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正亚专栏】做人与写作

 潇湘原创之家 2021-05-11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做人与写作

作者:蒋正亚


出门旅游,常听导游说:“这个地方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呵呵,厉害。引申一下,我们会做人,是否就会写作呢?这倒是个问题。
难在一个“会”字一个“做”字。生而为人,即区别于“沐猴而冠”。所谓“会”“做”,有褒贬之意,你知我知,不说也罢。一般而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相信绝大多数写作者(作家诗人),都是“我手写我心”,否则,太难太难了。
还记得2009年披露的“罗彩霞案”吗?湖南邵阳一个叫“罗彩霞”的女生,高考时被一个叫“王佳俊”的人冒名顶替了。这个“王佳俊”十多年来,一直以“罗彩霞”的名义和身份学习着、生活着,还入了党,还考了教师资格证。这需要多大的胆量和毅力啊。这真是印证了一个相声段子:“一个人说点假话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说假话。”我怀疑,这“王佳俊”是神不是人。
即使写了《悯农》的李绅,后来被人揭发出来是个贪官,我仍然相信他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感情应该是没有掺假的。
即使被人诟病的周作人,当了汉奸,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细读他的文字,也能寻到蛛丝马迹,他从来不敢明目张胆地标榜“汉奸光荣”。
最叫人不可思议的是唐代的宋之问。他的亲外甥刘希夷写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觉得“美得不要不要的”,只想据为己有,偏偏外甥不肯承让,老舅居然把外甥杀了。“人品”与“文品”不能划等号,宋之问便成了铁证。
还有“风骚”二字,使多少写作者(作家诗人)有口难辩。其实,“风”源自《诗经》之《国风》;“骚”源自屈原之《离骚》。“风骚”原本是夸赞一个人有文学才华,传着传着就变味了。
不能否定,写作者(作家诗人)大多敏感细腻,多愁善感,一见钟情、海枯石烂、白头到老也是有的,移情别恋、见异思迁、朝秦暮楚也是有的。不知是否有人做过统计,写作者(作家诗人)这个行当“风骚”的人就一定比其他行当多?彼此彼此吧,写作者(作家诗人)抛头露面、树大招风而已。
我相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我相信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相信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相信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相信“郊寒岛瘦”,我相信“瓦灶绳床”。
但我还是觉得写作者(作家诗人)的做人,有与其他行当不相同的地方。最主要的是,他还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别人活着。
他挖苦某些小人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见风使舵、挑拨离间,他是不屑,未必自己就这么做了。他讽刺某些小官员为着高升,不厌其烦地给上司、上司的岳母娘、上司的小情人送礼,他是鄙视着,未必自己就这么做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说:“小说通过精确描写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鲁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现出来。这种双重性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底蕴。”这即是说,鲁迅写作时是替阿Q生活着。
老舍先生的《月牙儿》,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一个可怜的妓女韩月容的狱中回忆。老舍写作时是替妓女生活着。
还有典型的《金瓶梅》吧,写了潘金莲如何勾搭西门庆、药死武大郎,如何嫉妒李瓶儿、害死李瓶儿之子,如何勾搭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与庞春梅狼狈为奸……的故事,被称为“天下第一淫书。”兰陵笑笑生是恐惧“众赐”吧?不敢署真姓实名。幸有东吴弄珠客作序:“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戒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算是提醒读者不要把兰陵笑笑生等同于西门庆。
写的与做的,不是一回事,这已经是文学鉴赏的常识了。作家曹军庆说得好:“在每一部小说里面,都有作家的影子。如果你认为小说是一泓清水,作家的影子即是他站在岸边投入到清水里的倒影,那你便大错特错了。事实是作家留在小说里的影子远比水中倒影更为复杂。他可能把自己揉碎了,改装了。当他进入水里的时候,他肯定不是作为水进去的,很可能他是作为盐进去的。这个时候尽管你看不到他,但是水的形态改变了,它的味道也肯定不一样了。”
不是谁都能够轻易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我在《写作主体的修养》一课中,曾经归纳了写作者(作家诗人)应注重的几个方面的“修养”,包括阅历修养、知识修养、思想修养、情怀修养、能力修养、审美修养。再饶舌一下,写作者(作家诗人)除了过好自己的日子以外,还要替别人生活,还要过想象中的生活,因此他必须比别人更敏感,更细腻,更吃得苦,更耐得烦,更霸得蛮,更喜欢操空心,更喜欢胡思乱想,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更能忍受误会和嘲讽,更能忍受寂寞与孤独。
巴金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的要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的一句:把心交给读者。”我信此言。
岳阳老作家李自由说:“做老实人,写调皮文章。”我亦信此言。
《当官与写作》,免了吧。有些人用几句广播稿或几个豆腐块做敲门砖,混个一官半职,从此冷落书本。《抽烟与写作》,免了吧。烟这个坏家伙,是近代从西洋引进的,李白杜甫谁个抽烟?《打牌与写作》,免了吧。梅实老师早就说过,赢了趾高气扬,输了埋三怨四,小哩小气如何写得出大块文章?《保险与写作》《炒股与写作》《钓鱼与写作》《吵架与写作》《读书与写作》《旅游与写作》……统统都免了吧。
做人难,写作难。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此而已。关于写作,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读我系列文章的诸君,审美疲劳了?就此收束则个。
作者简介
蒋正亚,男,高级政工师,湖南作协会员。现从某企业退线,任岳阳市老年大学文学班教师兼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著有散文随笔集《城乡两栖》《夜猫随笔》《人在南山》,诗集《青春底片》,评论集《弄文知味》等。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逸仙散文专评

高三九专辑         赵光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