我们到对方家认错。母亲的和气委婉与大度,在村周围是出了名的,都说吴家婆娘是个“大好人”。回到家里后,她也很少疾言厉色地呵斥我们,更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打骂我们。总是静下心来给我们讲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最金贵是要讲仁义、有品行、做好人。

时至今日,每每从西安回老家,想念母亲之时总要顺着母亲走过的路再走几个来回,感觉就仿佛牵着母亲的手,与老人念叨:“母亲,您在天堂好吗?现在儿子、儿媳身体很好,生活和谐,孙子学有所成,已经参加了工作,跟您一样,朴朴实实,重孙子也很乖,是个念书、做事的材料.......”就这样,与母亲说着说不完的话,一起走在熟悉的老路上,心里默默的祈祷,如果有来生,我还愿做您的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