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寝室篇|一个寝室都上岸,怎么才能做到?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1-05-10
 

考研经验

2019.06.18

749,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经验分享

    各位学妹学弟大家好!

我是19年一356分考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政治66,英语一57,专业233。

   对我而言,当4月4号在湖师大教科院官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拟录取名单上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我的考研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回想起,过去一年初试备考从迷茫、煎熬和等待到复试准备时竞争的焦虑与压力都是为那一刻破茧成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本科学的是学科教育,考研算是半跨考教育学术,作为半跨考生,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我的考研经历吧。

定点目标,砥砺前行

定目标第一:就业? 考研?

   杨朱悲歧路,这是作为大三所有的学生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就业与考研的艰难选择。

   和大多数大一大二学生一样除了上课循规蹈矩学好专业课就剩下怎么玩了。但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思考的比较早,我从大三第一学期期末就开始思考就业还是考研,我也咨询了许多教育行业的老师与前辈,经过纵横对比,最后我准备了考研。

定目标第二:学校? 专业?

   这个问题我是大三寒假2018年1月份决定的,开始决定考研我是选择的湖师大数学学科,寒假在家看了半个月的数学专业书,真的枯燥乏味,我开始质疑自己,我真的考的上吗?我真的对这个专业充满兴趣吗?后来综合自身的特点与兴趣,我选择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那个时候我们数学学院还没先例,我也不知道14级学姐18年考研也选了这个方向。

   那个时候我就通过自己在网上搜索资料了解自己选择的学校与专业。然后定下了学校与专业的目标。

定目标道路第一:自学? 报班?

  我的英语并不好,政治也不敏感。所以当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在文都报了政治英语两门可的面授课。但其实在这条路上,我是走了弯路的,由于当初2017年11月份决定考研,我那个时候对考研之旅的准备啥也不懂,也没有问学长学姐考研报班的事,就看到同级的有同学在文都报班上课,我就咨询她,然后,她说挺好的,我就稀里糊涂报班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学到东西,对你的帮助到底有多大。

   从我的上课经验来谈,报班可以但是建议别报面授班。

一:面授班课很杂,同样的英语长难句语法课,有何凯文的,何微微的,王泉的,还有你上面授课老师的课。所以后面你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你选定一个老师跟着学时,她的课放到一半就不放了;面授课老师一个星期一见面课都上不完,想完完整整上完面授老师的课很难。

二:政治面授基本没面授,我上的政治面授就是快考研了11月底来了个还不是专业的老师来说了下还不太专业的时事政治。如果报视频班的同学英语可以踏踏实实跟着何凯文,政治就踏踏实实跟着将中挺,而我认识的那些报了视频班踏踏实实跟着这两位老师的同学,政治英语都考的挺好的。老师的选择,别三心二意,摇摆不定,不然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的专业是在我考上的直系学姐推荐下,在网上报了湖师大研究生学姐办的司南教育考研全程班,后来发现司南教育的学姐虽然主要是针对湖师大教育学的,但是他们还包括英语与政治的各类资源分享。同时,对我们各科的学习计划都有着详细合理的规划,换句话说,大体学习规模学姐们都给你安排好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结合自身条件有条不紊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与自己的努力。所以我还是挺幸运的遇到康姐他们这群人。

   最后,自学,还是报考,你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想清楚,尽量做到花最少的钱得最大的利。

定目标道路第二:“最短路”砥砺前行

   考研,学校,专业都定好后。那么,你现在需要的就是选择一条到达定点目标的路了。都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这条最省力最短的路就是一份学习计划表,规划好自己学习计划与时间,就不要左顾右盼,而是砥砺前行。

   下面就谈谈我的这条最短路线吧!

一、3月份到7月份

   在这里,我首先得感谢真正领我进门的14级直系学姐,我是2月份得知18年考研有学姐也考了我选择湖师大749教育学,对此,我是幸运的,因为学姐的帮助与指导,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政治安排

   这个时期,真的,真的,完全没必要担心政治怎么学,要不要看书本,要不要记,完全忽略政治!

