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琅琊榜,梅长苏的崛起说起

 诸葛io数据教练 2021-05-11

本文整理自,微思敦资深运营专家冯飞上周六(9月9日)数据巡展·武汉站上的分享《初创团队冷启动,这些种子获取技巧你get√了吗?》。数据巡展是诸葛io以实现数据的真正价值,让数据驱动决策为主题的线下沙龙活动,本次武汉站的主题为“让用户从“初见”到“狂热”的数据洞见”。

微思敦资深运营专家冯飞,通过丰富的案例,针对初创企业的痛点,从企业级B端的获客角度,解读移动端的营销技巧。

诸葛io高级数据驱动顾问王叶鑫的分享《数据驱动提升用户转化》(点我回顾

本次武汉站的特邀嘉宾:杭州上手科技有限公司CEO&一键生成APP创始人张玙璠的发言,也将于本周内整理推送。

开场故事:琅琊榜

去年的热剧之一《琅琊榜》,主要讲的是梅长苏如何达到自己复仇的目的,以这个故事来分析一下,首先梅长苏要达到重回朝野的目的,必须选择前端的代言人,所以他确定的人选是靖王,靖王是他多年的好友,品性好有大发展,他通过人群分析找准了目标用户,这一点明确了目标,就是找到靖王达成合作,当他重新回到朝野,散播出一句话: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连皇上都知道这句话了,这就是他在江湖和朝野制造的声势。就像新媒体营销,他以锦囊妙计传播,一次最多只能给3个,不管你是太子、还是陛下,最多只给3个。锦囊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要营造一种仪式感,还有稀缺感,最多只有3个,那么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便会非常谨慎,重要的场合才会使用,那么便提高了用户对它的忠诚度。早期的小米采用饥饿营销,邀请码制度也是制造了稀缺感。

当梅长苏把声势和稀缺感营造出来,把“得麒麟之才得天下”造出去后,百里奇战胜了很多高手,梅长苏通过3个小孩的训练就可以打败百里奇,以这个非常夸张的事件证明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一件事,江湖上更加确认:他是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的价值。

正如,今天每一个项目都有目标,希望通过口碑或者相应的事件获取更多用户,让市场获取更多流量,获得投资者的青睐。那么,进入今天讨论的正题:初创团队如何“冷启动”。

冷启动

什么叫冷启动?在机械汽车工业里是比较常见的,在可靠性实验中,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叫冷启动,数据挖掘领域会用得多,产品初期数据太少,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数据才能滚动和迭代,数据样本才有代表性,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就是初期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也是一种极端状况下的启动,在于产品的完整性和资源方面,都不是特别完整的情况下,需要对产品各个方面进行验证,需要引入一部分种子用户进行前期测试。

那么为什么要冷启动呢?有一个道理很简单,当产品出来的时候,没有用户,就需要获取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会面临以下情况,比如:没有其他产品可进行流量导入,没有太多资金获取相应的流量,没有资源没有品牌,哪怕有一定的推广费用,面对众多渠道,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引入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的意义是,第一、快速积累用户量,形成口碑传播,产品和服务的传播都希望每天都是10万+,都希望病毒营销,都希望产品在朋友圈里刷屏,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获取一定的种子,有一定种子用户的转发和分享才能引爆传播。

第二、减少在市场推广的费用和难度,降低项目风险。从经验来看,很多企业在获得融资后便急切期望快速获取流量,能达到投资的要求进入到下一轮融资,那么在选择推广渠道时,如果没有种子用户进行产品的用户反馈,那么渠道推广就是盲目的。

第三、控制产品的发布节奏,为快速迭代赢得时机,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产品迭代的方向是否得到充分的反馈?这需要种子用户为产品进行反馈。

那么,如何进行冷启动呢?

