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茂林之家 2021-05-11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公元前40000 ---公元前5000年)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平店村四组,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企业,承揽过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PO、中海油债券经纪。现担任某投资公司总经理,经营几十亿资产,投资于股票、股权、期货、债权等领域。

4、手工业革命

与农业革命相伴的是手工业革命。

(1) 制陶业

制陶业、磨制石器的普及、农牧业的出现,同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标志。磨制石器和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制品。磨制石器又称新石器,先把石材打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再研磨加工而成。在东亚,陶器出现远早于农业;但在西亚,陶器出现晚于农牧业(不过,西亚的陶器是独立发展的,不是来源于东亚),并且由于西亚陶器未经高温烧制、气孔犹存,不能盛水,西亚人更多用白色石膏做容易,所以陶器在西亚没有普及起来。

上古的人类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塑造出便于使用的形状,干燥后经火焙烧形成陶器,这样人类除了葫芦外又多了各种各样的容器。通过窑或炉烧出的陶器可以上釉,上过釉的表面能密封陶器,防止液体渗漏或蒸发。这样,不仅能用来贮存谷物,而且能用来存放水等液体,陶器的发明也使人们在处理食物时,除了烧烤之外,又增加了蒸煮的方法,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生活水平的一次飞跃,同时制陶也揭开了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改变物体天然性质的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欧洲捷克出土的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时间是公元前2.9—2.5万年。不过真正意义上的陶器——陶容器,则是2012年在中国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陶器罐碎片,时间是公元前2—1.9万年,这说明中国人不但发明了世界上最精美的瓷器,连瓷器的祖宗陶器也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不过,由于数量稀少,且只是零星的碎片,所以仙人洞文化还不能算是陶器文化遗址。

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陶器文化是公元前1.05万年的日本绳文文化。绳文指的是在陶器及塑像上利用绳缠绕棒子所加上的记号,发明陶器的不是现在的日本人种(弥生人O),而是日本最早的原住民矮黑人D。中国最早期的陶器文化是据今约8000~7000年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习惯了"东亚什么都是中国最早"之后,很难接受日本居然先中国一步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文化,不过虽然日本最先出现陶器文化,但是在3000多年前才进入农业时代,这远比中国要晚。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明陶器的时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洲,公元前3000至前2500年,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才开始制造陶器,不过毫无疑问新大陆是独立发明陶器的。除美洲外,北非的陶器也是在距今一万年时独立发展出来的。作为农业革命中心的西亚地区最早的陶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叙利亚的穆赖拜特遗址)不早于9000年前,这里是先产生农业,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才发明了陶器;印度河流域也是先有农业后有陶器。印度的恒河流域与印度河不同,这里最古老的陶器出现在距今1.1—0.9万年,当时农业尚未出现。同样基本靠采集、狩猎为主的西伯利亚地区亦发现了近万年前的早期陶器。可见陶器和农业的出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比流浪的狩猎者和游牧者,农业的出现让人类过上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流浪者由于随身可携带的物品有限,其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拥有像样的住房,也无法像样地发展手工业,当人类转入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后,制陶等手工业才真正快速发展起来。

最先出现农业的新月沃地,在9000年前出现陶器后,8080年前 同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耶莫遗址又进一步从原始陶器发展出人类最早的彩陶工艺,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彩陶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新石器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我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距今7300年~7800年的甘肃天水的大地湾文化遗址,表明中国彩陶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大地湾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同为我国最早的新石器陶器文化遗址。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2) 纺织业

除了制陶业外,纺织业在新石器时代也出现了质的发展,纺织业的出现是继制陶业、建筑业之后手工业又一大革命。纺织作物的种植也让纺织业发展有了重要的物资来源,人们开始用葛、麻、棉等具有韧性纤维的植物,像编筐篮那样织布,从此结束人类的兽皮草衣时代。在西亚距今约9000-8000年前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哈吉拉尔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纺轮,有了纺轮,就可纺出细软的纱线,在同时期土耳其沙塔尔休于遗址中出土的最早纺织品,就是用这种纺轮做成的纺织品。在我国距今约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遗址也出现了纺轮,在6300—6000年前的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中出土了以野生葛为原料织成的葛布。其后,我国和西亚又出土原始织布机,其原理是用木棍把经纱的单、复分开,只要提起一根木棍,所有的经线单数或复数都抬起来,纬线可一下子穿过,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在我国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纺专、管状骨针、打纬木刀和骨刀、绕线棒等纺织工具,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原始织机的组件。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框架:整个框架用来固定经线。

