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埏埴志 | 读雍正瓷胎画珐琅札记一则

 dy_xhui 2021-05-12

图片

雍正初年,世宗胤禛对继承自其父康熙帝的珐琅事业时有不满。如二年批复年羹尧谢恩折中所语:“珐琅之物尚未暇精致。”[1]四年时又旨令造办处珐琅作:“此时烧的珐琅活计粗糙,花纹亦甚俗,嗣后务请精细成造。”[2]但北京对于珐琅研发与制作的进程仍不曾停止。雍正六年时,研发进入再一次白热化的状态。本年对珐琅作多有添扩,并在圆明园中设立分点。如见清档:“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着试烧炼珐琅料。遵此。”[3]这次的研发活动应该是在圆明园中进行的:


“三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着传催总刘山久、领催百老格带好手艺铜匠,各带小式家伙,珐琅处太监张廷贵、画珐琅人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明园来。遵此。”[4]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雍正六年》

七月,圆明园传来了消息。彩料研发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成造甚多,不但炼出西洋旧有颜色,还造出具有本国风格的新颜色,大大丰富了北京画珐琅的色谱体系[5]。此批彩料得成后不到两周,怡亲王旋即开始了瓷胎画珐琅的制作试验:


“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栢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论将造办处收貯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于二十五日将珐琅处收貯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6]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雍正六年》

这批瓷坯之后的去向在档案中没了下文,在传世的实物中却或有对应。现一般认为两岸故宫所贮藏的一批彩画桃实上书“雍正年制”四字款的画珐琅圆碗与前述档案所载的素白釉器物有关。按查此类作品,今存台北故宫七件[7],北京故宫一件[8],共八件,皆撇口圆碗式,内壁模印莲池白鹭,口径在9cm左右。八件之中,图样内容略有调整,绘画之精粗、桃实款画亦有区别。此外还有瑞士鲍尔所藏一例撇口小杯[9],外胭脂紫釉,内画佛手秋菊并墨彩题句,底落双桃年款,与前述碗式有别。(见附录)

图片

清 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团花开光花鸟碗

北京 故宫博物院 图自官网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 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团花开光花鸟碗 三例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图自官网

图片

图片

清 雍正 胭脂紫釉佛手秋菊杯 

瑞士 鲍尔基金会 图自《鲍尔收藏中国陶瓷名品展》

图片

碗、杯两式桃实年款对比 

左北京故宫 右鲍尔基金会

因此类皆将年款书于桃实之上,其图案又多与长寿有关,故有学者认为是怡亲王为雍正五十大寿所准备的,并与前述七月的档案做对应[10]。且因档案中所载为“填白”,而碗式多有模印永乐年款,所以亦有学者将其视作以前朝永乐甜白窑器加彩[11]。相似的情况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例永乐甜白釉菱花盘,在康熙时于盘身烧画珐琅。

图片

清 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团花开光花鸟碗 内部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图自官网

但本类之“永乐年制”款颇有疑问,若相较其他确凿的永乐有款作品,其字体松散,略有垂垮,各字的写法也有多有不同,尤其“年”字下半部的写法不见于永乐时期。永乐篆书款瓷器至迟于万历时已有仿写,本类的模印永乐款其篆书风格至少应晚于17世纪之后。此外,碗内所印莲池白鹭,寓意一路连科,亦多见于晚明时期。

图片

清 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团花开光花鸟碗 内部 示模印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图自《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

崇祯有白釉暗花小碗一种,多酱釉涂口。其土脉薄而质坚,白釉润厚呈淡青色,颇有几分永乐风采。多于内壁模印莲池白鹭、海水奔马、芦花寒鸦等图案,尤以莲池为多。模印采用单线技法,以线条组合出图样,故程式感较强,波浪线条平行,莲花荷叶接天擎立,白鹭站于水浪之间,甚得拙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12],原定嘉靖,为孙瀛洲先生捐赠品。内部模印之风格与前述画珐琅小碗极为相近,然从修足工艺及碗式等情况综合判断,应属17世纪中期的作品。

图片

明 崇祯 景德镇窑 白瓷模印莲池白鹭碗 

北京 故宫博物院 图自《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但崇祯时期的作品,质量相对不稳,修足也多有瑕疵,且见粘沙的情况。另外画珐琅所用小碗胎壁更薄,釉色更白,釉质亦更较为薄润,与崇祯时期作品有一定差异,质量超出许多,且模印永乐年款,为崇祯此类作品中所罕。一例同类工艺落雍正年款的作品解决了这一问题。曾三度由Christie's拍行释出[13],其碗式与故宫藏例一致,惟尺寸略小,径阔7.3cm左右。内里亦模印莲池白鹭,内底为“雍正年制”篆书款,对比可见二者为同时所作,与永乐无涉。

图片

清 雍正 景德镇窑 白瓷模印莲池白鹭碗

Christie's HK,2012/11/28,Lot:2138

另一个颇有疑问的地方在于该碗的珐琅工艺。据台北故宫之研究,显微观察发现此碗外壁所用亦属涩胎,留出团花、开光之空间后,吹淋胭脂紫釉。但开光内之白地仍施釉,镜下观察可见釉质气泡,刊录于《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图录[14]。此外笔者请教于北京故宫院内老师,曾经上手目鉴,确认其开光中系白釉上施彩绘制。如台北之涩胎观察无误,那么本类作品则是碗内、开光中、外底俱施釉,仅开光外无釉,以便珐琅上色。雍正早期画珐琅工艺沿袭康熙,常用“里有釉外无釉”的素白瓷胎,但多是瓷胎进京后再由造办处设计发挥,罕见雍正时期两地配合如此提前计划的情况。从清宫瓷器之修补改装的情况来看,多有将瓷器底釉磨去的手法。其是否可能将原外有釉的碗壁按设计所需,留出开光所用的白釉地后,在开光空间之外做磨釉的处理,以便二次画珐琅的施行?这还需更多的观察与检测来确认。

