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持早恋,垄断亲家——北京名校家长可以折腾,但你没有资格东施效颦

 新用户9088aVaL 2021-05-11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高质靠谱,您可先廉价试听,获赠学习资料。如果涉及到存储和投资,请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贪图利益。

胡子宏生命日记(1666

支持早恋,垄断亲家——北京名校家长可以折腾,但你没有资格东施效颦

(一)

关于早恋,在中学校园里一直层出不穷。不过,在北京,出现了一个新的名次:科学早恋。细细琢磨起来,挺有意思。

海淀区一所著名中学里,某班的两个孩子早恋了。班主任察觉到之后,就把双方的家长请到了学校,试图通过家长,截住孩子们的早恋。

哪知道,结果令班主任大跌眼镜。两个孩子的家长相看顺眼,两家也是门当户对,彼此的孩子都令人喜欢。

干脆,家长就对班主任说,我们彼此很满意,您就不要干涉了,只要不耽误学习,这场恋爱我们都没有意见。

从此,两家的父母俨然把对方当成了亲家,春节时的压岁钱也多封了一份。嘿,早恋在校园里貌似是违背公序良俗的事儿,在家长眼中成了喜事一桩。

接下来,两家人像亲戚一样走动,班主任只能低三下四地跟孩子商量——不要影响成绩,名次要是再跌,你们俩就不能同桌了。

新的名词诞生了,网友们给这种“父母支持,老师也不横加干涉,以恋爱为引子,诱导孩子学习”的恋爱,起了个名称叫“科学恋爱”。

关于“科学早恋”,细细琢磨起来,确实耐人寻味。既然把中学校园里的恋爱,称之为早恋,总是有理由的。校园早恋虽然不妨碍以婚姻为目的,但是往往不会考虑婚姻。

有没有“科学早恋”成功的呢?有。在北京,曾经有一对校园恋人,某年高考,男生得了全市状元,女生得了探花。可谓鸳鸯双飞,琴瑟合鸣,彼此很般配。

(二)

我在现实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例子。我一个大学同学,挺漂亮,她家闺女自然也是金枝玉叶。当年大学毕业,女同学留到了北京,创业成功,40多岁就进入了首都的中产阶层。

女同学说,从高一开始,她家闺女就开始谈恋爱。小伙子是她的同班同学,两人一起上学、放学,假期里,两人一起旅游。他们彼此也不是如胶似漆地黏在一起,某年暑假,两人分别去了伦敦和纽约旅游。

我作为“乡下”的家长,跟同学聊天时,考虑到两点,第一点是,这样下去会影响成绩的啊,成绩差,高考怎么办;第二点是,孩子黏糊在一起,会不会开房,是不是会早孕,出现家长意想不到的情况。

女同学貌似没有上述担心,两家的孩子大概率会绕开国内的高考,直接到国外留学。至于男生女生接触中的敏感话题,她好像也不在乎。孩子大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担心是多余的。

几年过去了,我没有跟女同学联系过,不知道她家闺女现在处于怎样的生活环境。不过,我个人觉得,她家孩子的早恋,与我们“乡下”孩子的早恋,总归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即便是女同学家孩子有过早恋,大概率也不会对未来的人生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她家孩子的起点,甚至高于“乡下”孩子一生奋斗的终点。

我家儿子如果能够立足于北京,单就房子问题,恐怕需要20年的拼搏。可是,女同学家的孩子,出生后,父母就会给她准备一套房子。结婚后,夫妻两人各有一套房子。在北京,随便找个能够糊口的工作,就会活得很自在。

(三)

那么,“科学早恋”究竟有多大的“科学性”呢?这就要分析一下,孩子和所在的家长,能不能承当起相应的成本。能承担,就是科学的。不能承担,就是不合理的。

早恋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源于青春期的两性吸引。不管把所谓的恋情描绘得如何浪漫,说白了,无非是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成熟后,对异性有了“感觉”。说得再直白些,就是到了“发情期”。

早恋是正常的,也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孩子们到了青春萌动期,偏偏又面临着升学的考验。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孩子们把精力扑在恋爱上,往往会影响对学业的专注。

至于有没有男生女生因为早恋而相互鼓励,潜心于学业中呢?有,类似的例子也不少。但是,绝大多数的男生女生,都是把精力倾向于两性的吸引,而没有对学业成绩的进步,产生内驱力。 

这就是早恋的可怕。一旦早恋,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从而放松了对学业的关注,导致成绩的下降。接下来,就会影响高考成绩,从而耽误了自己人生的前程。学渣早恋的结果更惨,早孕、流产、怄气之类的行为,比比皆是。

不同社会阶层的家长,对“科学早恋”的态度,肯定是不同的。对于亟待通过求学来提升社会阶层的家长来说,“科学早恋”几乎没有价值,这种早恋一旦破灭,就会影响孩子最宝贵的青春成长。

对于北京海淀某名校的家长来说,“科学早恋”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因为他们已经处于社会阶层金字塔的顶端,孩子们的感情是一种经历,成功了则皆大欢喜;不成功,也不会影响家庭的社会阶层和整体格局。

(四)

有些家长对“科学早恋”持有赞成的态度,是因为现在的学制时间太长了。孩子从6岁开始上学,12年后就是18岁。在读7年本硕,孩子毕业后就是25岁。此时再恋爱,顺利的话,结婚时就是28-30岁。

一旦超过30岁,女生就错过了最佳的婚育年龄。如果“科学早恋”,学业和恋爱两不耽误,等孩子将来找到工作就成家,岂不是节约了几年的时间?

当然,恋爱也会有“七年之痒”,再好的感情,久了,不新鲜了也会发腻。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们增加了恋爱经验,会提高对婚姻的认识,提高了与异性相处的能力,未必是坏事。

那么,我对“科学早恋”的态度是什么呢?不用犹豫,我是绝对反对。

若非自家孩子是奇才,那就不要指望着孩子们靠着“科学早恋”去提升学业的成绩。太早的恋爱,往往是以学业前途为代价的,彼此也会心生腻烦,也会乏味无趣。

甚至,一旦涉及到婚姻时,家庭的背景和经济条件,也会让早恋的甜蜜感变得转瞬即逝,充满烦恼。更何况,高考之后,男生女生很可能因为高考成绩的差异,而产生异地恋,久而久之,这种青涩的果实,就会变得酸涩坚硬

北京名校家长可以折腾,但是,如果你没有处于社会阶层的上端,你就没有资格东施效颦。像我的大学同学,她家闺女在恋爱中就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早恋无论成败,都能承受。毕竟,家庭能提供的综合实力的支撑,太强大了。

“乡下”孩子最好别折腾,因为人生漫长,你们的攀爬刚刚开始,如果在半山腰就停滞不前,不知不觉,你们的命运前途就不足以让你们的“科学早恋”修成正果。我想,衡水中学校园里禁止“非触”,就是基于上述的考虑。

孩子在成长中,对每一个行动的取舍,都必须量体裁衣的,北京海淀区名校的家长可以欢天喜地地人亲家,人家有那个资本。“乡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因小失大,免得影响前途。

支持早恋,垄断亲家——北京名校家长可以折腾,但你没有资格东施效颦。

家长和孩子们都要记住,如果你输不起,最好就不要陷入“科学早恋”的漩涡,否则,孩子一生的命运,就会因为高考中的马失前蹄,而难以翻身。尤其是女方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注意安全,不要发生意外情况。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