综:就是分经棒。它每转一下,就会将经线的交错反向。(之前在分经棒上面的线,会变到分经棒下面。而之前在分经棒下面的,会变到分经棒上面。)这样,梭子只用穿过分经棒制作出来的空隙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纺织出一匹布来。

梭子:梭子帮助纬线顺利的在经线中穿梭,形成结实的布匹。

梳扰:将已经纺好的线梳理平整。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土耳其的恰约尼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亚麻布。亚麻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是棉布普及之前最主要的布料。而在中国直到宋代才开始生产亚麻布,之前使用的主要是汉麻(纤维型大麻)布,宋明开始,棉布才替代汉麻布。

(3) 宝石与冶金业

在新石器时代,除制陶和纺织外,在磨制石器的基础上,手工业还盛行宝石制品。广义的宝石包括宝石和玉石,如中国就属于玉石文化。广义的玉包括各种晶莹通透的美丽石头,而不是特指某种石头。

现代宝石学家 将玉的范围缩小,分为缅甸硬玉翡翠(硬度为6.5--7)、中国软玉(硬度5.6--6.5)两大类。其中,侠义的玉,特指中国软玉,主要成分是阳起石、透闪石(即和田玉)。

中国软玉是中国的特产,在公元前6200—前5400年的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是中国最早的玉文化遗址,发明了用于耳饰的圆形玉玦等玉器。在青铜器出现以前,玉器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礼器,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玉、湖北绿松石号称中国四大名玉。其中,绿松石又名土耳其玉,是伊朗高原特产,因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也是此时西亚流行的宝石制品之一。

西亚玉石资源不如东亚丰富,故形成了宝石文化,包括水晶、阿富汗的天青石、玛瑙、土耳其山脉黑曜石等。 宝石不仅做装饰、礼器,还常用作匕首和箭头(这远比一般石器锋利)。

除了这些无机宝石外,有机宝石制品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现,包括各类珍珠、贝壳、珊瑚、琥珀、煤玉、象牙、龟甲、动物化石等制品。不过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成就不是这些宝石制品,而是农牧业革命。

由于当时粮食生产只够自给自足,所以宝石是当时主要的贸易交换品。随着贸易量的增大,很多西亚的村落,开始使用一种特定的物品(算筹)来记录商品交易,成为人类最早普遍使用的记录符号。

最早的算筹用石头制成,一个石筹代表一个计量单位。在公元前8千年又出现了陶筹,黎凡特的居民将陶筹制作成各种形状,呈球形、菱形、圆盘形等几何形状的代表一定的计量单位;呈动物、器具等形状的表示不同的事物。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社会契约和交易关系,在西亚数百个新石器村落出土数万个陶筹,说明陶筹在这些地区得到普遍的运用和流通,这也是人类最早普遍使用的记录符号,这些陶筹对于人类发明"抽象计算"有密切的关系,并在后来西亚文字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贸易的流通让生产宝石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繁荣起来。黑曜石是安纳托利亚高原最常见的宝石,它是一种火山石岩,随火山喷发而来,在大自然中比中国软玉更为普遍,中国软玉只能做装饰品和礼器,而黑曜石却不仅仅可以作为装饰和礼器,而且还能作为普及的生产工具和作战武器。

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加泰土丘是当时西亚黑曜石的生产加工中心。加泰土丘有大规模的黑曜石专业作坊,制作了丰富的箭镞、矛头、镰刀、手镯项链、镜子等黑曜石制品。贸易的繁荣给加泰土丘这个城镇带来了兴旺。加泰土丘城镇人口5000—8000人,远超耶利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居民点。