英语安排

单词

   我英语基础差,高考才八十几分。所以三月份一开学,我就买了朱伟的恋练有词开始英语单词记忆,朱伟的恋练有词分三个部分,高频词,中频词,低频词。每个部分十个单元,共30个单元。

我在这几个月的英语单词安排:

2020考研3-6月考研单词背诵安排


模式

速度

用时

背诵第一轮

(三月初-四月中)

高频词1+1模式

两天一个单元,一天学习一天复习

20天

中频词2+1模式

一天一个单元,第三天复习

15天

低频词3+1模式

一天一个单元,第四天复习

13天

背诵第二轮

高频词1+1模式

两天一个单元,一天学习一天复习

4月中-5月中

背诵第三轮

高频词和中频词多一遍

5月中-6月中

注意:看视频真的用时很长(可以下载个完美视频APP,加速看),所以第一次看视频一定不要嫌弃时间长,看仔细,做好笔记(尤其对英语基础差的同学而言,这部分不可省),后期复习基本不用看视频了。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可以再咨询英语好的学姐怎么复习英语。还有英语单词选一个人跟就够了。

真题、阅读理解与长难句

    说实话,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对于英语单词没有过一遍的,这个时候做英语真题,你就别浪费真题了,毕竟真题那么宝贵。为什么我觉得朱伟恋练有词好呢,因为每个单词下面都有例句——一般就是我们说的长难句,例句都选自历年考研真题,有些是长难句,所以你要把每句例题搞懂搞透。

    长难句的书,我用的是何凯文的,说实话,我是在文都报了英语和政治班,如何凯文的长难句KK三步法,我觉得还是挺实用的。建议可以用何凯文的长难句书。

   英语单词过一遍后,可以开始准备97年到05年前的英语阅读了,但是切记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要循序渐进。一般一篇阅读理解两天或三天一篇,共16篇,40天-50天做完。我是在6月中旬左右做完的。

    在这里我是走了弯路的,因为在文都听面授课与视频,很杂乱,有些阅读理解我还没做,在听视频时都已经记住答案了,所以后面昨天感觉准确率挺高的,文章也就弄的不够深入了,所以学弟学妹,一定要以我为戒,尽量不要记答案,记住了一定要彻彻底底搞清楚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注意:以学姐入的坑为鉴,每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不认识的单词要摘抄,长难句要细嚼慢咽,篇章结构要理清,问题要分类。

完型填空、新题型与大小作文

    这个时期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749教育学专业安排

    在暑假前,专业基础很重要,749教育学专业总共有五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学。

   第一,你要保证每天花4-5h在专业课上,看教材,即便买了资料也要看教材,最近两年749都出题比较灵活,所以看教材可以帮助你组织语言,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资料是简而重,教材是散而全。只是背资料不看教材,你会发现你后期模拟很难灵活运用组织语言,这是我和与我报考同方向的同学的真实例子。她说她没看过教材,从三月份就开始只看学姐的资料,所以后期模拟她说,遇到不会的题只会想着空着。

   第二,看书顺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再是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原理,最后是学校教育学,你会发现学校教育学与教育原理有许多重叠的,主要以学校教育学的内容为主。

总之,专业课跟着学姐们的步伐,3月到7月我主要在看教材,从开始的一个小时10页到后面的1个小时20页,到6月底,我总共看了五本书不下10遍。结合学姐第一轮复习视频与学姐资料在书上标出重点。把五本书的目录框架都记在脑海中,每本书书有多少章节,以及每节的大小标题,你在脑海中都要回想起。我不喜欢背,我采取的方法是默,看完一章节,我就会在纸上默写出该章节的大小标题。然后看着自己默的回忆下大概讲了啥。

二、暑假:最重要的时期7、8月份

一份具体的学习时间表

   期末考试一结束,我给自己两天的时间去外面吃喝玩乐。

   假期第三天7月15真正步入正轨。我的学习时间也具体了。除了去文都上课时间,我的大体时间安排如下:

