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轩:母亲教给我的5堂人生课

 和而随 2021-05-11

我有个低调但充满智慧的母亲。因为母亲的低调,所以她的事我说的不多。

不过,其实一路上有不少人都好奇我母亲的故事是什么。前阵子有位朋友留言说:“你有个很成功的父亲,但我更想了解你母亲的事情。家里有一对成功的父子,母亲绝对是功不可没,有机会也想听听你的母亲是如何经营家庭的。”

其实这一年多来,因为疫情我和妈妈分隔两地,但我们依然天天通话。聊的很多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琐事,有时讲讲最近她的小孙子、小孙女过得怎样。而关于我童年时和妈妈那些细细小小的故事,平常不会刻意讲,但都一点一滴塑造了现在的我。

这张照片是我母亲抱着我在我们第一个家。那个家是在台北一个火车铁轨旁,当时家中经济不是太好,小小的房子火车只要一经过,就会可以看见天花板的灰尘被震得飘落下来。前阵子翻到这张照片,有非常多的回忆一下子涌上来、感触特别多。

刘轩:母亲教给我的5堂人生课

母亲节要到了,今天,让我回到一个儿子的角色,单纯想聊聊我母亲和我的故事、以及她带给我的影响。

01

在我五岁时,我父亲决定去美国闯荡,一个人提着两个皮箱,去维吉尼亚州做交换艺术家。临走前撂下一句话:如果混得好,就把全家接过去。

于是有三年的时间,我都没见过父亲,但是呢,每年都会有另一个人来,就是圣诞老人。每到圣诞节,我都会特别期待圣诞老人的出现。永远记得有那么一年,我起的非常早,跑到那棵小小的圣诞树下面,看到了圣诞老人给我的礼物,还有一封信!

等我母亲起床后,我很兴奋的跑过去说:妈妈,圣诞老公公昨晚来了!不过很奇怪,他给我写的信,用的信纸和你抽屉里的一样呢。

我母亲就说:哦!因为昨晚他来的时候信纸用完了,所以跟妈妈借了信纸。

我又问:可是妈妈,他的字写得也和你好像啊!

我忘记我母亲当时是怎么回复的,没回还是答非所问,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我愿意相信圣诞老公公是真来过了。

看过我的书的朋友,大概有印象,几乎每本书里,我都会有那么一两篇讲到圣诞老人,这和母亲用这个善意谎言骗了我好久有很大关系,也是因为圣诞节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在父亲不在身边的那几年,那是一个巨大的安慰,也是一个信念。

所以,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孩子保有一个梦想,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让他有一个东西可以去相信,去寄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方法,我母亲是这么教我的,我也是同样对待我的两个孩子。

后来,我父亲把全家接到了美国,那时他开始在大学教书,也教一些外国人画中国传统画。记得有一天晚上睡不着,我从二楼卧室跑到楼下,看到地下室的灯开着。我从地下室那个窄窄的楼梯上往下看,看到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的父母亲跪在地上,靠在锅炉旁边,正在捣糨糊。

因为当时除了教外国人画画,我父亲还会给他们刻印章,或者裱画,赚个几块十几块钱。因为地下室有锅炉,是家里最干燥的地方,所以最适合裱画,他们就在晚上一起加班。

我没有出声,默默站了很久,转身又上楼去睡了。就在那个晚上,我感觉自己有一点点长大了。那个父母亲一起辛勤劳作的画面,为了家庭,为了未来并肩奋斗,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影响了我对于人生、对于婚姻的很多看法。

这是我母亲,我父亲的妻子,教会我的人生课程。

02

刚到美国那个时候,家里其实挺穷的,我记得当时家里定了报纸,星期天的报纸特别厚,厚厚一摞,因为里面有很多折价券,拿到超市里买东西可以打折扣。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常出现的场景,我坐在家里的餐桌上,看着母亲剪这些折价券,一张一张裁下来,叠的非常整齐,然后,她会开着家里那辆很破旧的车,带着我去离家很远的一个超级市场买东西。

到超市后,我和母亲一人推一辆购物车,各自拿着厚厚的一摞折价券,根据上面写的商品名字去找,找到后就拿下来放在车子里,等车子里堆满了,我就一路推推推推推,回到母亲身边,她就会说:哇,儿子,你好棒!

我们就一起开开心心的,她推着她的车,我推着我的车,一起去结账。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个非常甜蜜的回忆。虽然当时家里经济吃紧,但母亲没有让我感觉到家里是贫穷的,反而让我乐在其中,这让我非常感恩。

而因为这些折价券,我也认识了很多奇奇怪怪各式各样的美国食物,比如一种罐头意大利面,一种软软的巧克力饼干,有一些我到现在还很爱吃,这让身边朋友很诧异,我为什么会喜欢吃这种廉价食物,但在当时,在我小时候,当我在吃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富足。

即使家里贫穷,仍然要用心经营,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富足,这是母亲教给我的另一堂课。

