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95——《笑傲江湖》:奴家宁折不中则

 顾秋水 2021-05-11


古风唯美宁中则


1、

江湖武林留给女人的地位总是低微的,像一场配角戏低眉敛袖,哭笑苦痛都由她们衬饰。又往往因为女人,多少英雄好汉,逃不过情之一字。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汗,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我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故事。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女人是权利的陪葬品,是男权斗争的工具。

当那东方不败对着任盈盈嫉妒的说恨自己不是女儿身时是多么悲戚,又当那岳灵珊倒飞蛾扑火倒在林平之剑下时的无怨无悔只求大师哥不要为难他,还有那“岳夫人”宁中则因丈夫的虚假伪善甘于屈就他人而不惜自戕而了此终身。

命运的转折似乎从来就没有给女人留半点余步,于宁中则等那些女人们而言,后世的陈铺和颂唱,都只是文人臆断,顺带着个人喜好。

她只是个过场,在丈夫的权谋霸业里,永远被蒙在鼓里。

记得初初相识,他只是一名普通弟子,她确已是小有名气华山宁女侠。风清扬是她的师叔,她总是瞧不上那个普通弟子。后来,魔教长老围攻华山,华山内乱分裂,风师叔心灰意冷,隐居。他遂成了华山门户之主,娶了她。他是“君子剑”岳不群,她是“岳夫人”宁中则,但人们愿意记得住多一点的是她的名号:宁女侠。

正如昨天填的这阙词般的出场,

“只是记当时,她玉女出尘,空捻花枝空倚门,空着眉间淡淡痕。他一题又慌了神,笑问奴家姓,奴家宁折不中则。”

我叫宁中则。


华山“”宁女侠


2、

中则,中则。

我如是的吟唤着,是择一而终吗?是则其中间的权衡么?

金庸先生的小说人物名字大多颇具涵义,宁中则却并不是人如其名甘愿则(择)中的,她有着自己的气节和贞洁,于俗世她是掬捧在手心的清涟,亦是那沧浪之水清兮,亦可濯吾红缨。

在她的少女时代,她是华山派掌门之女,谁若能娶到,将来便可成为华山尊荣。自宗派之争后,华山派人才凋零,可岳不群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她选择了他,不过是在父亲的唇齿之间,轻轻交付给另一个男人。

他们要共同承担门派的未来,于十几年的光阴里,华山派渐起兴势。对宁中则来说,这少女委实得到了幸福。岳不群年轻这般英俊,昂首间儒生意气,尽得风流。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华山派已能在五岳剑派中并立,这是她最希望见到的局面。

宁中则嫁给了“君子剑”岳不群这样的男人,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社会地位上,女性虚荣心都没有什么失落了。彼时,她已改称“岳夫人”,育有一个女儿,名叫岳灵珊。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仿若是诗经里为我们饮食男女刻画的美好婚姻画卷,她同他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她把余生都给了他,他们是别人口中的伉俪一对。


她把余生都给了他,他们是别人口中的伉俪一对,那我呢?


3、

婚姻生活的安稳总逃不过现实的挑战和考验,男女双方或耽于事业,或耽于家庭。对岳不群来说,宁中则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母亲。

在当时的封建礼制下,“夫妇之道”,主要是夫唱妇随。作为丈夫须胸怀大志,不为儿女私情所累;作为妻子,则应以极其恭顺的态度尊敬,服从和侍奉丈夫,并付出一切去帮助丈夫实现自己的心愿。也不得不说朱熹和王船山的宋明理学,害了不少女子啊。(一脸懵比)

但宁中则不一样,她正义凛然、胆识过人、武功了得,是武林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就连任我行都认为她胆量胜过男性。宁中则最令人欣赏之处是她对令狐冲的慈爱及了解。即使她相信丈夫有惩罚令狐冲的理由,甚至有逐他出门墙的必要,她仍是不忍心对他冰肠冷面,仍是本着慈母对爱子的心肠,处处回护着他。

与丈夫岳不群相比,她所获得的赞赏更多,而她并不会在丈夫面前出尽风头,凡事都帮衬着他。这样的女人,俨然是最好为人妻母的。

爱情和婚姻,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平分秋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宁中则发现自己岳不群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时,才会变得心灰意冷。她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那枕畔之人变得如此虚伪奸猾,她口中的不群,也就不再卓尔不群了。她和其他女人一样,都逃不过丈夫心境的转变,亦躲不了权伐的摧残。

更可悲的是,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女儿也会走上自己这条道路。宁中则自己亲手选婿,岳不群在旁推波助澜,她原以为的娇妻佳婿配良缘,都不过是丈夫的盘算已久。

命运始终都在诋毁我们在这个世间仅存的良善,世间从未清洁,人又如何能单纯得只想择其一?


爱情和婚姻,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平分秋色。


4、

自古坚实地人生和王朝霸业,那些运筹帷幄的人,无不是踩着血泪登銮为龙的。不过是有人唱的是独角戏,有人唱的是配角戏。

当宁中则发现这一切都是丈夫岳不群导演的一场戏,那时的她应该是心灰意冷的吧。过去那个为她那个亲手题眉的男人变了,以前她空倚山门看桃花树下的那个男人变了,变得连她都觉得陌生了。

宁中则看到他掉落的须发,也看到他练的《辟邪剑谱》的那一行小字:“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那时,她的青春,她所有的温存和怜爱都被随那个男人一刀被处决了。那一刻她彻底失去一个女人的资格,她卑微地低到尘埃里去了,她的乞求是多么的俗套。她本不是这样的,她只是祈望他能回头,其他什么都不要。

在宁中则知道女儿岳灵珊死在林平之的剑下时,她更绝望吧,那一刻她也完全失去一个母亲的身份。她痛恨自己和女儿悲苦的一生,亦恨透了那些权力争斗,与此生,她再也没什么好眷恋的了。她以死明志,也是对岳不群最大的控诉,“若须作奴颜,毋宁把死赴。难查君子是小人,自戕伴女眠、终身误。"

爱别离,怨憎会,一切都化作尘土。解不开争斗的一生,是当时逃不过的低眸,生命就此批上脚注。


奴家宁折不中则


5、

有前辈曾教导我,竹子是折而不弯的好,还是弯而不折的好呢?

是谓做人也一样,弯儿不折,折而不弯,这在乎一个人的操守。我记得当时我选择的是,折而不弯。

正如宁中则,她宁折不中则,这是她生命的底线。在那一闭上眼的那一刻,我想她的人生才算是功德圆满吧。

了了浮世几十年,不过生死二字。所有的名利、权利,都是带不走留不下的。金庸先生的笔端并没有对这个贤妻良母手下留情,宁中则不过是那些悲欢女人中的一帧。

但我更愿意勾勒宁中则与岳不群的初见,空捻花枝空倚门,空着眉间淡淡痕;那般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往而深。

人于人之间的温情反复,都是值得铭记的


猜一猜明天我写谁(猜到请在下方留言):

鸦头不着未如霜,语带娇柔意带香。

侠气偏多苗寨女,不教脂粉亚檀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