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算机(散文) 美文墨夜 想不到2000年后学校使用计算机办公。油印试卷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电脑打字制作试卷开始流行。 2006年财会室、校长办公室、教导处和政教处办公室相继配备了一台电脑。学习上网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门新知识,青年人熟悉电脑,制作课件、试卷很容易,老年老师却成为了小学生。 我是跟着形势跑步的一个人。2009年自费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是大女儿从武汉给我购买的。 有了电脑学习计算机较方便,再不羡慕办公室的公用电脑。我从握鼠标学起,打字是很感兴趣的一件事。以前用稿纸写文章,通过邮局发稿件到报社。有了电脑用个人邮箱发电子邮件到编辑部,很奇特,很方便。 2009年10月起,我就注册新华网、新浪网、槐荫论坛等网站的博客。利用凌晨1到两小时时间,写一篇文章,发至网站个人空间。 想不到一篇《当博客的乐趣》进入新华网头版,激起了我写作的积极性。新浪网对我的关注人数由几个人变为几万人,我真的感到稀奇! 网络发表文章不能挣钱。到2014年出现微信微刊,采用了我的文章,才给我几元稿酬。2017年开始自办微信公众号,有的读者时而给我打赏,最少1元,最多达到50元。这种物质刺激鼓舞了我,让我形成了每天必须写作的习惯。 计算机技术就是这样慢慢学到手的。我记得2008年上电大考试计算机知识,自己还不会操作,需要问青年人。后来自己会操作电脑,会打字,具备了上网工作的能力。2014年春到中兴小学当教导主任,可以自己打印文章,编辑学生座号,给教育办发总结稿件。 历时12年,每天与电脑打交道,每年交780元家庭宽带费,上网写文章成了我的工作。有人以为我犯毛病了,写生活琐事,写个人故事,像吹嘘自己。我为何要吹嘘自己?人老了不就是找个事干一干吗?我不爱打麻将,不爱走亲戚,不爱钓鱼,退休了去干什么? 退休前我就计划学会电脑打字,上网写作。青年时想过条件具备时买一台打字机写作呢!现在进入信息社会,人人要学习计算机,我可不能掉队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用12年的空闲时间摸电脑,竟摸出了感情。一天不写文章心里就觉得不舒服。我把写文章当作给学生讲课,写多了就像一种生活享受。 我的文章缺乏文采,招来一些非议。尽管有人诋毁和嘲笑,我还是坚持每天写作。我只要遵守法律,不写与政府违背的文字,有什么错?华丽的语言叫文学么?大众化语言就不是文学?我读《论语》《左传》《唐宋散文》《现代散文》,并不觉得华丽就是文学,文章是传达思想的载体,写文章就是自己对生活发表看法和想法。 物质飞跃发展,精神世界空乏,必然导致每个人不知道活着为什么?自私占领市场,为公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高尚。廉洁干部怎么那么少?各级腐败干部怎么那么多?不就是社会导向出了问题,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文艺作品出了问题? 张贤亮1955年因父亲是美国的资本家,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到1977年才平反昭雪。他在1985年写出长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是打破禁区,大胆写人性,再不写阶级斗争。后来他的一部短篇小说《灵与肉》改编成了电影《牧马人》和电视剧《灵与肉》,抓住男人与女人的故事大写特写,成了当红的作家。而像浩然那样的革命作家,开始萧条冷落了。 我们写什么,一定受个人素质限制。我就爱写走集体化道路的故事,哪怕那个时候很贫穷。因为我觉得走集体化人的思想才肯爱国家,爱别人。现在的社会问题与搞责任制有关,搞致富排名有关,搞享乐第一有关。 学习计算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我喜爱计算机,喜爱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财致富,更不是为了自己成名成家。一个人教书到了60岁,国家通知我休息,我还能干什么呢?追求健康和快乐,就是我选择上网写作的初衷。 |
|
来自: 新用户7019teQ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