刘轩:母亲教给我的5堂人生课

那个时候,我母亲在圣若望大学的入学部找了一份工作,一开始是给别人当秘书,等她退休的时候,手下已经有了40个秘书。这些外国阿姨中有白人,有黑人,有拉丁美洲来的,各式各样各种背景,而当我去办公室找母亲时,她们都会和我打招呼:Hi Xuan ! 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我记有次和母亲坐在家里地板上,她拖出一个很大的皮箱,打开来,里面是各种小小的盒子,盒子里有玉坠、有中国结,就是那种你在任何一个礼品店能买到的东西。我母亲肯定是在来美国之前,在台北买了一大堆带过来。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就从皮箱里找出一些来送身边的朋友,包括她的秘书们。

我记得跟她一起坐在地板上,看她一边挑选一边说:这个好像适合Carol,那个玉佩应该适合Rita吧……因为这些阿姨们我都认识,我就会跟她一起讨论。

每当我母亲挑出一件,决定送给谁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放在一个小盒里,然后我用便条纸在上面写下她们的名字,再剪下包装纸,和母亲一起包装礼物。

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是个很受教的过程,因为我们在讨论如何让别人感受到美好,让心情更开心。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嘛,对不对。我们如何带孩子一起,给别人设计一些惊喜,让孩子看到我们怎么做可以让别人感到快乐,这是一个很棒的身教。

我现在也会这样来教育千川,比如过年的时候,我所在的社区会准备红包发给物业的管理员和清洁人员,如果看到谁还没有给到红包,我就会说:哎,今天在停车场的那位谁谁,我们还没给他红包。我就让千川自己拿着红包过去给对方,等他俩回来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笑容是非常灿烂非常开心的。

所以,言传身教,在这些小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让别人感到快乐,感到美好,这也是我母亲教给我的一堂课。

03

最后一个故事,是母亲给了我一个非常特别的毕业纪念。

刚到美国时,我的英文很烂,烂到连英文字母只会写到d。在第一天上课时,外国老师给了我一张纸,一支铅笔,指着黑板上画圈圈的地方说,copy,copy,我懂她的意思,就是把那些字抄下来。但因为我一句英文都不会,所以只能像画图一样,照着那些形状画下来。

回到家以后,我把那张纸给爸妈看,他们解读了老半天,才看出来上面写着“homework”。这就是我一开始的学习状况。

后来我一直在美国读书,读到哈佛大学毕业的时候,爸妈都来学校参加毕业典,我穿着毕业服,那是非常荣耀的一刻!当天晚上,我母亲给了我一个档案夹,说:儿子,看看这是什么。

刘轩:母亲教给我的5堂人生课

我打开来,发现里面是一张小小的纸,上面歪七扭八的写着“homework“。我当然记得这张纸,那是我第一天上小学,什么英文也不懂描下来的那张纸。

母亲接着说:你看这一路,你也就这么走过来了啊!现在把这张纸和你的哈佛毕业证书放在一起,也挺好玩的!

话虽然说得轻松,但我真的感恩母亲保留下了这张纸,非常感动!

所以,当我们在陪孩子成长时,当有一件事很感动时,你一定要记录下来,为孩子保存下来,等他们有一天长大了拿给他们看,那一定是非常窝心的时刻!

刘轩:母亲教给我的5堂人生课

听完这几个故事,你大概能想象出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个性的人。最近一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一直在台湾,母亲在纽约,她在那边过着非常不一样的生活,已经有一年多几乎没出过门了。

最近打电话时,母亲说:以前住在台湾的时候,好像哪里都没有去过,连野柳都没去过呢!

打完电话,我就在想,为什么?可能这就是我母亲的个性,她很随和,如果身边人说:我们一起去哪里哪里吧。她也就很开心的跟着去,但可能她从来没从自己的角度去问我想要什么,什么会让自己快乐!对母亲来说,似乎家人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作为儿子,我很希望疫情过去后,母亲回到台湾,我可以带她四处去看看,玩一玩,多享受享受生活。

我很希望每天早晨起来,问母亲:妈,你今天想要做什么。而不是像以前她说:看你吧,你们今天想要做什么。

我很希望母亲和我说:儿子啊,我今天想去吃个北京烤鸭,去吃碗面线,想去野柳看看海,想去爬个山,呼吸一下芬多精。

我很希望母亲可以说出她在当下想要做什么,希望自己是那个可以跟她一起实现她的愿望的人。

但如果她真的没什么想法,还是说:儿子你想去哪里,妈就跟着去好了,你想吃什么,我就和你一起去吃。我也不会意外,因为这确实是她的个性,那就由我来安排吧。

每次和母亲在一起,我带着她生活,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的,日子不管怎么过,我总会看到她非常乐在其中。她乐在其中,是因为我们大家都乐在其中。

妈妈,谢谢你!很希望将来有机会,让儿子带着你出去玩一玩,所以,就请你写下一个清单吧,想要去做些什么,去看些什么,儿子都带你去实现。但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也没关系,到时候就跟着儿子走吧!

妈妈,谢谢你!虽然你总是不张扬,但我永远感觉得到你给儿子的温暖力量。这让我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了,但只要有你在,我永远都还是那个幸运、被爱着的儿子。很感谢我能在你的爱中成长、并且继续传承这股温暖。

谢谢你,妈妈!I love you!也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你们是最伟大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