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宝利老师去旅行:地球秘境——可可托海

 高考语文杰哥 2021-05-10
· 我不懂政治,但是这次旅行无可避免地要沾一点了。
· 得从一个背景说起。
· 
(图为晴天所见三号坑)
· 
· 早些时候在一篇小说里,看到一个关于阿尔泰山的传说,山中有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金山,老人都知道但从不示人也不贪婪,只是在极其困难的时候,才去金山采一点渡过难关。
· 其实,这里还有比金子更金贵的东西。据说当年有个苏联地质学家,在额尔齐斯河下游的泥沙里发现了稀有矿石的踪迹,逆流而上,追踪到了新疆的可可托海。1935年,苏联地质队正式进入阿勒泰,发动当地牧民四处采集矿石标本加以收购,经过重重筛选,最后把开采点定到了三号矿坑的位置上。然后苏联的各色人等大量涌入,那时候他们从三号坑挖走了多少宝贝,价值多少,我们无法知道。
· 想来,那时的这些人就像发现宝藏的海盗一样欣喜吧!
· 这难道不是另一个版本的“敦煌之殇”?
· 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占了86种。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外罕见。
· 门捷耶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是靠三号坑的发现填补上去的!
· 苏联人用三号坑的稀有资源,支撑起了冷战时期最具威慑力的核武装,发展起太空航天技术,孕育出解体以后依然敢跟美国叫板的俄罗斯!
· 当时的中国人看到的情景是:
· 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了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矿坑,一圈圈的内壁旋环车道,如古罗马宏大的斗兽场,更像地球上一个触目惊心的创口。据说当时每年夏季额尔齐斯河涨水,苏联人拉运矿石的货轮能一直开到布尔津,然后络绎不绝地满载而归,留下堆积如山的矿渣。
· 可可托海到布尔津水路有多远?我们这次坐大巴车走陆路用了八个小时!痛心不痛心?
 
§ 
(额尔齐斯大峡谷美景)
§ 
§ 而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也曾经很傻很天真地指望着依靠“苏联老大哥”,用宝贵资源换先进技术,发展尖端国防科技体系。
§ 但是,黑暗的日子来了,1960年7月,苏联人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回专家,拆走设备,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背信弃义,“大哥”变“杀手”!
§ 这是一个饱含血泪的故事,但是鲜有大众知晓。可可托海的三号坑,除了为秘密研制的中国“两弹一星”提供原料外,还挑起了替中国偿还苏联债务的“国之重担”。所以今天,有人怀着崇敬又凝重的心来“朝拜”三号坑,听说有的科学家还没走到矿坑就已经泪流满面,为着三号坑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着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如今,日本要高价收购三号坑的矿渣,因为以我们之前的技术,矿渣中依然含有大量稀有元素。当然不行!那是以前。我们现在可以保护自己的资源,保护自己的国土!
§ 
(图为大雨中的三号坑)
§ 
§ 我们一行人从可可托海神钟山景区出来,天气晴好,正值中午,阳光刺眼,不过轻风凉爽,非常舒适。走不多远就到了三号坑景区大门,是的,这个英雄的矿坑,这个背负了太多的矿坑,现在被开发成了景区,门票不菲:80元。所以导游小石反复几次问我们:你们确定要去吗?里面可是什么都没有啊,只有一个大坑,没什么可看的哦。
§ 走近大门前行数十步,忽然间大雨倾盆!
§ 在矿坑边缘,大雨迷雾中瞅了一眼这个巨大的“伤疤”,就被大雨浇了个透心凉。下撤的时候大雨变冰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很快铺满一层珍珠。我们逃也似地跑回车上。
§ 心潮起伏,不知是因为想到三号坑的过往,还是因为在冰雹中奔跑。
§ 车开离大门,几分钟后天朗气清,阳光普照。
§ 奇怪!
§ 虽然是天公不作美,但我宁愿把这次天气突变理解为三号坑的一次暗示,大地的一次提示,可可托海的一次倾诉!
§ 单从景观角度看,三号坑真没什么可看的,“就一个大坑”而已。
§ 但从意义角度看,三号坑值得去看,你可以站在坑口浮想联翩,穿越历史的迷雾,看清民族的命运。
(上图为我的拍照渣技术下的额尔齐斯大峡谷之景)

(上图中远看石崖上的窝窝都是冰川遗迹)

§ 从景观的角度,你应该在宝石沟多留恋些时间,因为山水奇绝,气候宜人。神钟山由一整块大理石构成,旁边石崖上若干石窝,是冰川遗迹。感慨造化,叹为观止。
§ 再往里走,清水跳跃喧腾,植被繁盛多样,在水中捡起一块小小石头收藏,那是额尔齐斯河源头的印记。
(白色的小石片是天然云母)
大概是觉得我们去三号坑败兴而归,小石作为新疆人有点于心不忍,于是在赶往布尔津的路上找到一处风景绝佳处尽情撒欢。

就是这随处可见美景,使得可可托海越来越成为新疆之旅的热门选择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三号矿坑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