早上6:10起床; 

6:40到图书馆;

6:40-7:30记单词;

7:40—11:40上午4个小时的专业;

11:40—12:30吃了中餐与研友在草坪上走一圈;

12:30—13:15午睡;

13:20到16:20英语3个小时;

16:30—17:30上午看到专业课回顾1小时专业回顾;

17:30—18:00晚餐时间;

18:00—22:00晚上 4小时专业学习;

22:00—22:30单日看教育类公众号,双日当日专业回忆。

22:50左右回到寝室,睡前对着墙上自己写的五本教育书上出现的人物思想每晚进行2-3个回顾;

23:40前关灯入睡;

   到了8月10号后,我把上午4个小时的专业改成了2个小时,还有2个小时用在政治上。下午专业课回顾1小时改成了1000题或800题。

政治

   我的政治真正开始是从8月10开始的,如果是文科生可以9月份开始。这个时期我直接抛弃了文都报的将中挺的政治而是选择了腿姐的视频课,原因是我觉得去文都上课来来回回太浪费时间了,而且还不能快进。当然我也有朋友选择看徐涛老师的视频,不管你选择谁,你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因为每个老师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一心一意跟着学。具体来说:8月到9月底,就是一边听视频一边刷八百题1000题。记得用铅笔答题或者答案写在本子上,因为还要二刷甚至三刷的。

英语一

   暑假英语可以从开始05年开始刷了,暑假我是选择看何凯文的阅读,但是由于我前期跟过的老师太多了,所以结果是何凯文的阅读跟得不透彻,暑假英语阅读没选好老师,也没及时发现问题,稀里糊涂的刷真题,所以导致我后期11月中旬三刷临时跟着唐迟,重新学。所以,暑假英语阅读很重要,一定要选好适合自己的老师,我觉唐迟的比何凯文的更适合基础差的。个人推荐写完一篇阅读理解,跟着唐迟的再把每篇文章理清楚。

749专业课

   暑假749的专业课,教科书与资料合二为一。7月一个月至少要保证每天八小时以上的专业,八月至少6个小时以上。这个时期749专业我是以学姐的资料为主跟着学姐们的直播课,听课不要觉得浪费时间,我每次都很享受听学姐的直播课,因为此时,既能放松又能学到知识,特别是知识抢答环节。另外这个时期,我尝试着边看边背一些重点知识点。同时总结一些自己的方法。

三、9月份到考研

   经过一个暑假的磨练,基本上也淘汰了一部分人,这个时候你开始浮躁了,越到后面心越煎熬。但是你要坚信,坚持下来就不会差的。我9月由于生了一场病,中旬不得不回家治病,回家治病十天,我几乎是没怎么看书的。这九月,因病我几乎进度是慢了大半截的。所以具体从十月国庆说起:

   十月份大多数人都开始进入第三轮复习了,以及网上预报名,这个月对于方向还是左右摇摆的人来说更是煎熬。我也面临了专业选择,到了这个时候自己的实力大概都差不多了,那么选择院校就要理智,不要好高骛远或者。我开始选的是课程论专业,但是由于9月份一月的停滞,以及我自身的实力,我觉得自己录上的可能性很小。后来我对近五年的749教育专业的录取比率与分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我把目标锁定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专业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然后我查资料了解这两个专业,我认为我对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更感兴趣,就选择了它。那个时候,大家都说我疯了,只录取两个人,你也敢报,你这不是把自己往绝路送吗?听到这样的话,我也挺怕的,可是我这个人比较轴,还是坚信自己的选择。事实证明,理智的选择也是运气的一部分。

   我的十月份一直到11月24 ,我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五个多小时或者六小时。说来惭愧,我普通话没过,11月24最后一次考普通话,必须过,不过就不能毕业,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所以那个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每天晚上学习回去我还要从23:30练普通话练到晚上1:00,早上还是6.10起床。每天都是咖啡与浓茶,晚餐吃面包零食。后来我的普通话成绩出来比上次多了8.3分,真的很意外。所以,你还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呢。

说说十月份之后到考研前的学习吧!

