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头好| 上世纪50年代的“反官僚抗争”

 杂纸篓 2021-05-11

历史回顾

在上世纪50年代,“百花齐放”政策的鼓舞中,王蒙的笔下就盛开了一朵反官僚主义的奇葩——《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作品一经《人民日报》的发表,立刻轰动文坛。

这突如其来的成功,让王蒙感到既惊喜又茫然。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大众舆论纷纷的同时,对王蒙这篇著作的声讨之声也愈演愈烈。

成功背后暗藏着巨大的漩涡,这让刚刚二十出头的王蒙手足无措,深深地陷入了对自我,对党,对群众,对原先创作理念的怀疑当中。

虽然在而后,人民日报主编秦兆阳替王蒙承担了大半的骂名,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挺身力保王蒙,但个人终究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随着“百花齐放”这个时代的逝去,王蒙也逐渐深陷入“右”的泥潭……

内容简介

作者以怀有理想的年轻人林震的视角,带读者参观了组织部里的各人物:斗争屡遭失败,逐渐妥协的女秘书赵文慧;老练而冷漠的第一副部长刘世吾;装腔作势的党组组长韩常兴;无奈而顺从的麻袋厂工人魏鹤鸣;还有专断独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的麻袋厂厂长王清泉。

小说中的人物,围绕着处理麻袋厂厂长的问题展开斗争。怀有一颗红心的林震多次上报努力白费,还收到领导的警告、打压。有些灰心的林震在赵文慧的鼓励下,去《北京日报》刊登了王清泉的举报信。十日内,王清泉被处理,但党组织中的不正之风依旧盛行,林震决心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想与信念,继续开展和官僚主义的斗争。

我个人在看这本小说时,心里是惊喜而激动的。我觉得抛开过去的政治问题不谈,经过历史的沉淀,时间也肯定了王蒙这本揭露小说,同时也印证了其中的价值与意义。

书中真实地反映了官僚主义的几个典型人物,也许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加工整合的成分,或是以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映射整个官场现状的情况,但不能否定作者立足现实的基础。

时代中太过真实的揭露小说,难免会遭到人们的排斥,没有多少人能正视过错,接受一次次揭开伤疤,再让它一次次愈合的痛痒。

有人不知不听,有人知而不改,无论是抱有满腔热血,有正义、有梦想的青年,还是已经走上官僚主义道路的官员们都不愿承认这一现实。小说刺破了前者稚嫩的幻想,触及了后者切身的利益。

小说中处事圆滑的刘世吾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必也是个冷漠麻木的看客形象。但是在王蒙的笔下流露出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甚至让我对他的喜爱超过了对主角林震的。

因为他很可能就是我们这些青年人,渐渐在生活中失去斗志,褪去热情后的模样。看着他的一言一行,就像看见了几十年后的自己,会不会也如此老练而犹豫不决。

小说中提及刘世吾与林震的矛盾,在我看来更像是青年和中年人心灵上的沟通交流,两代人的共勉合作。若没有林震,刘世吾永远等不到他所谓的成熟时机,只能一直抱着他那套无懈可击的处世哲学,一天天冷眼旁观度日。

而林震若没有刘世吾的提点、警告,也许就会因为青年的冲动、无知而跌入盲目斗争的漩涡,只有刘世吾老练的智慧,警觉的分析才能拉回悬崖边的青年,使他摆脱红卫兵式的命运。

小说也有其局限性,并没有给我们交代一个清楚明了的方向。

文章中林震的纠结,痛苦也体现了刚刚二十出头的青年作家王蒙的心理:面对树大根深的官僚主义,青年人惊诧而不愿同流合污,害怕而不知所措,空有一腔热血,一份孤勇,却没有涉世的经验和与之抗衡的能力。

但怀有赤诚之心,心怀正义的精神便值得弘扬,作者用王清泉的下台给了林震如愿的结果。

小说中未能提出的办法,值得后世的我们去思考。怕只怕在当今,太多的“林震”还未经历斗争就变成了妥协的“赵文慧”,或是还有更“高明”的——涉世之前干脆把自己直接打造成圆滑而世故的“刘世吾”。

很感慨,原来官僚主义从建国初期就是毛主席所担心的问题。而今,在各处官场上,也不难见到它的身影。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更像是社会、官场上的吹哨人,早早在上世纪就吹响了与官僚主义相抗争的号角。

文/一叶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