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的千年之愁 / 作者:刘泽(第1371期)

 ljian21 2021-05-10

妥说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诗经

丽梅赏析:

刘老先生以故事的形式将一个“愁”字把千年文人心中的国愁、家愁、心愁通过历史事件,社会生活演绎给读者,让我们在品读中体会人世间的种种愁滋味。是啊,人世间谁无愁事,人们常常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困之事围追堵截。然而愁有何用?唯有乐观成事!那么,让我们在东坡先生“七尺身躯走尘世,十围便腹储天真。”的自嘲中一起同销万古愁,努力营造属于自己美好的生活吧。

文:刘    泽

赏析:张丽梅

编辑:梁轩诚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文人们总是怀着离愁别绪和各种忧怨,在诗文里诉说愁苦,千年一个“愁”字延续不衰,让后人感慨落泪伤怀。

一、

李贺号称“诗鬼”,其诗选词炼句,不落巢臼,有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留世。小小年纪,看不到日月的光辉和世间的温暖,满目黑暗,实乃悲苦致极。短短一生,怀才不遇,又不愿等待时机,哀愤孤寂,郁郁寡欢,27岁便离开人世。他“人间无知音,阴冥求同调”去了,令人扼腕。看来,还是那种“垂死病中惊坐起,吃喝玩乐又一年”的玩世者要长命。长命才能逢伯乐和知音,活着就能搞出点动静来。同代诗人贾岛就胸怀开阔了许多“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心情好了,梅雨和冰天雪地都是极其宜人的,乐观既能成事,又能长寿,愁有何用。

二、

曾巩是王安石的朋友,他看到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诸多不妥,在规劝无果后,很伤感郁闷,便写出了“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昼思复夜愁,昼夜千万秋。”他愁得度日如年,怀着“知者尚复然,悠悠谁可语”的无奈,在护送母亲灵柩回乡后便离世。曾氏享年65岁,不算短寿,但他分明是愁死的。愁这个劳什子不好,还是远离这种情绪好。君不闻:“秋恨秋悲皆自惹,为谁欢喜为谁愁?”让自己在春夏秋冬都愉悦起来,适时换衣装即可,勿需有愁结。

三、

李清照是千年愁绪第一人。她出身官宦人家,父亲不仅是进士及第,还是苏东坡的门生,家学甚笃,起点极高。她又有门当户对的爱情,四十三岁前过着美满的贵族生活,潜心写诗词并研究金石之学。

这位千年前在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女神,43岁时遭到国难。有着“清明上河图”描绘之繁荣的世界级大都会开封落入金人之手,赵宋王朝大厦将倾。徽钦二帝当了俘虏,新君落荒难逃。易安居士与恩爱的丈夫赵明诚从山东青州携大量文稿及金石家财随大部队南迁。期间住过不少地方,赵明诚经历了做官、罢官、复官又死亡,居士遭到南迁后的第一次打击。李清照不是一般女性,她又改嫁了。二婚丈夫张汝舟是一个“渣男”,他娶这位寡妇的目的是觊觎其价值连城的金石文玩。李清照做了一回现实版的杜十娘。但李清照不是杜十娘,他没有怒沉“百宝箱”,而是通过诉讼,保住了财富,离了婚。张汝舟净身出户并被发配柳州,落了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李娘子当然也尝了几天牢狱的滋味。在那个“三从四德”的时代,一个名满全国的美女“巨星”,丧夫再嫁,再嫁又离婚,责难和唾弃是必须的。李清照身心俱疲,死的心都有。

南迁后的李清照已是暮年,她在经历婚变并丧失大部分文稿和金石珍品后,在金华定居下来,应该也是命终于此。此时的南宋处在“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的令人发指状,抗金名将岳飞被“莫须有”,宗泽也被解职,任由秦桧折腾。58岁的李清照已没有“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离别忧怀,更没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娇愁,她的愁已难以言状。她累了,没有能力再咀嚼离愁别绪及孤寂之愁,但扑面而来的家国愁绪的混合体向她袭来,使她几近窒息。她愁情万状,唱出了千古一愁,象辛弃疾那样“而今识尽愁滋味”,替民族发愁,替苍天发愁。

