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月说诗词第二期

 夕颜·如玉 2021-05-11

望月说诗词第二期
词话学堂

▲作者:梅亭望月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宋)

序文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正文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作者:梅亭望月

望月点评

姜夔这阙自度曲扬州慢,读来就是宛若一篇声泪俱下的控诉文。八个字概括其中心词境: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姜夔同志自度曲时,多喜欢在词前加个说明式小短文,就是所谓的序文,把自己写这首词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等当时的一切情景向我们交代一下。看序文里,开语四字是年月,至日,冬至。时间告诉的够周详了。予过维扬。予,就是我,我路过扬州。这个老人是姜夔之师,他的侄女曾许配姜夔为妻。序文里交代的明白是冬天,而且是刚下过大雪,姜夔从扬州路过。看正文里有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尽荠麦青青。   我见到所有人解读这句,包括佚名老师都解读为是哀景,荠菜与麦苗孤苦泠泠的样子,人烟荒芜。个人角度存质疑。青青,怎么也与荒芜关联不上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正文里的这句是春天的,阡陌里芳草欣欣向荣的一派美好景色。序文交代的时间是姜夔冬至时走过扬州的,尽管如此,也不能把尽荠麦青青这句硬往冬季的哀景上去靠。解读为荒芜凄凉是错的!包括百度里佚名老师的解读,我个人认为是误解了。姜夔冬天过扬州,会出现春天的景色吗。当然不会,那么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何解呢,句子本景色它就是春景,只不过是回忆中春景。姜夔在回忆杜牧的诗句中的扬州模样,杜牧诗有句:春风十里扬州路。过春风十里。 就是过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也。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是姜夔凭借杜牧的诗句中描写美丽扬州城的意念中情景,说白了是姜夔梦中的扬州模样。杜牧曾经在扬州做过节度使书记,就是今天的秘书长。他那时的扬州正是扬州没有被金兵侵略掠夺过的和平时期的美丽扬州,杜牧为此写下了许多赞美扬州美丽风光的诗句。姜夔也是在杜牧诗中对扬州充满美丽梦想者之一。 但,他来时见到的扬州的凄凉景色后,让他的梦,醒了。 所以词中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后,有了梦醒之句: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过阴山。 胡马,南宋姜夔时,过阴山了,杀到扬州城里过啦。跟日本鬼子进村似的,对扬州洗劫一空。当时扬州被胡马(金兵)洗劫后有多惨,姜夔用了八个字概括了,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的水,扬州的草木会控诉金兵的残暴罪行吗,会开口说话吗。会的,姜夔让它们开口控诉了。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词的过片,两拍六句。再次化用了杜牧当年赞美扬州的诗句,来做今日之扬州荒凉状的比趁。所有名家们的解读这里,无一不说姜夔此处再度引用杜牧做比趁的手法是如何高明的。。。我觉得姜夔此处的这个手法过片,是败笔!败在何处?记得杜牧,而把自己弄丢了。上片已经化了杜牧一句作比趁了,足矣了。过片连续化用两个,试问地下姜夔同志,你嫌赘不呢? 就不能用你自己的内心悲愤感触作下续引吗!用杜牧之牙慧舒服吗,比趁上片用过一个了,不过瘾咋滴?[偷笑]过片句: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句的开笔提到杜牧了,自然后面引用句就与杜牧关联上了。

豆蔻:杜牧有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青楼: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都是歌舞升平中美丽扬州之景色。。。

    下片继续上片化引杜牧,用了两拍六句,一阙词共有几句呀,这么泼墨,败笔第二点,匆匆作结了,结的唐突,因为没有铺好属于自己情感之句的伏笔。比趁上片引用一处足矣,过片也该轮到自己发乎其音了。继续拿着杜牧的小喇叭说事,赘感重重。。。这种上下片连续引用句作比趁的,被各个词评名家赞许的写作手法,谁爱效仿写谁写去,我是持批评眼光看待之的。一个字:赘!

    结句幽怨哀婉,词味十足!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也叫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扬州历史悠久的著名的一座桥。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中意蓄品吧,道破也就无味了!我还是那句老话,一定要带上自己的脑袋去品读玩味先人作品去。。。不能跟班唱影,作人云亦云之客。一句话,被灌输式教育要有分辨的去接受之!

词话宗旨:传承国粹,快乐学习!

上期回顾望月说诗词第一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