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航开售老年版“随心飞”航企银发生意如何迈过好看不好干漩涡

 laoyu2012 2021-05-11

随着候鸟经济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局银发经济。3月2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推出的“敬老权益卡”开售。不过,开售后不久就有老年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一权益卡看似价格“划算”,但开卡、绑定和使用过程还是让人有些“费脑筋”,如购卡前老年人先要自己注册成为国航凤凰知音会员才能获得购买资格,绑卡后也要至少提前5天预订机票等。其实,近年来不断有航企试图挤入老年市场,去年山东航空就在随心飞热潮中推出了针对中老年人的“慈翔”升舱卡,南航等多家航企甚至打起了老年餐的“主意”。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老年市场可能并没有航企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除了客源偏小众、市场空间小,老年群体对相应的服务体系要求也比较高,但目前银发消费仍处于培育阶段,业外企业集中入局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充分对接老年人的需求。老年版“随心飞”的推出能为航企赚一波好感,但究竟能在收益上带来多大增量还有待观望。

国航开售老年版“随心飞”航企银发生意如何迈过好看不好干漩涡

老年版“随心飞”来了

在疫情的冲击下,生存形势严峻的航企,纷纷做起了老年人的生意。

作为国内民航运输领域的头部企业,国航开售针对老年人的老年版“随心飞”产品,显示出航企拼抢银发市场的野心。 根据产品介绍,国航发售的敬老权益卡售价为每张499元,面向年龄60周岁(含)以上旅客销售。购买权益卡后,老年人便能以300元一张(不含税费)的价格在有效期内不限次数地购买指定客票。

同时,国航客服人员还进一步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此次售卖的权益卡库存为2万张,截至开售日下午,余量仍比较充足。不过,对于此卡的具体销售情况以及是否会为老年客群提供专门的售后服务等,国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尚无更多信息可回复。

其实,在此前几轮“随心飞”产品发售热潮中,国航也曾多次“出招”,已针对特定客群发售了一些“限定版随心飞”产品,如“双城次卡”“青春权益卡”等。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发现,与常规的“随心飞”系列产品相似,“敬老权益卡”也有一些使用限制。具体来看,该卡有效期不满一年,为自购买之日起至2021年12月26日。其中,4月30日至5月2日、9月29日至10月2日等为不可用日期。

此外,使用“敬老权益卡”购买的机票如自愿退票只可退税费并计入使用次数,不允许自愿及非自愿签转。同时,该卡要求需提前15-5天查询余票情况并订购机票。

开售几小时后,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成功购卡的王女士(化名)。她表示,自己在开售前早早就登录了国航APP,准备给父母抢两张权益卡。然而,购买时王女士却发现,购卡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老年人要注册国航凤凰知音会员,且需要本人的手机配合操作,还要阅读较长的各种使用规则、相关规定,老人想要自主完成难度较大。同时,使用权益卡预订机票需要至少提前5天选择可使用的线路和时间等,对于习惯了由子女“代劳”的老年消费者,也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也有消费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愿意多出门走动、候鸟养老的银发族来说,不限次的特惠票还算“真香”。

银发经济舞台扎堆出现航企身影

航企做老年人生意,国航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此前几年,老年航空产品还是相对“含蓄”。2013年曾发布中老年产品线“慈翔”的山东航空(以下简称“山航”),就是以旅游作为主要切入点的。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山航当时的调研,市面上老年游的产品存在对老年人需求关注度不够的情况,而老年人自己安排出行又多有不便,由航企与旅行社合作设计老年游产品,希望能更有效率地切入这个供给不够充足的市场。

而“随心飞”产品推向市场后,航企对于吸引老年客群也有了新招。去年底,山东航空就发售了“慈翔公务舱升舱年卡”,售价999元。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接下来山航还将继续深耕老年市场,并计划于今年5月起陆续推出相关活动及产品。

民航高级经济师王疆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实十多年前就有航空公司“看上”了潜力巨大的银发客群,但那时,航企的突破口大多集中在旅游方面,“之所以后来这项业务并没有发展出更大的市场规模,一方面是由于航企做的老年游和同期旅行社业务存在较大重叠,面对旅行社这一更专业的竞争对手,航企并不具备太多优势;另一方面,老年人对旅游产品要求较多、较细,经验不足的航空公司,在'耕种’这类产品时,难度和成本都超出预期,存在得不偿失的可能”。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银发群体,成为了任何行业都无法忽视的重要消费力。公开信息显示,在最近的“候鸟式”出行高峰期(去年11月1日-4日),南航哈尔滨至三亚方向航班运送旅客近2000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31.5%,其中老年旅客量增幅明显。

而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联合印发了《民用航空国内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提出鼓励航空运输企业对老年人等特殊消费群体购票实行优惠,具体优惠办法由航空运输企业自行制定。

在多重因素刺激下,航空公司也终于走到了台前,准备与各领域入局者在银发经济的赛道上一较高下。

3亿老年人蛋糕并不易切

老龄市场究竟有多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然而,看似“大而美”的朝阳经济,对于航企来说,却面临着客群转化有限等现实问题。

有民航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前,不少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为自己订票就有一定难度,若单独出行,在办理值机、托运等方面也可能面临难题。同时,老年人对飞机上的座位宽窄、服务、餐食等要求也比较高,一些人还有按时服药等需求。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志刚就直言,老年人能否乘坐飞机很大程度上受其身体状况的影响。同时,这类消费者选择交通工具时会格外看重性价比,特惠的机票的确能吸引老年消费者,但优惠结束后,老年人是否还会继续选择乘飞机出行,也有较大变数。

“其实,从国航推出的各类随心飞产品来看,售价、权益等与敬老权益卡相似度更高的'青春卡’好评相对集中,就与该卡的适用人群年龄较低,普遍能够合理安排出行有着很大关联,”上述业内人士称,“若航空企业只埋头推产品,一旦出现服务和配套跟不上的情况,就会大大降低消费者体验感,反而影响自身品牌。”

对此,郑志刚提出,航企若想做大老年市场,目标客群就需进一步细分,落在如75岁以下的活力老年人上。“同时,各企业还可在餐食等方面做些优化,并针对老年群体设置一些绿色通道、候机室等,将服务进行适老化调整,”郑志刚称,“此外,航企也可与一些供货商合作,补齐接送机等需求集中的衍生服务,进行更市场化的产品设计。”

王疆民还提出,老年市场还是有探索的空间,但航企在研发产品时还需更多关注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除了产品,配套服务也要跟上,在提高性价比的基础上保证舒适度。不过,他也直言,尽管目前航空公司已有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服务,如针对儿童的“无人照看出行”,但这类服务基数都很小,如果增设面向老年人的新项目,航企如何平衡成本投入也是一个考验。因此,老年人是否会为新产品买单、市场接纳度如何,都有待观望。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杨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