政治

   十月份之后的政治从理科生的角度来讲是应该开始刷政治选择题第二轮了以及开始系统的被一些政治选择题了,这个时期我跟着腿姐的第二轮复习资料。当然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用风中劲草以及徐涛的小黄书,她们认为都挺好的。但是我都没有看,我就一门心思跟着腿姐走,所以我的政治第二轮复习基本上都是边看腿姐的视频与自己总结知识点,然后理解性背诵。

   到了十一月份,肖八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真正体验一把做考研选择题的感觉了,把肖八选择题当英语阅读理解一样去分析总结,回想自己在1000题或800题中碰到相关知识点。至于肖八后面大题,要不要看,说实话,这也是我们当时面临的问题。其实真的没必要,当然如果你不放心也可以背可以看,比如我室友就把肖四肖八答题全背了,而我是从11中旬左右开始背腿姐的大题模板。

   到了十二月份初肖四就会上市,这个时候你就要拼命的背肖四的大题,基本上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左右在政治上。我考研英语政治66分并不是如意的分数,考完,我对了好几个有权威机构老师的答案,我发现我的选择题得分是很低的,平均下来只有25分左右。所以政治选择题真的很重要,俗话说,得选择题者得天下,这话很在理。对于我的选择题分数低,我有如下的反思:一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遍选择题知识点书籍(大家推荐的风中劲草与徐涛的小黄书真的可以多看看);二是依赖看视频学知识,记忆的知识比较零散片段,缺乏连贯性。所以我觉得系统的看一遍知识点的书还是有必要的。

英语一

   进入九月份后基本上开始英语阅读二刷了,有些进度快的开始三刷了,要说的就是千方别因为政治时间耗费多了就丢弃英语阅读,真的,英语阅读这东西,几天不练手就生疏得很。同时也陆陆续续地着手英语新题型,完型,大小作文。新题型真题有技巧,跟着视频走就没问题,我跟的是新东方王晟。完型,不多说,基本都差不多,近几年的比较容易。大小作文我都是一路跟着何凯文的,然后跟着何凯文的模板与预测话题,自己写了十几篇作文全部背了,去年的英语大作文也被何凯文预测到了,而我也背了那个话题。所以作文方面我建议多关注关注何凯文的动态。

749专业

   对于专业课,由于九月份由于某些意外因素,我是没有怎么看书的。我是从差不多从十月分才拾起来的。所以,我真正系统的背诵是从国庆开始,但是,这个时候确实是晚了的,好在前期教材看得多,也零零散散背了许多知识点,加上学姐们的资料也很系统,所以真正背起来还是很快的。怎么说你,前期工作做足了,749后期基本就是跟着司南学姐们的步伐:背,一遍又一遍的背,背了又忘,忘了再背,小点要背大点要背熟透。去从外面的草坪上也好,去无人的地下楼道也好,去图书馆朗读室也好,反正你要背。

分享一些我背书的小技巧:

一是,我是准备一个巴掌大的很厚的好看的小本子,专门结合自己的记忆语言记录自己遗忘率最高的点,以及教原与学教考评最高的点。拿着这个小本子吃饭,走路,上厕所,排队都可以看,甚是方便。

二是,喜欢玩手机的小伙伴,晚上回寝室趟床上,看不进书时,拿出你的手机,打开你的便签,开始默写回顾模式。我每天晚上都会在手机上便签上默写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的简答题与论述题考点。

  总之呢,学姐再唠叨几句,我们寝室四人都考研,而且我们四个人也都被第一志愿录取。

   从我们四个人一路走来,我们的考研感慨就是:考研不难,和智商无关,难的是坚持,基本上踏踏实实走到后面的都能考上。

   考研方法经验千千万万,个人成功道路也不能复制粘贴,结合自己的性格踏踏实实学,结果不会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