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百五十八个故事——所谓“漫长”而"无聊"的人生

 顾秋水 2021-05-11

       日子要是闲久了,做什么都觉得无所谓。就拿平板支撑而言,以前觉得我可以坚持五分钟,但后来我试了一下,才二分三十秒。期间我想过很多次放弃,我不想考验自己体能达到什么水平,是专业运动员,健身员吗?

       在汗滴落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打落在顶棚上的雨,和跌荡在我身上的羽毛,我几乎榨干了力气,才松懈下来,瘫软一地。腹部的肌肉一阵痉挛,明明是交媾才有的症状,做一次平板支撑也可以满足。我死狗般趴着,神经松弛有度,这是我一天最为享受的时刻,不单单是流汗的快感,还有体能的宣泄。在我迷糊的时候,我的大脑依然保持着清醒,我很庆幸。

       人很容易放弃一件事,如果没有特别的意义,我们长期以往的坚持,就如同暮鼓晨钟,水还是水,石还是石,冰冻又怎样,石穿又何如?

       两天以前,一个朋友跟我说,看了我最近的几篇文章,感觉没多大变化,主题不变,几个词拆来互换,却硬生生被我写出几句好话,读多了也就腻了。无疑这使得我一阵惊慌和害怕。

       真的是这样吗?即便我故作矫情,也还是引得朋友的一阵嘲讽。“这文倒底是越写越淡了,再不转变,就没机会了。”写文的,其实会有种普遍的焦虑,写得越多,越害怕写出的只是文字。文字再多,遇上行家,便像一块压缩边干一样,嚼之无味。只是文字,便有创作的恐慌。

       我这样安慰自己。创作是一种分寸感和思维力。这两样东西有一天突然就到来了,也许在我蹲马桶的时候又被冲走,时常冥思苦想放空自己,于是落日有了落日,月亮有了月亮,星星有了星星的意义。也感想这样“漫长”的人生,我竟然如此的“无聊”……

      可转念来说,这么些年过来了,想起一位前辈的教导,他说去年你也写了几十万字吧,能少写就少写点吧,在你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找不出第二个了。又回到那位朋友的话来,问我写手和作家的区别在哪?我投机取巧的回答,是额头三条杠和十年经。可惜我有三条杠,但无十年书。

      这是一个悲伤的回答,时间带着明显的恶意,我的老脸实在对不起我的年龄,为此我只好咬紧牙根。

      在这几年里,我光顾着低头前行,只想着得到那无法得到的东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而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想法逐渐地变成一种压迫,让我只能靠不停写作来解脱。等我惊觉之时,逐渐僵硬的心只能感觉到痛苦。然后在一天早上,我发现曾经那刻骨铭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却。

      同很多人一样,曾经有过所谓的追求与梦想,看起来不过是那般的“漫长”和“无聊”,在我们重新建立新的生活之前,总是被现实一一击碎。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和漫长的时间,让人望而却步。

      我呀,选择做一个挣不到的钱的人,选择过一些狼狈的生活,总有人来相依为命,总有急中生智的一天。花姑娘也总有下嫁(架)的时候,买套期房,好好供着,该说的屁话,也能成诗呢。

      我在想有一天,所谓“漫长”而"无聊"的人生,泯然众人的故事,最后说给孩子,那时的剧本,只不过就是你爹妈曾经多牛逼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