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汶阳辨

 紫淩轩 2021-05-12
汶阳辨
马焕奎
自春秋迄今,旧籍言汶者,不一而足,往往令人眩暓按:《宁阳志》有黄中丞《汶阳说》一篇,而古奥错综,索解仍复不易。夫山以南为阳,水之北为阳,此千古不易之训也。《春秋》鲁“赐季友汶阳之田”,并无专邑,如棘,如郓,如讙,如龟阴,杜注云:“皆汶阳田也”,为今泰安肥城县境,在汶水以北,此汶阳之名所自始也。汉惠帝始置鲁国属县五,一曰汶阳,则在汶水南矣。《寰宇记》于曲阜县下载:汉汶阳县城,在曲阜县东北四十里。中丞云:“杜注,曲池曰:'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杜注所云之汶阳,晋县也,即汉旧县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西南经鲁国汶阳县北,王莽之汶亭……”则北魏之汶阳也。隋开皇四年,改曲阜县名曰汶阳,是阖县通名为汶阳也。而中丞云:“隋移汶阳于曲阜”,所移乃北魏之汶阳,非汉旧县,不知何据而知之。汶上初志,谓唐朝高适诗“日出见阙里,山平知汶阳。”乃指曲阜而言,是适之吾爱汶阳中句,亦指曲阜,非指今之汶上县也。骆宾王诗“梁甫汶阳东”,则指泰安汶水北之汶阳矣。元和志又谓:“汶阳故城,在龚邱县东北五十四里”,其为北魏之汶阳城欤,其为西汉之汶阳城欤。窃疑宁之东北五十四里,与曲之东北四十里,安知非一地乎?独文信国公所咏新桥驿诗“今朝馆汶阳”及《汶阳路遇雨》题,济宁志亦载之。而谓汶阳在泰安,则非汶丞相诗之意也。盖丞相有鱼台早发诗,由新桥驿而过汶上县,正入北燕大道,乌能东迂而至泰安乎?姑无论汶初志,谓宋咸平中河决郓州,姚铉徙州于汶阳乡之高原,汶上之为汶阳 已久也。即自金而论,章宗改中都曰汶阳,后又改汶上。至至元十六年,文山丞相始入燕,称汶上为汶阳,又何疑乎?而必谓在泰安不在汶上,是执旧年历而诹今岁吉日也。况诗人每因汶而溷称借用汶阳者,正复不少,如王渔洋题汶上路氏北堂壁云:“雪没汶阳田”,岂真谓汶水北之汶阳也哉。大抵汉以前之汶阳,在汶北;以后之汶阳,在汶南;隋唐间在曲阜,在宁阳,迥非今之汶上也。故左公谓金以前称汶阳人未必即为汶上人也,岂虚语哉。
《再续汶上县志》卷之八艺文志,太史君整理,2018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