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给上海留下了这两件礼物,你一定都见过!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1-05-12

这不,我们跟随丁先生的脚步从青年、云南、美国一路走来,这一次,他的脚步停在了我们的上海。
即使你对丁绍光这个名字不是那么熟悉,但只要你曾经去过上海大剧院或是上海文化广场,你就一定见过他给上海留下的两件礼物……
光在“克勒门”
 

上海大剧院与《艺术女神》


1998年,上海大剧院落成,一幅非常轰动的巨作《艺术女神》就在正殿的门口,远远看就像一枚古典的印章一样。
这幅40多平方米的巨作便是丁绍光在美国比弗利山庄的住所用整整26天的时间创作而成,而上海大剧院甚至还特意为它敲掉了原本在一楼二楼的墙面和过道。

调整前后的上海大剧院大堂

丁先生在现场回忆起那个炎热的夏天:200多平方米的大画室,由于来不及装空调,只能靠高屋顶下的大窗户自然通风,实在热不过了,就喝几口凉茶,用纸扇挥几下,进行人工降温,然后继续作画,在特制的宣纸上,先以墨色勾勒线条,再用金色敷在墨色上,然后调和多国的不同颜料、涂料……加工着色。

丁绍光在比弗利山庄的住处绘制《艺术女神》
这段经历除了让丁绍光创下连续作画26个白天黑夜、衣上汗水不干的纪录外,另一个创纪录的还有绘画颜料用完后丢弃的包装皮,几天就从画室推出一垃圾桶。
丁先生和我们说,那次创作光是使用的昂贵画笔就多达100多支,其中金色描线笔的耗量就在70支以上。

光在“克勒门”

要知道,以丁绍光当时作品的市价再加上这些贵重的材料和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幅《艺术女神》的费用绝对堪称天价。
但在1998年7月15日,巨画启运前,丁绍光笑着说:“这幅画就作为我无偿献给上海人民的一件礼物吧!“
最终,当《艺术女神》随着上海大剧院的开放首次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幅无与伦比的作品立刻惊艳了所有人,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现文化地标时一张最唯美的名片。

《艺术女神》在上海大剧院的大堂

1998年8月丁绍光在上海大剧院与《艺术女神》合影

后来,放置在一楼的《艺术女神》受到了一定自然环境的损伤,丁绍光又专程回国重新把这幅画又画了一遍,如今保存在上海大剧院的五楼。

丁绍光2013年来上海修复《艺术女神》

当问到这幅作品想传达的寄托,丁先生在沙龙现场对我们说:画中的女子对着天空与飞天朝拜,而飞天代表着艺术女神,这是对人文精神和艺术信仰的追求;在她们身下则是上海的市花白玉兰——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是艺术一个是生活,彼此交融,彼此升华。

丁绍光《艺术女神》


上海文化广场与《生命之源》


《艺术女神》的广受好评,让丁绍光与上海结缘,也让绘画艺术与建筑艺术交织。
于是,在2009年5月,丁绍光再次受上海市政府之邀,为上海文化广场打造正厅的门面——一幅约300平方米的大壁画,这一次,他决定用玻璃来呈现这幅作品。

上海文化广场的玻璃壁画《生命之源》

为了呈现这样一幅玻璃画,丁先生还特意给当时上海的领导写过一封亲笔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他对于艺术的虔诚与执着。

丁绍光写给上海市政府的亲笔信

沙龙上,丁先生从自己心中的艺术史观说起,向我们讲述了自己选用玻璃的原因:具有悠久历史的玻璃技艺拥有无数种色彩变化,同时满足了文化想象和艺术想象,而且成型后也不会像《艺术女神》那样需要修复,这一切都让这次创作宛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丁绍光在“克勒门”

这个想法得到了上海文化广场工程项目总指挥乐胜利的赞同和支持,但是美好的想法要变成现实,一定是要经历考验的,这幅《生命之源》的诞生过程中也少不了遇到障碍。
原来与丁绍光有着合作的日本玻璃供应商看了场地之后给出的报价实在太高,加上对建筑构建和时间紧迫的担忧,一度让工程陷入僵局,也让乐胜利非常为难。

《生命之源》局部图案

幸好,全权负责这幅壁画的艺术与工程项目策划和监制王鸣在这时站了出来,他作为上海大剧院建筑设计项目的主管与丁绍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能让这幅玻璃画成功地呈现出来,他联系到了上海本土的玻璃艺术家陈伟德。
随后,王鸣便给乐胜利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参观了陈伟德的玻璃工作室,实地探访之后,乐胜利才决定以这套全新的团队继续巨画的创作。

丁绍光、王鸣与陈伟德团队讨论巨画细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与学习,丁绍光等人谈妥了合作的相关事宜,可没想到这时美国的建筑设计师又退缩了。
王鸣马上邀请他前去丁绍光家中先去看一看那幅正在绘制的画,可对方却未赴约,后来王鸣才了解到原来对方家中突发事故,正在加拿大奔丧。

丁绍光在“克勒门”讲述壁画背后的故事

得知此事后,王鸣与乐胜利立刻各写了一封关怀信寄给了设计师,温暖的问候与诚恳的请求让对方深深感动,回到美国后便去往丁绍光的家中沟通,而当他亲眼看到那幅初具成型的巨作,才渐渐支持了在大厅做玻璃的想法。
之后,丁绍光又与陈伟德、王鸣一起去到美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取材,共同打造起这幅巨作的细节。

丁绍光、王鸣、陈伟德在美国洛杉矶专业公司甄选彩色艺术玻璃

根据丁绍光的绘画原稿,陈伟德工作室将线描稿放大100倍进行深化线条和分割配色,28个工匠在两位艺术家的带领下,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使用大约30万片彩色玻璃,终于镶拼而成这幅玻璃巨画——《生命之源》。
丁先生在现场回忆说,安装画作的时候正值上海的三九寒冬,但他还是坚守在了工地现场,废寝忘食地与工匠们讨论玻璃黏接的细节,而且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所有的视觉效果都达到了他心中的最佳意境才放心离开。

《生命之源》全幅实景

终于,这首讴歌大地历史与生命起源的壮丽诗篇在上海文化广场完美揭幕,开幕式上的每个人都被这幅璃壁画的深深震撼古老的原始森林在灯光闪烁间孕育了大地和生命,如梦如幻的蓝色画卷承载着艺术的飞跃和希冀,跃然于墙面之上,而那位曾经退缩过的美国设计师看到成品后更是激动无比,他拥抱着王鸣说:“是你们救了我啊!”

《生命之源》局部图案

《生命之源》在上海文化广场留下了丁绍光和陈伟德两位艺术家合作的佳话,也让丁先生的艺术理想在上海得以实现一次圆满,用绚丽的色彩不断呼唤着美的奉献和爱的给予。

上海文化广场的玻璃壁画《生命之源》

丁绍光一家在《生命之源》前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到这两幅作品前打卡欣赏、合影留念,但可以肯定的是,丁绍光留给上海的这两份礼物都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艺术标签,它们就像一扇绚丽辉煌的天窗,无须打开,就能透出这片土地上最灿烂缤纷的文化情怀,向每一位来者传递着独属于上海的多彩与美好。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看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以下文字直达

好久不见,克勒门见!

从“留守儿童”到“流氓学生”再到传奇大师,他年轻时经历了什么?

邂逅彩云之南,他画中的初恋女神是谁?

他在美国开创了一个神话,迈克尔·杰克逊的彩虹山庄居然是向他借的!

今天,这座上海文化地标22周岁了!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