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而为人,凭什么别人混得比你好?能成大器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

 kadiwinyang 2021-05-12

历史上有那么多贤人,为什么曾国藩就能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实际上,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人生成就,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深厚的自我修养。

俗语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命。但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通过一己之力,实现了逆天改命的效果。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虽然家境还算宽裕,但也绝不是什么名门望族。

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不仅不是天才儿童,甚至还有些愚笨。虽然勤奋好学,但不像其他名人那样一飞冲天、金榜题名,而是考了三次之后才慢慢步入仕途。

像曾国藩这样一个出身平凡、天资普通的人,按照历史上的规律,即使考中了进士,应该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

但曾国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特别“会做人”——也是因为这些做人之道,才让曾国藩成为了晚清重臣,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并得到善终。

总而言之,普通人如果想要逆袭,曾国藩的“做人之道”或许可以参考。

曾国藩曾经率领湘军攻打太平天国,得胜之后,朝廷给予重赏,并赐封曾国藩为侯爵。

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他深知功高盖主的隐患。于是,曾国藩就劝说弟弟曾国荃一起隐退。归隐之际,曾国藩还说: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即使取得了如此显赫的功绩,曾国藩依然冷静告诫自己:做人别有傲气。

而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最终跌入低谷。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越是能成大器的人,越懂得韬光隐晦、收敛锋芒。

曾国藩虽然为人谦逊,但不代表他就软弱。曾国藩为自己专门立了“修身十三条”来警醒自己,其中第一条便是“主敬”。就是说,做人要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在人类社会,地位虽有高下,人格却无尊卑——无论是基层员工与老板,还是普通职业与大富豪,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生而为人,切不可丢了骨气。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曲意逢迎,也不能因为一时坎坷而萎靡不振。

曾国藩晚年时说:“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金丹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说,金丹妙药可以使人脱胎换骨,曾国藩则认为“立志”就是让人脱胎换骨的金丹。

世上的大多数人,自从出生开始,所拥有的资源其实是相差不大的。但为什么几十年以后,总有人能混得好,有的人却落魄不堪?

抛开运气、机遇、能力等等不说,一个立志要成为人中龙凤的人,和一个追求小富即安的人相比,前途能一样吗?

做人别损志气,因为你的志气就代表了你想要到达的高度。

曾国藩之所以从一个耕读家庭的普通人,成为一个名留青史的“千古第一完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众不同的做人之道。

人这一辈子,看似复杂多变,其实无外乎“做人、做事”四个字。

如果想成为有前途、混得好的大器之才,只要把自己做好了,做起事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如此一来,哪怕时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