在黑曜石制作工艺发展的同时,金属加工业也发展起来,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是铜。虽然现在铜比铁稀少、昂贵,但是由于天然单质状态的铁远比天然单质铜稀少,而铁矿石的熔点更高(比铜更难冶炼),这都导致铁比铜更晚被人所利用。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和多种含铜的矿物,他们大多色彩鲜艳,从外型上很容易分辨,如天然的纯铜呈紫红色(故称红铜)、黄铜矿呈金黄色、蓝铜矿(石青)呈深蓝色,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寻找石料和制作石器的时候,发现了这些鲜艳又坚韧可锻的"石头",通过捶打方法把铜矿制成多种器物。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人类最早的铜器就是通过打制而非冶炼方法制成的,早在一万多年前的伊拉克的扎维凯米-沙尼达尔遗址中就发现天然铜块制成的铜珠,在公元前7000年的伊朗西部的阿里·库什地区也发现了一颗自然铜打制成的小铜珠。 而最早以铜制品闻名的遗址,是公元前7500年土耳其 恰约尼和叙利亚 穆赖拜特的前陶新石器遗址,由于周边世界著名的铜矿产地(埃尔加尼)丰富的铜矿来源,让遗址的居民能更早接触和利用到铜矿,他们将铜矿石直接打磨成钻孔珠、扩孔锥、别针等物品。我国最早的铜器是在公元前4500年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件黄铜片和一个由黄铜片卷成的管状物,同样也是对天然黄铜锻打成形的制品,并非冶炼产物。

由于这些天然铜数量远比宝石还要稀少,所以早期铜制品远比宝石、玉器还要稀少,仅仅用作饰品,对人类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新石器时期最流行的还是宝石文化,矿石资源丰富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就是这时期的宝石文化中心。

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黑曜石制品兴盛的同时,另一种常见宝石(孔雀石)也普遍流行。孔雀石是一种常见玉料,翠绿斑斓的色彩酷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斑点。孔雀石美丽的外貌,源自其极高的含铜量,正是岩石中的铜矿物氧化产生的铜绿,把整块岩石染成绿色,孔雀石不但自身含铜量高,且多与其它含铜矿物 (石青蓝铜矿、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 伴生,因而有孔雀石的地方必有铜矿,是冶铜的重要原料。

这个时候加泰土丘为代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烧制陶器的技术已相当完善,出现了能高温烧制陶器的封闭式陶窑。所以人们除了打磨石头外,也开始尝试用火烧石是否会产生新的发明。当然把宝石拿去烧,最初也可能完全是无意的(很可能是出于祭祀的原因)。当"孔雀石这种含铜高的宝石,和伴生的其他含铜矿物"放在陶窑烧制时,经高温后熔为铜液,可以随意成形,冷却后又变硬,能进行敲打锻造,经过一次次类似的实验,人类最早的冶金术就此产生。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虽然原始人很早就锻造使用天然铜矿,不过天然铜矿比宝石还要稀有,根本无法得到推广,要获得更多的金属,就必须通过冶炼矿石来提取。目前发现最早冶铜技术源于八千年前的安纳托利亚。这时期安纳托利亚地区烧制陶器技术已相当完善,出现了能高温烧制陶器的封闭式陶窑。当地居民将含铜成分较高的孔雀石等氧化铜和木炭一起放进窑里,用1000度的高温烧制炼取出纯铜(红铜)。

  纯铜的莫氏硬度为3,还比不上孔雀石硬度5,其实就连后来普遍使用的铁(硬度为4~5)、不锈钢(硬度为5.5)的硬度都远不能和原始人常用的石器燧石(石英变种,硬度7)相比。不过金属能普及不是因为比石头更硬,而是因为金属延展性好,可锻又可熔,能制成各种长宽的容器或模型的形状,不像石头易碎(只能通过打磨加工,造型有限)。 冶铜技术的出现,标志人类进入红铜时代,铜因自身的多种优良特性被制作成工具和武器,人类开始广泛使用金属。不过因为纯铜实在太软,作为工具和武器并没有石器合适,所以石器在生产上仍占主要地位,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

安纳托利亚高原是世界最早的冶铜地区,而该地最大遗址加泰土丘的西丘就是当时最大的冶铜基地。加泰土丘由东西两座山丘组成,东边的山丘时间为公元前7400---前6200年,是继耶利哥后的新石器最大遗址,从公元前6200年起加泰土丘居民活动中心从东丘转移到西丘,西丘的结构布局和东丘一致,整座聚落呈蜂窝状排列,房屋相连在一起,没有门,需要经过彼此的屋顶才能进入自己的室内。

从技术上看,这时期加泰土丘取得显著突破,其农业已有利用水利灌溉的痕迹,并出现亚麻服装,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成果是冶金术。加泰西边山丘展示了公元前6200---前5400年从新石器时代到铜石并用时代的演变,在这里公元前6000年就有铅制饰物、公元前5800年就有铅铜合金的珠、管等饰品,在房间壁画颜料中使用的石青、孔雀蓝等表明此时已较多利用矿物原料。遗址中发现红铜渣证明冶铜存在,加泰土丘冶炼铜器在周边地区遗址多有发现,说明加泰铜器已成贸易利器。

