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垃圾分类是什么?

 无知一熊 2021-05-10
为什么现在还问“垃圾分类是什么”?就因为到现在,究竟该怎么推进垃圾分类基层仍觉迷惑。

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是将个人行为统一到集体选择,根据集体选择储存、排放垃圾的行为,对外呈现出的典型特征是“个人服从集体”。垃圾分类的分析模型如下图所示,集体督促个人为了集体公益而分类,个人诉求集体为了激励分类而兼顾个人私利。垃圾分类是分类主体“个人”与“集体”通过平衡私利与公益后的协调行动。

    

      垃圾分类首要任务就是调和私利与公益。个人牺牲个人私利,将个人行为统一到集体行动,造福集体,集体维护公益极大化,确保集体公益惠及个人;政府应建立健全鼓励垃圾分类的优惠政策,确保垃圾分类兼顾个人私利与集体公益,也是基于此点,垃圾分类是项社会活动

该模型同样暗示,集体选择就是要兼顾私利与公益。重要的是个人与集体通过协商与妥协,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点;至于分类方式方法和分成几类必须要服从公私兼顾。垃圾分类要因地制宜、便宜行事,具体讲,垃圾分类要“与以往垃圾排放习惯对接”“与既得利益对接”“与乡镇(街道)经济条件对接”和“与后续处理设施对接”,核心是实现物尽其用。

讲到“物尽其用”,就不得不强调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回收利用有使用价值的垃圾(可用垃圾),即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尽量减少无用垃圾量,即尽可能减少焚烧填埋垃圾量——这既可让分类外溢效应增加个人福祉,又减轻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更契合“30碳达峰,60碳中和”目标,几乎可称为衡量垃圾分类是否有效的指标。当前,在电商发达地区,主要是回收包装物。

要指出的是,能量利用(包括混合垃圾焚烧回收热能、厨余垃圾等有机质资源转化回收热能)和填埋都不是降碳方式,唯有通过节能节水、减排增效间接降碳。这说明,引入降碳约束,必须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推行二级分类法,先将垃圾干湿分开(保证湿垃圾不混入干垃圾),在将干垃圾二次细分以尽可能物质回收利用,这在追求绿色低碳时代更有现实意义。

当前,一个很不好现象是把厨余垃圾分出量作为垃圾分类的唯一考核指标,而且,是把分出的厨余垃圾量与总的生活垃圾量比值作为参数,这是为了分类而分类和欺骗自己的做法,我们看到,这种考核滋生出弄虚作假,甚至加水以增大厨余垃圾量。

垃圾分类是什么,垃圾分类就是个人服从集体,尽可能地发挥垃圾的使用价值,强化垃圾的物质利用,减少能量利用和填埋处置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