贵夫人身份又满腹才华的李清照,只身躲在金华,连雇佣的使女也不称心,远不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的卷帘女。万愁齐集在身,她唱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千古一愁。连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成为诠释愁绪的样板。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因公两次到过金华,住在青年路兄弟单位的招待所。接待的岳副总工带我凭吊了李清照的有关遗迹,还讲了一些坊间传闻。他对我说:“你们千年前的山东老乡李清照晚年定居在金华,这里有不少她的遗迹和传说。”当朝权贵秦桧的夫人,是李清照的表姐,但她没有去认亲,依然挺直脊梁。岳总给我看了他收藏的线装李氏作品,其中有“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贯起来听。”“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等名句,在国已不国,君已不君的乱时,这个连后代也没有的孤女子,依然十分坚强地挣扎着。



李清照家没了,作品散失了,金石珍品被夺走或毁坏,留给她的,只有孤寂和无助。她坚强地活着,只是不能再恣意“荡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了。散史只记载易安居士在愁苦寡欢中死去,但未记载所终的时间。岳副总告诉我,地方志上记载她“晚年流荡无归”。大概世人对其再婚又离异有些看法,便忽略了这位写下千古一愁的美丽女神。金华市办旅游,应该树立起这面旗来。

四、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又在“国立大学”任过教,学界名头不小。他曾唱出名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又哀叹过:“携手处,今谁在?”他连坐党争,仕途失意,在家庭生活中也缺少畅心之情。做东坡先生的妹夫不易。苏小妹是个才女,在家庭中也是强势之人,少游先生在外边稍有“不规”,苏小姐便查个底朝天。

半百之年,秦学士活得很累,他唱道:“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想躲到一边,吸袋烟,安静一会,又有大雁飞过,着实聒噪一番,心情糟透了。最终唱出“绝命一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词句唱出不久,少游先生愤然辞世,享年51岁。“人已去,词空在”,一个愁字害死过多少“高知”!



这位苏门学者秦少游先生,在生活基调上与苏轼相去甚远。东坡先生虽然仕途多舛,但总是将一切愁绪抛到九霄云外,一路高歌,无忧无虑。不管境遇如何,吃饭第一,美食不能少。苏东坡吃成胖子。他自称“七尺身躯走尘世,十围便腹储天真。”他自谓“储天真”,而粉丝们却称是“储才华、诗文和智慧。”唯他的小妾王朝云说苏东坡的腹内是:“一肚子不合事宜?”东坡喜极:“朝云懂我!”


秦学士没有大舅哥的乐观通达,伤感加小心眼,便早去了。东坡先生虽然也只活了66岁,但他一生是吃饱喝足,唱着“大江东去”过的,勘称美好人生。

五、

致于那个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是嘴愁心未愁,他一边说愁,一边把愁打包扔进东逝水中。君不见,他苟延着生命,享受着残存的富贵,还梦想着别人替他永续着“小朝廷”。他最终投降宋庭,到东京谋了一份差事,当了一回“奴才”。他辱没了李氏先祖。窃以为,不把他视为文人好些,他只是一个政治小矮人。



六、

那位无忧愁的晏殊,实在是应该写几笔,作为“愁文人”的参照物。他少年丧父,孤独生存,不入仕途,敢以诗词直抒胸意,大把花钱,天真处事,无忧无虑,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只醉生,并不梦死。“欲将深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他坐吃山空,仍不愁明日是否有饭吃。在寂寞困顿中,仍“常记楼中粉泪人”。在半醉半醒中不忘多情一把,挺可爱。这位心宽的词人,虽然死于困顿,但享年八十二岁,在那时是“超高寿”。

七、

近代,可与李清照这位女神级人物同记在此文之后的,还有秋瑾和萧红二人。

浙江女英雄秋瑾看到腐败的大清帝国即将灭亡,高呼“秋雨秋风愁煞人!”她怀着一腔怒火,向封建王朝宣战,为唤醒千万民众,不惜付出生命,她是近代“国愁”第一神女。



萧红在临死前留下绝鸣:“我将在蓝天碧水处永驻。半生尽遭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她的遗憾只能带入天堂,但也是一种凄美。一死万事休矣!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这一宵似乎过久长了。女士们的英姿在人间消失,她们的名字留在人间。秋瑾是民族英雄,李清照和萧红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

今天的文人,绝少说愁。真有点愁肠,那就学一下曹丞相:“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要不就骂一顿娘,发泄出来,千万别把愁绪积存成块垒。

2019年9月2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