1、组建种子用户团队;

2、在团队形成以后引入种子;

3、达到用户覆盖优势。

首先了解目标用户。一是用户需求是怎样的,二是目标用户是哪些人,第三具体需求场景。

项目举例:

闲之定位高品质女性闲置品共享平台,很多女性都会冲动购物,相应地,会产生很多二手闲置商品,早期有闲鱼、转转等产品,还有一定的场景,二手商品留在家里占地儿,卖出去也卖不了多少钱,更多是一种分享行为,比如送给谁,你身边的朋友或者网友等形式,目标用户是年轻消费女性,需求场景是闲置商品比较多时,需要非常合理且符合用户想法的处理方式。

在找准目标用户后,就需要通过人群画像,对用户进行定向。

首先根据种子用户一般性的前提,确定女性二手闲置,在一二线城市,江浙沪包邮地区比较多,根据这样的用户兴趣和画像推导出地域、年龄、性别、行业。

案例2

安居客,房屋租赁的平台,租房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场景,大学生租房的需求是希望离学校近、舒适安全,那么这群用户的人群画像和关心点就是离学校近,便宜安全;都市白领的需求是交通方便,离商圈近、上班方便等。根据消费实力和消费需求点的不同,在种子用户里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层次产生,对这样的用户进行分门别类和管理进行一般性的分析:用户大概的需求是怎样的?进行推导总结出整个用户的画像,可通过问卷、聊天和微博等方式来获取种子用户的人群画像。

只有在聚集地才能低成本获取种子用户,比如:same(一款社区软件)通过兴趣小组/豆瓣同城;小米最知名的是米优论坛中每天近千万用户的反馈,后面会详细介绍如何从微博里获取种子用户线下O2O,比如滴滴和OFO,早期在校园中通过学生用户;微信,早期的罗辑思维在优酷视频上推广公众号,现在也在运营app。KOL渠道,另外在微信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生态叫小程序,只是入口非常不明显。

以蝉游记为例,该产品的定向人群是旅游爱好者,在微博上进行推广,微博作为开放性社交平台,有一个优势是即使用户没有关注你,但同样可以通过搜索找到你,通过搜索相应的关键词,比如:旅游攻略或者旅游达人发布的游记,蝉游记的官方微博会在评论里进行跟进,比如:邀请用户撰写游记,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但是为拉取种子用户,他们的微博平台也很符合旅游的特性。

现在还在使用微博的用户具有什么特征?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很高,也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所以,玩微博的人肯定会玩微信,但玩微信的人不一定玩微博,在近2.8亿的微博活跃人群中一定能找到种子用户。

把种子用户建成团队,方便管理,方便进行裂变。建立相应的组织:QQ群、贴吧、微信群。每一次活动都组建现场微信群,当产品还未开发上线,样本版本便可在群里试用,同样产品的新功能分析也适用,这种QQ群和组织的形式,培养用户的仪式感和组织相应的活动。同样,会员和VIP制度也是在培养用户的忠诚感,给用户权限和特权。

另外,有一款睡眠app的小程序,该产品的场景抓得很巧,用户反馈很好,有一个经典案例,有用户提出需求:能否找一个英语老师上课的声音作为背景,因为一听就能睡着;有用户提出能不能播放铁轨的声音,通过反馈得到用户需求,虽然这个产品的需求不一定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但有趣的点在于引爆朋友圈,有人说我要听物理课,有人说我要听英语课。

总之,一定要组织相应的活动,通过利益激励用户的关注,否则,用户为什么给你反馈?论坛和QQ会提供相应的工具,微博评论里也有类似的抽奖,微信里也有新兴玩法,比如:评论点赞最多的,还有微信群红包,一般可以先发红包再推送问卷调查。

邀请机制,第一、邮件邀请,很多企业都在使用的方式,但是成功率和到达率都不高;第二、激活码邀请,用邀请码吸引用户获得相应的权利,类似滴滴、饿了么都使用过这种方式;第三、也是非常快速的——链接邀请,带有特定的URL进行邀请,途径是QQ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结合相应的数据,能特定的分析,到底你的用户群体来源是哪些。在邀请机制中,邀请链接做得最多,它能在数据上给你最真实的路径反馈。