(4) 制陶之彩陶

冶金术虽然让铜器规模制作成为可能,不过由于早期技术有限,所以这时铜器只能是奢侈品,和宝石一样用于做装饰品,对社会影响不大。当时最重要的手工业依然还是制陶,特别是彩陶工艺。彩陶是在陶坯上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焙烧而成。既是实用器皿,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新石器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

在公元前6100年,西亚扎格罗斯山脉地区耶莫遗址 发明了世界最早的彩陶。在加泰土丘(公元前6000年)也有彩陶。

此时,安纳托利亚高原另一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哈吉拉尔遗址,也以陶制品出名,发现盘、碗、杯等各式陶器,其中最特色是人形彩陶罐,此外还有许多陶制女性雕像。 哈吉拉尔遗址发明了陶制的纺轮,这也是世界最早的纺轮,有了纺轮,就可纺出细软的纱线,进而编织出更精细的衣服。在晚期,哈吉拉尔遗址内还出现城堡建筑,在当时已有相当规模。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从整体上看安纳托利亚地区依然是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不过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安纳托利亚的加泰土丘的西丘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新石器遗址,不过从规模上看西丘遗址要比之前的东丘遗址小得多,人口也远不如东丘,平均只有3千人。 与此类似、同样衰弱的还有黎凡特地区,不过他们衰弱来得更早、更快,从公元前6000年后,耶利哥、阿布胡赖拉等所有黎凡特地区大型聚落因干旱等原因,迅速走向衰弱,沦为荒丘,黎凡特地区只剩下一些中、小村落,发展水平大不如前。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哈吉拉尔遗址也在公元前5650年被毁。最大城镇加泰土丘发展到公元前5400年也最终废弃,没能进一步发展出文明。

安纳托利亚和黎凡特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对生态破坏大,土地粮食产量会逐年降低,直至衰竭。等到周边的土地都开垦完毕,人口就只能外迁,如果叠加气候变冷变干因素,加泰土丘、耶利哥等大型聚落必然走向衰落。

在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走向衰弱的同时,也正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兴起的时候,这很大程度是受来自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的移民影响。天然降水的减少,导致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的居民迁移到低地的两河流域开始人工灌溉。人类文化中心就此转移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样的大河流域,该区域灌溉便利、地势平坦、沃野千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在这些大河地区发展出不同于临时性耕作(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的长久性耕作(灌溉农业)。

灾难在给人类带来困苦的同时,也让人类再次实现了技术飞跃,灌溉农业结束了人类刀耕火种的原始迁移阶段,让一小片土地也能养活密集的人口;同时大河流域水利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到指定点,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人类由此进入长久定居阶段,并由此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5、城市的出现

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有城市,如果一个地方出现国家,而没有城市,往往不被视为是文明国家,如一些游牧汗国,就算国家实力再强,也被视为野蛮人。那么什么是城市呢? "城"是城墙围起来的地域,"市"是进行交易的场所。现代对城市定义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1) 世界最古老的城市

世界最古老的城市,是以色列的耶利哥(Jericho)。

新月沃地的黎凡特地区是世界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基地,该地区以约旦河谷(西亚裂谷带)为中心,约旦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源于叙利亚境内山地,向南流经以色列,在约旦注入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是世界第二咸的湖,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周边寸草不生,所以称死海,但是由于盐分多,浮力大,不会游泳的人掉到这湖中也不会被淹死,所以又叫"死海不死")。这条全长不到360多公里的河流,却是世界农业革命中心的中心,世界第一个古城---耶利哥就在约旦河河谷中央。

  耶利哥(Jericho)又名杰里科,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因为棕榈树茂盛,又被称之为"棕榈树之城",该城位于耶路撒冷与约旦首都安曼之间,其地低于海平面300多米,与周边城市耶路撒冷的高度落差高达1000多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城市"。该地区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全靠地下丰富的泉水才形成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早在公元前1万年前,农业革命以前,就有一批中石器时代的狩猎者至此安家,其后代长期定居,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这批狩猎者主要靠挖地为穴居住,但也留下最早的一批地面建筑,主要是石砌圆形小屋和土坯建筑的住房;还有一个祭祀泉水的神龛建筑,周围绕筑石墙,墙上刻满了被誉为"原始文字"的神秘符号,这是最早的居民中心的神庙(在此之前的土耳其哥贝克力神殿虽然规模宏大,但远离居民区,周边不住人)。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至公元前8200~前7300年,耶利哥居民全面进入前陶新石器时期,已开始有农业生产和村落的组织,种植小麦、大麦、扁豆、豌豆、无花果等作物,但尚无畜牧业,依然是狩猎经济为主。

