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醒年代”的后浪里,有她们!

 克勒门文化沙龙 2021-05-12

弹幕疯狂催更,观众嗷嗷待哺。剧终多日后,还有粉丝表示“后劲很足”。什么剧这么火?小克勒得说,打开它时,真没想到它会这么好看。是的,在今年率先收获收视、口碑双丰收的,正是一部根正苗红的献礼剧——《觉醒年代》。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百年前的重要人物一一登场,他们为中国之觉醒而奔走、为人民之觉醒而呐喊,是这些时代的先锋们不懈努力、据理力争,才有了一代代青年们的接力而起,以生命为代价,用信仰的力量探索着中国的道路与未来。

《新青年》与“新青年们”

明天,又到了“五四青年节”。回望百年历史,那些年轻的身影,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迎风而立。青年学生、劳工、农民……觉醒,确实是那个年代的关键词,在那些青涩而坚定的脸庞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1919年,陈独秀曾在《新青年》上发文:“我们相信尊重女子的人格和权利,已经是现在社会生活进步的实际需要;并且希望他们个人自己对于社会责任有彻底的觉悟。”当时,女性正需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对于女性的觉醒与发展,共产党人始终有着超越时代的追求。

于是,那些主动剪掉长发的“她们”、远走他乡的“她们”、自由恋爱的“她们”……同样是觉醒年代里奔腾的后浪。

在我们的“上图之夜”里,主持人陈蔚曾朗诵过这样一段故事:《改名,迎接崭新的世界》。今天,小克勒想再讲一讲她们,那些在上海求学的女孩的故事。

主持人 陈蔚

百年前的一天,三个女孩子,杨代诚、王淑璠、蒋冰之凑到一起,相约要改名字。王淑璠喜爱古诗词,她想起父亲常读的龚自珍诗《夜坐》中有两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好一个“剑如虹”,于是,便给自己改名叫王剑虹。

蒋冰之随手拿一本字典,闭上眼睛在字典里摸字,最后她摸到一个“玲”字,随后连姓也改了。五年以后,这位改名叫作“丁玲”的女士,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梦珂》,由此走入文坛,留下了璀璨的一笔。

学生时代的王剑虹(右)与丁玲(左)

杨代诚则想着,自己从未来过上海滩,如此新奇的世界,曾经却对它一无所知,于是取这“一无所知”,改名叫王一知。为什么姓王呢?她觉得,是王剑虹将她引入了这样一个新的天地,于是跟她姓又未尝不可。

王一知

之所以说是王剑虹的功劳,事实确实如此。1922年2月的一天,在黄浦江的码头上,从一艘船里走下来几个湖南来的女孩子,其中便有丁玲与王一知,她们都是由王剑虹招来上海,要去一所“平民女校”上学的。

1922年2月10日,这所“确是为女子解放而办的第一个学校”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得里632号开学,它是中共所创办的第一所平民女校。为什么叫伊“平民女校”?教员沈泽民曾说,平民区别于贵族,这所学校是平民求学的地方,也是独立的、自由的具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

平民女校旧址

王剑虹的一生,便是这精神的实践。她出生于四川,父亲是同盟会会员王勃山,1920年,从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王剑虹随父亲到上海求学,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当时,刘海粟所在的这所学校也可谓身处风口浪尖。上海美专用人体模特写生,不可说不是开时代风气之先,这一历史,应为上海人所熟悉。

上海美术专门学校

一次,王剑虹撞见一名教员调戏女模特。这个长在湖南的“川妹子”,性格泼辣直爽,她愤怒地冲上去,给了教员两巴掌,也因此被学校开除。后来,经父亲朋友介绍,王剑虹进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工作,并因此结识了李达等人。

当陈独秀与李达开始筹建平民女校的时候,王剑虹便参与其中,负责招生工作,湖南的同学是她首先联络的对象。作为一个领路人,王剑虹带着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走入了人生崭新的篇章。

瞿秋白,1924年1月,王剑虹与瞿秋白结为伉俪。1924年7月,王剑虹因患肺病在上海逝世,年仅23岁。

在平民女校,王一知最早靠拢党的组织。刘少奇在校上课的场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她参加了青年团,1922年8月下旬,经俞秀松与刘少奇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平民女校发展的第一位中共党员,也是中共早期为数不多的女党员之一,也因此,她被丁玲称作“走在前面的人”。

1927年,王一知丈夫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王一知转入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从事地下斗争长达10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奉周恩来之命在上海开设秘密电台,担任情报传递工作。她所联络的报务员李白,正是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孙道临饰演李侠

至于丁玲,她在平民女校时,依然不安现状。后来,她去往延安,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绕过的高峰。

丁玲

其实,从平民女校里走出的,又何止王剑虹、王一知、丁玲?还有更多响亮的名字,王会悟、钱希均、秦德君……她们从这里走入了历史的书写。这所学校,办学的时间并不长,在不到一年的光阴里,却改变了一群女子的命运。
平民女校崛起,亦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百年前,这些勇敢的女性为其他年轻的中国女性提供了更多人生的可能,她们不仅真正将“冠姓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用自己无畏的选择为时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划。如此,又如何不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距离渔阳里不远的平民女校,正是发生在这“初心之地”、“红色起点”上海,党为女性之觉醒写就的短暂却伟大的一页。而它,又是上海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党为民族独立、民族复兴所做出的注脚之一。从渔阳里出发,到平民女校、上海大学、南京路、徐家汇……他们选择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最终,从石库门走向了天安门。

上海,有太多革命者的故事,始终激荡着人们的心绪。回望百年历程,小克勒想说,来时路如此艰辛,吾辈更应继续努力!在这里,预祝大家青年节快乐,初心永葆、矢志不渝!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图片直达



你准备好赴这场春天的约会了吗?

“上图之夜”的约会,你来了吗?

【招人】克勒门招小克勒啦!

昨天刷屏的这首歌背后竟然还藏着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美国开创了一个神话,迈克尔·杰克逊的彩虹山庄居然是向他借的!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