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城记忆中的古城门,让我告诉你

 传递着 2021-05-11

捡起历史碎片 提升城市品位

鹿城历史上曾是温州古城所在地,随着首批“温州古城记忆文化景观标识系统”工程近40处标识完工,喧嚣城市中一座座矗立的标识碑,将一片片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捡起,延续历史文脉,镇守城市灵魂,烙上城市个性,彰显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今天,我们首先聚焦温州古城九大城门,小编带你走近它们!

温州古属瓯越,也称东瓯,从古城建成到现有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虽经历代更新改造,但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功能格局和明清以来所形成的街巷风貌。建城过程中,温州城门也是基于城内外九座山并根据山头的不同方位而设。

温州古城九大城门

城门1

永清门

碑文立在望江路与信河街街口,星河广场位置

永清门位于温州城北偏西,面对瓯江,以永嘉、乐清首尾二字取名。又因江心南码头之道曾称麻行僧街,故又名“麻行门”。明时门外有憩节亭,对江心孤屿,郡守于此迎送。

城门2

定安门

碑文立在象牙街与望江路路口

俗称上门,又称象门。与来化、永清二门相连。宋高宗离温时,由此门通过,故称上门,意为圣上所经之门,后谐音变为象门,明洪武十七年(1384),塞此门。

城门3

拱辰门

又叫望江门,在解放街与望江路交叉口

望江门位于温州城正北。旧名望京门,又称拱辰门。唐时有双门,犹称双门。在五代钱氏吴越国治温时,拆除拱辰门的双城门,只存其一。

城门4

奉恩门水门

碑文立在望江路水门头路段

温州古城北边城门曰拱辰门,后改名望江门,因为唐代时这里开双门,五代时钱氏筑城改为一门,旁有水门,称为奉恩门。这是九大古城门中唯一的水门。

城门5

迎恩门

碑文立在勤奋路与百里路交叉口

迎恩门位于温州城西北,旧名广化门,俗称西郭门,清末又称大西门。传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从此城门出入时,百姓们便跪地迎候请恩,故而得名。

城门6

镇海门

碑文立在华盖山登山口(百里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

镇海门坐落在古城东隅,位于海坛山和华盖山相接处,初名宜春门,又习称东门。因城门用石质材料筑成,邑人俗称“石窟门”。城门外就是现在的涨桥头。

城门7

来福门

碑文立在妙果寺东边100来米左右

来福门位于温州城西南角,在松台山麓,旧名集云门,明以前叫三角门。民间俗称山脚门,讹为生姜门。历史上,此城门一直为西南郊菜农的通道和城内出殡的必经之门。温州有俗语“担进菜咸,担出棺材”。

城门8

永宁门

碑文立在小南门城开天桥西南角的小公园里

永宁门位于温州城南,瑞安门(俗称大南门)之西,因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时温州曾称永宁县而得名。由于此门较之大南门要小,故习称小南门。上世纪80年代,永宁门水门这里有码头可坐船到瑞安,是水上运输的集散地,十分繁荣。

城门9

瑞安门

碑文立在国际大酒店南面

瑞安门位于温州城南侧,因温州在宋咸淳元年(1265)时曾称瑞安府,故名。又因此城门位于古城池南,习称“大南门”。以前众多手工业者、商贩和农民带着外埠的货物、土产和家庭手工艺品在这里交易。

综合温州商报,谨以致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