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2000万辆:一种力量,三次创业

 新用户5657qPkI 2021-05-11

中国汽车品牌走进新时代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在中国西南重庆,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汽车产业生产基地之一——10家整车企业、2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以及一大批研发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

长安汽车是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代表。2021年5月10日,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两江工厂,当一辆全新白色UNI-K驶下生产线,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迈入2000万辆时代。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发布会。长安20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的“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巡礼全国行首站活动,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简称CB20)也在此次活动上成立。



这是一次开放融合的中国品牌向上行动。在这次活动上,来自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岚图汽车等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官”,一起见证中国品牌向上的力量。
作为中国品牌向上的代表,长安汽车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
 
01.
第二个千万辆
 
追根溯源,长安汽车已经拥有159年历史底蕴,是中国近代工业先驱。
 
1862,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府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了上海洋炮局,这是长安汽车的前身。
 
随着历史流转变动,1957年改制为重庆兵工厂,1958年生产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并参加了195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
 
1984年,长安汽车开始第一次创业,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微型汽车,正式进入汽车领域。
 
发展速度很快。从1894年“军转民”开始,到2001年第100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长安汽车用了17年。
 
2006年,长安汽车进入乘用车领域,开始第二次创业,并在2009年,成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
 
从2001年第100万辆到2014年第1000万辆,长安汽车用了13年,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第二个千万辆更快,从1000万辆到2021年第2000万辆中国品牌汽车下线,仅用时7年。
 
“长安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率先达成2000万成就,这不仅是长安汽车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


近年来,中国品牌快速发展,长安汽车是典型的案例。
 
随着动力技术的突破和高端序列的到来,长安汽车近3年快速发展。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4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84万辆、同比增长82.3%。月均突破20万辆的同时,连续13个月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
 
其中,搭载蓝鲸NE系列发动机的“蓝鲸家族”1-4月销量突破39万辆。UNI序列首款产品——UNI-T上市不到一年成功突破10万辆大关。第二乘用品牌欧尚月销量也突破2万辆大关……


在两江工厂,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为基础,以平台化、轻量化、精益化为抓手,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高质、柔性制造,快速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
 
“这是长安汽车两江工厂的大喜事,见证了一个中国汽车品牌第2000万辆的达成,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性品牌。”行业专家认为。
 
02.
新时代
 
“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时代,新道路的开辟者总比那些被视为守成者的群体要占些便宜。”这句话放在现在汽车行业来审视,恰如其分。
 
“我们正面临着两个方向的竞争,一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产品竞争,二是在新技术要素、产品形态进入行业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之间的竞争。”2021年4月19日,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在上海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百家争鸣,叶沛坦承,他时刻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过去让一个企业赢得增量和效益的市场规律,能让企业在未来继续获益吗?如果不能,那该如何改变?
 
长安汽车的处境,几乎是变革中的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向前的缩影。一贯专注于生产侧和供给侧的制造型企业,如何强化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和服务能力?在新四化浪潮下,如何巩固已有基盘,又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至全新领域?
 
作为旁观者,或许很难真正理解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诸多传统车企,在告别传统的路径依赖后,努力将这艘巨轮驶向未知深海,其背后所需要的决心和勇气。
 
自长安汽车2017年年底开启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至今已迭代到4.0版。时光流转,如今这家企业凭借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终于在历经低谷后又重新站上高峰。
 
按照十四五规划,长安汽车将坚定不移地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到2030年销量达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50万辆。
 
为此,长安汽车计划整体投入1500亿元,聚焦软件、智能科技、低碳、新商业模式、高精尖人才等未来竞争高地,通过五个维度的精准发力。
 
这家企业正在以软件定义汽车产品及服务为契机,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加速推进“北斗天枢”2.0,提升科技实力;进一步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加快低碳产品、低碳制造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携手战略伙伴构建新商业模式……


新能源方面,基于方舟架构和CHN架构,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台,未来5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首批两款智能电动汽车将在年内亮相。
 
智能化方面,每年实现1-2个领先的智能场景首发应用,到2022年,率先实现L4级智能网联汽车上市。并携手国际领先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
 
数字化方面,构建“天上一朵云,空中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与用户及合作伙伴的直通直联,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
 
时代就此划分,长安汽车有备而来。
 
03.
向上的力量
 
“一定要把民族品牌搞上去。”2020年7月23日,国家领导人在考察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时强调。
 
在工信部指导下,中汽协经过前期调研和讨论制定专项行动计划,确立“看见中国汽车”主题规划。2021年5月至11月,将陆续举办“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巡礼全国行。
 
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CB20)应运而生。帮宁工作室了解到,首届CB20轮值主席由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担任。
 
“首批成员来自18家汽车集团、30多个品牌,所在品牌占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的85%以上,代表中国汽车品牌的绝对主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告诉帮宁工作室。


继长安汽车之后,“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巡礼全国行将次弟在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奇瑞最新海外战略发布、红旗红色之旅、岚图品牌开放日、小鹏汽车智能日等活动上展开。
 
中国品牌不断展现向上的力量。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三足鼎立、你追我赶。在今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排名前10强中,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以36.7万辆、33.4万辆和27.9万辆销量,分别名列第二、第四和第五。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企业表现抢眼,其中,比亚迪将在5月迎来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中国汽车品牌也不断加快出海节奏。2021年4月,奇瑞汽车以单月出口突破2.2万辆成绩,刷新20年来出海历史纪录。新造车势力代表蔚来亦宣布进军挪威市场。
 
作为新造车势力代表,蔚来、小鹏和理想4月销量均超过5000辆。其中,蔚来突破7000辆,其累计销量已突破十万辆。哪吒、威马、零跑等品牌正在追赶。
 
来自传统企业的新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或在酝酿中。领克、极氪、WEY、坦克、星途、岚图、极狐…...跨界造车暗潮涌动,阿里、百度、小米、滴滴、阿里、360、创维等企业蓄势待发。
 
中国汽车品牌不再单打独斗。CB20联席会便肩负维护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利益、推动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向上、促进品牌营销领域健康发展、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共进共赢的使命。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汽车品牌将如何波澜壮阔?
 
(吴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