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副院长:有些科研不端事件给中科院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

 Fallowns 2021-05-10

来源 | 募格课堂

日前,中国科学院召开 2021 年度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院科研道德委员会主任张亚平在讲话中指出:科研不端行为还时有发生,有些科研不端事件给中科院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会中科院研道德委员会按年度发布的第四次诚信提醒《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图源:网络,非本次会议照片

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召开 2021 年度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院科研道德委员会主任张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部署了拟开展的研究所科研诚信建设评估相关工作,发布了《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并启动科研诚信信息系统。

张亚平在讲话中强调,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研诚信的治理能力,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教育引导、监督惩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坚强保障。在中科院党组的领导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科院纪检监察组的指导下,全院科研诚信建设取得良好进展,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的治理架构,形成了工作机制,发布了诚信提醒并开展教育培训,实现了对撤稿论文的常态化监测和调查。

张亚平指出,尽管中科院的科研诚信建设呈现新格局,但距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还存在差距。全院应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诚信治理水平与科技快速发展的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科研不端行为还时有发生,有些科研不端事件给中科院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此次推动研究所科研诚信建设评估的方案,既征求大家意见,也表达压实科研诚信建设主体责任的坚决态度。

张亚平强调,中科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对标科技自立自强,切实提高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政治站位;进一步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扎实推进高水平分类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中科院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加快科研诚信专员队伍建设,提升案件调查处理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协同治理,积极发出中科院科研诚信声音,为中科院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源:中国科学院

会上,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宣读了今年的诚信提醒文本。这是继 2018 年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2019 年发布《关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恪守科研伦理的提醒》、2020 年发布《关于科研活动原始记录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之后,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按年度发布的第四次诚信提醒。

会议还通报了全院 2020 年科研诚信建设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全院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近 700 人参加会议。

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

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为公开、透明和负责任地发布学术成果,确保发布学术成果的准确性、权威性,避免公众误读、误解,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当前学术成果在公众媒体上发布时的常见问题或错误,予我院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以提醒。提醒文本采用先提出常见问题或错误,再给出指导规范的表述方式,并以此倡导在学术成果发布中的诚实守信行为。

提醒一:未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学术成果。应严格新闻发布会的审批程序,倡导专注内敛、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营造在学术共同体内分享学术荣誉的良好氛围。反对单纯将论文发表作为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提醒二:在成果发布时随意使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等词语。应予科研成果以客观、准确和专业的表述,实事求是的反映学术同行的评价和意见。反对夸大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醒三:未对学术成果的适用条件作出必要说明。应在确保准确性、客观性的基础上,负责任地向公众传播学术成果的价值,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学术成果的适用条件作出充分完整的解释。反对偷换概念或误导性描述造成公众误解。

提醒四:删减学术成果的相关重要信息和隐瞒利益冲突。应全面、完整描述学术成果的所有重要信息,客观披露学术成果的利益相关方。反对在学术成果发布时暗箱操作、炒作成果经济价值、干扰金融市场,为关联方谋取不当利益。

提醒五:未经审核随意更改已审定的新闻稿。应对发布的学术成果严格把关,对新闻稿中的文字表述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新闻稿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反对随意替换或应合作单位要求更改已审定的新闻稿,造成虚假宣传的事实。

提醒六:违反与出版商、合作单位的约定先行发布学术成果。应遵守出版伦理与合作约定、获得相关方同意后发布学术成果,合理分配荣誉和共担风险。反对为谋取个人或单位利益抢先发布学术成果。

提醒七:未及时回应公众重大关切和质疑、纠正失实报道。应主动回应公众的重大关切或学术同行广泛公开的质疑,澄清科学事实,纠正失实报道。反对听之任之、对失实报道不负责任。

本文来源:中科院监督与审计局、中国科学报

转载本文请注明本文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