图片

清 雍正 瓷胎画珐琅红地团花开光花鸟碗

50倍团花与200倍灵芝之显微观察图像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图自《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

而此类桃实年款的作品,亦暂未见到如档案中所述的“暗寿字”与“暗龙”,故虽从题材看确可能与贺寿有关,但却难与前述七月档案相符合。今查与珐琅彩有关的作品中,可能与本条档案相符合的,另有一类胭脂紫釉的作品[15]。径阔9.5cm左右,较上述桃实年款者略大少许,外挂胭脂紫釉,内白釉,暗印双云龙纹。此类在雍正时与茶圆、酒圆的尺寸相近。故虽不一定即怡亲王调往圆明园中所用者,但从碗式、尺寸、工艺来看,二者所用之素白釉瓷胎应属一类,且其青花四字年款,也属雍正中前期的作品。档案所记,暗龙酒圆四十一件中选得六件交往圆明园,其余仍在珐琅处收贮,故大胆推测此类胭脂紫釉所用素胎即前述档案所载之类。

图片

图片

清 雍正 胭脂紫釉暗龙碗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图自官网

是故综上所述,这类桃实年款的作品,与雍正六年七月之档案难以符合,其纪年性应重予考虑。所用瓷坯虽落永乐年款,却实为雍正时所制。珐琅工艺可能存在外壁半涩胎半施釉的特殊情况。此外鲍尔所藏小杯内部以“诗书画印”的格式绘制,雍正画珐琅多见于外,内部所绘甚为罕见,其是否可能是较早期的“书画一体”风格画珐琅?此类风格、工艺、制作、款识等皆属特殊,值得重视,故特做札记,讨论以待后观。


注释:


1.张书才等:《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卷二,《川陕总督年羹尧奏谢御赐珐琅等宝物折》,P58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2.邢永福、林业强(港)等:《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3.邢永福、林业强(港)等:《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卷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4.见上注

5.见上注

6.见上注

7.余佩瑾(台):《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图007,P30~33,及同书附表一,P330,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年。

8.叶佩兰等:《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图21,P24~25,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

9.出光美术馆(日):《鲍尔收藏中国陶瓷名品展》,图73,平凡社,1994年。

10.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研究 1716-1789》,第四章第八节,P157,文物出版社,2008年。

11.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研究 1716-1789》,第四章第七节、第八节,P153、157,文物出版社,2008年。此外,亦有数位学者持相类观点。

12.耿宝昌:《孙瀛洲的陶瓷世界》,图76,P142,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13.Christie's HK,1988/1/19,Lot:345;Christie's NY,1995/3/23,Lot:125;Christie's HK,2012/11/28,Lot:2138.

14.余佩瑾(台):《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图007,P30~33,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年。

15廖宝秀(台):《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图106,P127,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2年。

附录:雍正桃实年款瓷胎画珐琅器存世录:

*今存此类碗式共八件,按纹样可分两型,一型开光中填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三种,共五件;一型开光中填洞石竹蝶、并蒂莲花、紫芝白梅三种,共三件。乃知并不只有祝寿题材。

*两型中主题一致者,其绘画亦有不同调整。桃款也有区别,北京例桃实下压白梅一支,台北例则暂未见。

*绘画各有精粗,如北京故宫所藏绘画相较尤为精细得宜。台北故宫所刊录图像信息仍显不足,未知是否有可与北京藏例相成对者。此外外壁所用胭脂紫亦有深浅两种。故是否可视作同批产品,仍待讨论。

*据信,巴黎吉美博物馆藏一例碗,所绘内容与鲍尔藏杯例相同,亦钤“秋”、“林”两印,题句“清香长绕陶潜宅”。二者或有关系,惜笔者暂未能查实图像。

*台北故宫所藏七件,据图录载,原存永寿宫正殿或东暖阁,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之千字号为金字429。但翻查报告原文时,永寿宫金字429号下未见此类,不知是否有误。

一:胭脂紫地画珐琅团花开光花鸟纹碗

1.北京 故宫博物院 院藏编号 新-00142097

尺寸:高 4.5cm 口径 9.2cm 底径 3.6cm

三开光纹样: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 

①.院藏编号 故-瓷-14145

尺寸:暂缺

三开光纹样:洞石竹蝶、并蒂莲花、紫芝白梅

图片

②.院藏编号 故-瓷-14146

尺寸:高 4.6cm 口径 9cm 底径 3.8cm

三开光纹样: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

图片

图片

图片

③.院藏编号 故-瓷-14147

尺寸:高 4.7cm 口径 9.7cm 底径 3.7cm

三开光纹样: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

图片

图片

图片

④.院藏编号 故-瓷-14148

尺寸:暂缺

三开光纹样: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

图片

⑤.院藏编号 故-瓷-14149

尺寸:高 4.5cm 口径 9.1cm 底径 3.9cm

三开光纹样:洞石竹蝶、并蒂莲花、紫芝白梅

图片

图片

图片

⑥.院藏编号 故-瓷-14150

尺寸:暂缺

三开光纹样:洞石竹蝶、并蒂莲花、紫芝白梅

图片

⑦.院藏编号 故-瓷-14151

尺寸:暂缺

三开光纹样:寿山福海、竹报双喜、万代长春

图片

二.胭脂紫釉画珐琅佛手秋菊小杯

瑞士 日内瓦 鲍尔基金会

尺寸:口径 9cm

题句:也教芦蓼远依行 钤印:秋、林

图片

图片

图片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