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我亲爱的母亲河/ 文:张婉茹(第1304期)

 ljian21 2021-05-10

这是一句多么熟悉而又温暖的话语,黄河,在所有国人心中都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从古至今也曾有无数的中华儿女用文字、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来把她颂扬。年过八旬的张婉茹老师用她一生经历中与黄河的交集,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母亲河。

文:张婉茹

 编辑:梁轩诚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许多灿烂的古文化遗迹如天上的星辰般闪烁其间。
 
回首往昔我们也看到,黄河不仅给中华民族带来富足和润泽,也曾给中华儿女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多少年来,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黄河多次决口、泛滥。仅从有文字记载的先秦到民国三千多年间,黄河下游就决口1500多次,大的改道63次。
 
历史上也不断有过治黄,筑堤、蔬道,防洪、灌溉,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让黄河彻底改变了面貌,实现了母亲河造福于中华儿女、岁岁安澜的幸福梦。
 
初知黄河
 
外婆家在三原县张家堡,他们是个大家族,满堡子都是我的外婆、妗子、舅舅。我记得解放前有个九舅家很穷,九妗子是个河南人,就更受到大家伙的歧视了。一次我和几个同伴们去张家堡玩耍,看到在野外割草的九妗子,就远远的喊着顺口溜戏耍她:山东棒、河南蛋,不吃饺子不吃面,光吃大葱就大蒜......一边喊一边把土圪塔往她草笼里打,九妗子絲毫不怒,头低下只是割草。

 
这情景被强悍的外婆看到了,她狠狠地收拾了我们一顿,拉着我回了家。晚上我们坐在炕上,外婆把我揽到怀里说:你九妗子是苦水里长大的。民国二十七年,政府军为阻挡日本鬼子西进,炸开了花圆口大堤,黄河决口三百多里,淹没河南和邻近几省几十个县,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了沼泽,光淹死的就有八九十万人,上千万百姓流离失所。你九妗子就是被淹的一家,她父亲带着剩下的五口人,挑着二岁的九妗子,经过千山万水沿门乞讨,逃到陕西只剩你九妗子母女二人。他们东家乞西家求,住到了张家堡城门洞里。五外婆收养了她们,不久她妈妈也殁了,五外婆就做主把她许给了你九舅。
 
后来时间长了,我慢慢遇到了许多有九妗子这样经历的人,火车站、汽车站,邻居,同学,同事,甚至还有我的恩人等等。
 
在不断认识、学习中,我对黄河有了更多的见解,所谓天灾人祸在黄河中多次的演绎着。有史记载,仅存十四年后梁政权,为和后唐决战,竟两次决开黄河,但洪水并未救了后梁,它还是被后唐灭了,但洪水却给下游百姓带来了多年災害。明清时河患更惨,虽然政府重视了治黄,但目的更多的是为保陵保运,使得黄患炎难依旧。
 
道光二十三年,黄河中下游连降暴雨,据史料记载下游水流量高达每秒三万六千立方米,为千年来黄河最大一次洪水。后来有民谣说:道光二十三,黄河涨过天。碑文记载,河水冲破大堤百余丈决口,几天后达两百余丈,滔滔河水翻山倒海般的从中牟县北汹猛地冲向东南,淹没了河南,江苏,安徽大广大土地。洪水到处,肆虐千里、房屋倒塌,人民伤亡不计其数。
 
民国后三十多年间,军伐混战,争权夺利,河务无着。堤防废破,黄河十七次决口,黄河下游流域的同胞一次次遭遇黄泛之灾。

 
毛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

1948年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渡黄河,他站在东岸说:“黄河真是一大天险,如果不是黄河,我们在延安就住不下那么长时间,我们可能又到什么地方去打游击去了。过去黄河没有很好利用,今后应该进行黄河灌溉,发电、航运,让黄河为人民造福。”
 
1952年毛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了解河情,听取汇报,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号召。
 
按主席指示,国家组成了一千多人的黄河规化委员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中上游水土保持,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在黄河中上游,发动群众,人进沙退,创造出沙地水稻,沙地西瓜,沙地经济林。修建了分洪滞洪区,通过两岸分滞工程,减缓了窄河区的凌汛威胁。
 
新中国成立不到二十年,黄河流域就先后建成了盐锅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八盘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等。这都是结合了灌溉、发电、防洪、防凌、减淤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在黄河中游还建了万家寨引黄工程,不但解决山西饮水难的问题,还通过远距离送水进京,引水达十二亿立方米,引水路线长三百多公里。
 
 
初临黄河
 
我1962年大学毕业正逢国家困难时期,到了九月才分配工作到了宜川县,住在县教育局等待安排具体工作。听说县东边就是我仰慕的黄河,就和几个刚分来的大学生结伴去探望母亲河。那时各公社都不通车,我们到东关骡马店雇了个马车。大车卡里咔哒、拖拖拉拉地摇摆在圪里圪塔的土路上,一路上走得多、坐的少,时不时的还得推车、给牲口抬水,最后干脆放弃了大车,步行到了壶口公社。
 
第二天天没亮,我们迫不及待的到了黄河边。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黄河,我们狂跳欢呼!黄河沿秦晋高原南下,直向壶口涌来,不断地冲激着石壁,黄色的巨浪,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看看着上游千里而来的黄河,从北向南急奔时,突然被壶口一下子收紧,跌落里一条狭长的河槽里,宽四百多米的河水以每秒一千多立方米的流量,瞬间被收束跌落到宽四十米的十里龙槽中,形成的瀑布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水先跌在石岩上,翻身再跌下几十米,三跌,四跌,槽底飞转着一个个巨大的旋涡,一河大水硬是被摔得粉碎,跌落到壶口内。向下看,是二十多米垂直的水帘。从低处看瀑布,那是从天际问涌来了万丈洪水,势如千山崩飞,四海倾倒。
 