耶利哥居民开始制盐和出口盐。盐不仅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调味品,而且在冷冻技术发明前,用盐腌制是保存食物的主要方式。制盐的巨大利润,让低地绿洲的耶利哥迅速崛起,成为大型的聚落,为保护当地的盐矿,耶利哥居民开始建筑人类最早的城防设施。

耶利哥作为大型农业聚落,组织居民从事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该地区缺乏木材,所以耶利哥人们主要用夯土、土坯、砖泥和石块开始人类最早的城市化的进程。

夯土也常作动词用,主要指使用重物砸土,好将泥土中空隙去除,这种动作使泥土变得更结实,夯土城墙是后来中国城墙主要形式,耶利哥居民主要用夯土来打地基。

土坯指在模型里制成的方形粘土块,主要用来盘灶、盘炕、砌墙。土坯是耶利哥,也是以后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来源。1980年之前的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也是土坯房为主。 耶利哥用土坯全面普及地面建筑,结束了穴居时代,除了住宅区,还出现手工业作坊等功能建筑。手工业作坊高超地利用燧石制作工具,主要有石器制作、骨器制作以及屠宰等。

  泥砖是这一时期的伟大发明,这些砖是用烂泥加上芦苇,然后晒干的办法制成,在耶利哥城残存下来的砖像短短的法国面包,因此被称为面包砖。砖作为建筑材料有着木头、泥土和石块所没有的功能和作用,能更方便地建筑 美观、规整的房屋,尤其是在缺乏石材、木料的地区,砖就显得更重要了,耶利哥人建造起人类最早的一批砖泥建筑,并在外围建起砖、石结构的城墙。

在公元前8000年~前7500,耶利哥出现人类最早的城市防御性的建筑----防御塔、城墙和濠沟。防御塔是石砌的,直径10米、高度9米,有22级阶梯直通顶端。四周的城墙,厚2米、高6米,用雕凿规整的石块垒成。城墙外的壕沟,宽6.44米、深2.75米。

耶利哥城内面积4.8万米2,人口为2000~3000人,这是全人类第一座古城,而且是砖、石结构,十分坚固,其遗址得以保存至今。单靠这个遗址,耶利哥不足以成为旅游胜地,耶利哥古城以北5公里,是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冬宫遗迹。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从今天看来耶利哥其貌不扬,只有一堆的破石头,不过什么好东西都是对比出来的,如果对比一下同时期的世界,就会发现耶利哥城是当时世界的奇迹。

海拔2000--2750米的"托罗斯Taurus山脉"是黎凡特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分界线。公元前7400年之后,黎凡特虽然总体发展不如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但依然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中心,该地区领头羊以色列耶利哥城在公元前7300年左右突然衰落,并最终被安那托利亚高原的加泰土丘超过,衰落原因是,来自叙利亚的入侵者占领耶利哥城,形成"前陶新石器B层"遗址,此后耶利哥开始复兴。

 入侵者继承耶利哥的城防建筑,并带来了叙利亚地区的新技术,耶利哥的小麦品种增多,还增加了豌豆、燕麦等种植物,并出现最早的家畜山羊。在房屋建筑方面,耶利哥也兴起在叙利亚流行的土坯建成的方形住宅,并进一步发展出一些精装修的方形大房间,大房间周边被几个储藏用的小屋子围绕,地面与墙壁涂抹灰泥,地板用石灰石铺垫。当时耶利哥城常驻居民人口有2000~3000人,围绕耶利哥城的村落不断增多,有点类似城邦的雏形。

同在以色列的另一个遗址是北部的 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该村落因在海中发现而闻名,这是最古老的沉没定居点,村落中有一个由7块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组成的圆圈,中间设有淡水喷泉,在周边石板上有许多水杯状的标记,这个怪石圈用于求水仪式。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见证地球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后,海平面持续升高,人类家园被淹没的情景,常和史前大洪水传说联系起来。

