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至,养心神,护脾胃!记住“三增三减”

 qbl188 2021-05-11
万物生长的夏天悄悄来临,今天迎来夏季第一个节气——立夏,万物从此皆长大,也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序幕,让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立夏后,要记住“三增三减”

01

养心神:增静减怒


图片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这时的身体代谢也逐渐加快,正所谓“夏气与心气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易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

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02

调胃气:增稀减肉


图片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

调养胃气,让胃口这个吸收营养的“加油站”动力十足,才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胃喜潮湿,因此适当多吃一些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

早晚喝些杂粮粥,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这样既有助于生津止渴,还能帮助滋养胃阳。

肉类与油腻性食物则是阻碍肠胃消化的“绊脚石”,在保证每日所需的基本蛋白质以外,注意多菜少肉七分饱,清淡饮食。

03

护脾气:增酸减凉


图片
中医认为,脾为化生之源,是人体的气机枢纽,如果脾气不足,吃进的食物就不能顺利转化为水谷精华,或者已经转化为精华的也不能顺畅运送到身体各个脏腑。

夏季更易发生脾胃不和及脾虚等情况,吃冰冷食物,往往最先损伤的就是脾胃。因此,护养脾气不能过多食用寒凉食品,而应以温补为佳。

此外,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健脾的作用。夏季出汗过多容易损耗津液,可以适当吃一些番茄、山楂、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能够敛汗祛湿,有助于生津解渴、健脾消食。


立夏习俗可养生

01

吃个蛋:鸭蛋能解心火旺

图片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

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食物。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推荐白水煮蛋哦~

夏天容易出现心火旺,可以选择吃点鸭蛋来缓解。鸭蛋偏凉性且带点腥味,能滋阴清肺去心火,还可补充由于出汗较多所丢失的钠盐,恢复体力,很适合阴虚火旺的人食用。立夏时节的咸鸭蛋基本是在清明前腌制的,到一个月后的立夏正好食用,不过腌制、咸食吃起来要适量呀!

02

多尝新:不时不食

图片
立夏还有一个传统是要“见三新”,大多数地方的“三新”是指樱桃、青梅与新麦,也泛指新鲜的食物。

初夏天气,气候还容易忽凉忽热,在这个时候,人们对厚重腥腻的荤食容易生出倦意,开始想吃轻盈清凉的素食。

三新多为新鲜蔬果,又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总之,是在立夏的时候,在时令新鲜的食物上下一番功夫,让肠胃踏踏实实过夏天。

新鲜的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也有美白,抗紫外线,防止晒黑的作用。而膳食纤维则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03

常喝茶:清热解暑水分足

图片
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而且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不过,茶叶中含有的茶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醉茶”的现象,不喝浓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如果出现“醉茶”,可及时吃点东西,喝点白开水来缓解。

春天的短暂易逝,教会我们珍惜时光。夏日万物生长,更让我们体会成长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