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我爱读——为《宛如书印》作/ 张妥(第1441期)

 ljian21 2021-05-10

书印金石健  室有婉茹香

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甘肃定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陈春梅为《宛如书印》题赠

轩诚小语 

张婉茹、梁书印不是专业作家,但他们都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传递感动,将他们自己八十多年的人生点滴通过文字来分享给大家,《宛如书印》一书中选编的就是他们这样一些文字。想请个最懂他们文字的人来作序,我的脑子里马上跳出来两个张,我的专职表哥张妥就愉快的写下了下面这些文字……

文:张   妥

赏析:梁轩诚


五十年后,张梁二老再回宜川

我是从好友梁剑手上拿过《宛如书印》书稿的。书名很婉约、还带着些朦胧美,书的副标题对之有个提示,是“张婉茹、梁书印八十岁后作品合集”。

我明白了。因为我知道梁书印、张婉如是梁剑的父母。我和梁剑相识于二零一六年。那时他是西京学院至诚书院的客座教授,认识的机缘是至诚书院要举办一场大型诗歌朗诵会,梁剑是朗诵会的总导演,分配给我的任务是为这场、写主题诗。这场诗歌朗诵会后来举办的很成功,来了许多社会名流,在社会上产生了相当良好的反响。

以这次诗歌朗诵会为媒,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之所以成为好朋友并一直好下来,我想大约还有几个因素。第一,我们都喜欢文学艺术,梁剑曾经是省文艺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从那时到现在,他的声音不知迷倒了多少异性粉丝;我则在工作之余喜欢码一码汉字。文学艺术打通了我们心灵中的诚实美好。第二,他开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美丽的原创生活》,愿景是打造最好的原创文学艺术平台。我则是这个公众号的编辑和撰稿人。这个公众号不但刊载文学大家、著名学者的文稿,更多刊载的是现在并不很出名的作者的好文章,一时间好评如潮,后来还结集了一本沉甸甸的书《美丽人生》,贾平凹为之题写了书名。再后来为了简约和更文学化,该公众号更名为《美丽八点半》。每天晚上八点半多定会约见读者,梁剑每每是播读者和出版者。第三,我和梁剑都喜欢喝酒。每隔一段时家,我们就会电话相约去附近的某个饭馆喝酒。谈一谈人生,说一说艺术,然后高高兴兴回家睡觉。

修身不言命 谋道不择时

著名党史专家、传记文学作家、

《习仲勋传》作者贾巨川为《宛如书印》题赠

梁剑是个孝子,我们在平时交谈中常听他谈到父母亲的往事,说起来历历在目,如数家珍,他对父母亲的敬爱之情每每都溢于言表。这几年,他的父亲梁书印因为上了年纪,住医院的次数就多了一些。许多个长夜孤灯,梁剑就是守着吊瓶,咀嚼着父亲往事和恩情度过的。

梁剑的母亲张婉茹我不叫阿姨叫姑姑。原因是张婉茹祖籍山西临猗,我的祖籍也是山西临猗,又都姓张。梁剑就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张,查查家谱,我妈应该就是你的姑姑,亲姑姑。于是我就愉快地多了这个亲姑姑。一次,我和梁剑外出,时间正好要错过饭点,梁剑就说,来我家吃你姑姑为你亲手包的饺子吧。我那天吃了我亲姑做的饺子,狼吞虎咽,满口馨香,至今不能忘怀。

因为亲切,止不住说了这些往事,虽然也与《宛如书印》相关,但受人之托,还是正正规规的说说《宛如书印》这本书吧。

先说女作者、我的“亲姑姑”张婉茹。姑姑生于1939年,梁剑多次在饮后自豪的说:我妈妈和孔夫子是同一天生日,9月28日。姑姑1962年延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先在陕北的宜川县任教,后来调到咸阳师专——现在的咸阳师范学院,担任数学系一名辅导员。姑姑一生生育了两女一男,长女远在新疆,小女更远,远嫁德国,两女中间的就是儿子梁剑。

康宁乐书印  福寿瑞婉如

青年文史学家、书法篆刻家

罗志英为《宛如书印》题赠

张婉茹退休后,承担了家里几个孙辈的看管和教育工作,期间写下了二十多本关于教育孩子的日记。近几年孩子大了,但是她依然笔耕不辍,陆续写下很多散文、随笔。

再说说男作者梁书印。他生于1937年,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陕北的宜川中学任教,后来调到宜川县知青办,负责北京等地知青的管理工作。后来,他和妻子张婉茹一起调到咸阳师专工作。

梁书印爱好戏剧,喜欢手工,偶尔治印,经常喝酒。这几年闲暇时间多了,更喜欢拿起笔来,写了很多回忆文章,记录自己的足迹。

这本《宛如书印》就是梁书印、张婉如老夫妻两人这几年写的部分作品的合集。

我是爱看里边的文章的。原因如下:第一,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普通人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写作者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想着自己的文章要被很多人阅读,不知不觉就会扭捏起来,一定要把自己的形象拔高,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思想隐藏。让人看来多了说教,少了情趣。而两位作者不是这样。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他们的文章有一天会结集出版,会被很多人阅读,所以他们的文章特别真实,且有情趣,资深的读者看了以后一定会有这样的评价:是的,这都是我们经历过的历史。年轻的读者也会睁大眼睛好奇地说:啊,原来他们的过去是这样的。

晨光夕忆  心手双畅

作家、书法家刘建新为《宛如书印》题赠

第二,里边的文章契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化观、审美观。两位作者都是在民国时期开始的启蒙教育,后来更多接受的是新中国教育,学成后又成为教育者。他们的思想意识既受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影响,又有新中国秉承的主旋律指导思想,文章中所表露的情绪,用一句时髦的话语表示就是“满满的正能量”。这对伉俪情深的一对老夫妻来说真是难能可贵,因为这个年龄很有一部分人的内心都装满了愤懑、积怨和不平。而作者的内心却充满了阳光、乐观和平和。对读者来说当然也是很好的,让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风范,从他们的内心学到了真诚。

两位作者的文章都平直明快,记事真实准确,议论直抒胸臆,不需我在此喋喋不休地一一叨叨下去。为此我要真诚地说一句:这本书我爱读。

                 张  妥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本文配图均来由平台编辑提供)

作者张妥:张妥作家、诗人,美丽八点半》“妥说”栏目版主。祖籍山西,生于陕西,数十年生活于西安北城。上过中专、大专、大学,学过机械、人事、金融,酷爱体育、音乐、文学,擅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当过教师、干事,任过副院长、书记、工会主席。自少时便于岁月维艰中、自强自立,与时共进。时至今日,身居国属重企要津,心瞩江湖人生百态,日日笔耕不辍,其为人行文皆纯朴自然,真情动人。


美 丽 八 点 半

作中国最好的文艺广播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