约旦的贝达遗址是这时期黎凡特又一遗址,时间在前7200---前6500年,面积达10万米2,有石砌的围墙,村民已懂种植和放牧山羊,不过一样也没陶器。贝达遗址以房屋建筑出名,这里的房屋建筑从最早的圆形小型房屋,后发展为多边形中型房屋,最后全都变为长方形大型多间建筑,直观反映西亚房屋的演化进程。

 黎凡特的叙利亚地区由于靠近扎格罗斯山脉,所以更早地出现畜牧业,这里最大遗址阿布胡赖拉在公元前7500年之后,绵羊和山羊就已经成为家畜,随后的时期,家养的牛和猪也加入到肉食食谱中。在耶利哥衰弱期间,阿布胡赖拉一度成为黎凡特地区最大的遗址。阿布胡赖拉和耶利哥同为当时黎凡特的重要商业贸易点,从贸易规模上看,黎凡特还在安那托利亚高原之上,当时的贸易量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多村落开始使用一种特定的物品来记录商品交易,成为最早普遍使用的记录符号。

(2) 第一座真正的城市---加泰土丘

安纳托利亚高原位于土耳其境内,亚洲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地势自东向西逐渐降低。在安纳托利亚南部的科尼亚平原上有着人类新石器时代最大居点遗址——加泰土丘。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加泰土丘(又名沙塔尔·休于),遗址与土耳其科尼亚省会科尼亚城相邻,时间为公元前7500--前5400年,由东西两座山丘组成,东边的山丘时间为公元前7400---前6200年,是继耶利哥之后的西亚新石器文化中心,农作物种类远比耶利哥更丰富,更重要的是畜牧业的出现,不但绵羊、山羊、猪已成为家畜,而且驯化了家牛。

在手工业方面,开始使用陶器,并出现专门的陶窑,陶器替代了石、木容器成为最重要的贮存器,不过加泰土丘最重要的手工业是发达的黑曜石工艺(也是让该地兴盛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玉文化独步天下,而加泰土丘的黑曜石文化同样是举世无双。黑曜石是常见的黑色宝石,它是一种火山石岩,随火山喷发而来,是安那托利亚高原的特产,对比玉器,黑曜石在大自然中更为普遍,玉器基本上做装饰品和礼器,而黑曜石却能普及到工具和武器。加泰土丘是当时各地所需黑曜石的生产与加工中心,有大规模的黑曜石专业作坊,生产丰富的黑曜石制品(如箭镞、矛头、镰刀和各种石叶),还包括用黑曜石制作的世界上最早的镜子。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加泰土丘手工业另一大代表是纺织业。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毛纺织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用哈吉拉尔的纺轮编织亚麻纺织品,有麦秆编制品,纺织业已成为一门独立产业。

加泰土丘所产陶器、纺织品、黑曜石石料和制器 大量运往各地交换。除手工业制品外,该处还控制着邻近地方的粮食供应。 正是这种贸易的繁荣给这个城镇带来了兴旺,使它从一个单纯的农村演化成农、工、商兼有的人类最早城镇,和耶利哥一样,沙塔尔·休于同样创造许多人类城市建设之最。

加泰土丘面积达13.8万米2,人口在5000--8000之间,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一万人,远超过同时期的耶利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居民点。遗址在一道防御的土墙内,按事先规划建设的。这里所有房屋都是背靠背连成一片集群,之间没有街道,其门都设在屋顶,通过梯子和土台进出,同时这也是唯一的通风口,整个建筑群就像是一个大蜂窝。房屋用泥砖砌成,大墙有石基,墙内外衬木柱以加固,房屋都是方形和长方形的,由一起居室和一个至几个附属房间组成,墙壁和地面用石灰涂抹,并设有炉灶,柜子、平台和长凳,重要房间的地面铺小石或卵石。 加泰土丘的建筑全都是由居民房屋组成,没有一座明显专门为统治者或祭司修建的房屋,说明还没形成特定的社会阶层。

加泰土丘的房屋墙上装饰有壁画、浮雕、神像、牛头。过去绘画都画在山洞岩壁上,加泰土丘壁画却是画在人工建筑物上。 除壁画外,房屋内还有石头制成的人偶雕像。

  加泰土丘遗址见证了两千年的时间中,同一位置的定居村落如何向城市聚居地转变。国际上更多人以加泰土丘,而不是耶利哥作为人类城市出现的起点。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汉族的起源和演变之五----原始社会(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