以知乎为例

1、邀请好友:“杀熟”策略,发邮件邀请好友。2010年上线的前两个星期,他们就邀请到大约200位用户,多数是创始团队的朋友或同事,几乎全部来自IT创业圈,其中有不少媒体人或行业评论员,这个小圈子开始“互问互答”。但外界很难拿到邀请码,它在初始阶段几乎是全封闭的;

2、邀请KOL:当知乎一点点开放注册,直到用户数量达到2000人的时候,便出现了雷军、李开复等IT名人,他们贡献了各种高质量的回答;

3、注册邀请码:知乎在发展头两年,一直用邀请注册的方式维护社区的专业性,由此形成了第一批种子用户;

OFO和摩拜单车会大量的铺B端,C端用户的成本则会快速下降,在项目早期,只有当种子用户的覆盖达到一定量级时,才能使数据样本更有代表性。

如何用有限的预算,增大用户覆盖量呢?第一种方式是QQ,很多人觉得现在玩QQ的人少了,但一定要相信数据,目前QQ和微信是社交头把交椅,从数据上来看目前还有6.3亿活跃用户,很多产品都在QQ空间中进行推广,成本很低。

腾讯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人群覆盖,在所有渠道中,腾讯精准定向的数据是最强的,因为它把握着中国最大的社交数据库,用户的社交信息:日常行为和关注内容,腾讯的深度挖掘最智能。

其次,推广形式非常丰富:手机腾讯网、微信的卡片、QQ空间、文字链、QQ弹窗都是腾讯的广告资源,无所不在,覆盖面非常广。

目前,朋友圈在第五条的固定位置有一个朋友圈广告,内容承载力强,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早期出现时,微信广告的接受度还不错。

现在不管是对互联网,还是区域性的本地品牌,微信朋友圈都有承载,不仅有优惠权,还有线下的推广形式,微信目前有频次的控制,如果今天早上刷了朋友圈广告,今天一整天都不会刷到第二条,这样的制度与产品经理张小龙有关,他在广告的试水是慢慢开放的。

微博,从数据来看,比起微信将近8、9亿月活用户,微博的2.8亿确实少很多,但是这2.8亿能满足所有初创产品的需求,特点在于开放性,比如:近日的薛之谦复婚消息,这个消息第一源头是微博,薛之谦和他老婆发了同样的照片,两个人遥相呼应,一些互联网的娱乐事件,在微博上的传播非常快,以至于传播到微信里,比如:当你的微信或QQ无法使用时,第一时间都会到官方微博上留言,问腾讯官方微博的小编是不是服务器炸了,微博的这种开放性非常适合初创团队使用,门槛很低,三张图片,一两句话都可以,相应的链接也可以直接发布,可以引导用户注册下载,形式相对灵活。

推广形式也很丰富,比如:九宫格,图片上有标签,点击标签后即可直接触发下载。

新闻资讯产品有原生信息流的广告,这种广告需要优化内容,比如:发布游戏类的广告需要以游戏为主题包装成新闻的形式。

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新浪新闻、凤凰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都有相对的特点,如果用户偏年轻,建议使用腾讯新闻的资源,如果需要获取高质量消费人群,建议使用新浪新闻和凤凰新闻,如果用户人群覆盖广泛的话,建议使用今日头条。

腾讯新闻的用户年轻用户偏多,网易新闻和凤凰新闻、新浪新闻的用户高学历的三高人群多。

总结一下,对于初创企业,首先找准目标用户,不断制造声势,通过仪式感为用户营造“稀缺感”,提高用户忠诚度,通过体验营销,组织并集合种子用户的力量,快速积累用户量,最终形成口碑。

在有限的预算下,一方面增大用户的覆盖量,结合微博/微信/资讯类的用户特点寻找最契合产品的目标受众,另一方面,提高获客的质量,通过诸葛io的获取分析及广告监测(点我了解更多)寻找更高ROI渠道,找到高价值用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