后来我在黄河边的这座小城宜川一呆就是二十年,又多次前去壶口。秋天去时,瀑布挂在天边三十多米,好似金色水帘嵌入云端。寒冬腊月,我们裹在棉衣里,去看望母亲河,她裸露的身躯顽强的抵抗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寒风凛冽,大雪粉飞,往日的瀑布挂满了冰凌。我们时常在壶口瀑布上游,踏着黄亮亮、水晶般的冰面到了山西吉县。来年春暖花开,冰凌坠落,塌下来琥珀般的冰块,大者如房,小者如牛,发出巨大的声音,尤如天崩地裂。
 
《水经注》中说:禹治水,壶口始。天下黄河一壶收,壶口之下四,五百米深的河心,有一巨石,叫孟门山,据说大禹就是化为白熊、劈开了孟门山。黄河水南流,水患始治。

 
 
再过黄河
 
1992年暑假我去北京开会,回来路过河南专程去了学生郭祥家看望在文革中曾照顾过我母女的恩人——郭祥妈妈。见面后我们热情拥抱,热泪溋眶,忆往日的难,夸今日的甜。郭祥陪我们游玩了当地的美景古迹,参观了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广阔的库区,水面宽广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水鸟在自由飞翔。这里有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有道教始祖老子遗迹函谷关,有虢国车马坑博物馆等。
 
1995年退休后,高中同学相约结伴西行,看到了兰州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它是1908年请德国专家设计筑建的,当时叫黄河铁桥,后改为中山桥。黄河横穿兰州四十公里,中山桥经战争震动,己破损不堪,1954年重修加固。听兰大同学说,铁桥前身是浮桥。现在兰州黄河上有十一座桥,但中山桥记载着黄河的历史。桥两端筑有两座大广场,分别刻有“三边利济”、“九曲安澜”。站在黄河边看,流过兰州的黄河河面宽阔,水流缓漫。立在中山桥上,看大何东去,浊浪滔滔,雄浑壮阔,感慨着中华民族吸饮了母亲河的乳汁,沐浴了母亲河的恩泽。
 
十几年前应姪女邀请,我们来到了呼和浩特,热情好客的亲家,不但盛请款待,还特意请假陪我们游览了内蒙的名胜美景,天上的样云朵朵,美丽无边的大草原,最难忘的是亚洲最大最高的人行吊桥——万家寨黄河公路大桥,二百多米悬吊起来的大桥高大雄伟。后又沿黄河岸边顺水而下,观看了国家第一座百万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目睹了甘南黄河的第一湾,有最美,最大的若盖尔大草原。还看到了自古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滔滔黄河,斜穿平原,山青水秀,堪称塞上江南。此处黄河流程四百多米,河面宽,水流平缓。

 
过河回祖藉
 
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女儿的陪同下,带姪、孙回到了二百多年前的祖藉一一山西省临猗县西张村。西张村在黄河的东边与陕西合阳县隔河相望,我的天祖就是这里走出来的,带兵入陕平叛后落户在了陕西三原,繁衍至今已至十代。这次来回两渡黄河,看到的不再是黄浪翻滚,汹涌澎湃的河,而是和蔼可亲、善良缓漫、平稳宽阔、亲爱的母亲河。
 
到西张村后,村主任亲切的把我们接回家,如久别重逢的亲人,嘘寒问暖、无拘无束的交淡。他带我们拜祭了祖陵,游览了故乡的名胜古迹,村内有一千五百年的老柏树,有几百年的祠堂照壁,村西南有《吴王古渡》遗迹。古渡前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雕刻有”吴王古渡”四个红色大字。古渡城门楼是两层挑檐,雕塑素雅美观。门楼上正中心是一块牌匾,“吴王古渡”四字苍劲有力。
 
古渡显示了三晋五千年的辉煌和苍桑。这里是古代的槽运码头和渡口,它见证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体现了黄河深厚的文化。曾经渲腾的吴王古渡,记载了河东大地万千生灵的幸运和苦难。这渡古曾经是西汉名将韩信渡河袭魏的地方,也是晋商猗顿发家之地,这里有古脊柱动物化石遗址,还有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这里更有黄河奇景沙燕窝。
 
据说吴王古渡建于公元前六百年,相传是晋公子重耳所建,至今己有二千百多年历史,一直是连接着秦晋两地的要塞,现在渡口以西还保存着魏王寨大门。在面向黄河的高坡上,仍屹立着韩信将军的巨大塑像,当地人称点将台。站在台上,滚滚黄河一望无涯,秦晋风光如诗如画。

 
主任告诉我们,直到2008年架起一座现代化的浮桥后,二千多年的撑船摆渡才结束。但是冬天这里要断桥流冰,浮桥要拆掉五组钢铁舟船,空出二十多米的河面,使冰浑的流浚缓缓地通过。
 
我们去时是过的风陵渡,回来走洽吴浮桥,母亲河一改昔日的奔腾咆哮怒吼,平稳、缓慢地流淌着,她展开博爱宽仁,温暖慈善的胸怀拥抱着我们,我们幸福地躺在她的怀抱,拍下了一张张美丽幸福的照片。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新中国成立后,在你的中上游进行了水土保持,建立的一系列水利工程、水电站,像明珠一样缀在了母亲河胸前,熠熠生辉。在黄河干、支流上,大大小小的灌溉工程和城市供水工程,更像是一张银河般繁星闪烁、熠熠生辉的大网。
 
新中国70年,黄河终于实现了岁岁安澜的平安梦!使中华大地的生灵可以千秋万代吸食着母亲河的乳汁,使黄河流域的天空更加灿烂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