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5.12”,地震预测为何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

 幽幽龙仔 2021-05-12

今天是5月12日,在2008年的今天,下午14时28分4秒,天摇地动,山河同泣。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在这场8.0级的特大地震中,有近七万同胞罹难,震中地区几乎只剩瓦砾。残存在废墟里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亦愈发脆弱,死神的脚步渐渐逼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的救援部队排除万难,火速驰援灾区。救援部队冒着余震的危险,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条生命。在一处倾倒的农舍下,救援人员刨出了一个“特别”的生命。它是一只瘦骨嶙峋的小猪,已在暗无天日的废墟里苦苦支撑了36天,体重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获救后,人们为其命名“猪坚强”,并饲养在四川省建川博物馆内,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一晃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猪坚强已是“百岁老人”,身体状况十分差。近日有报道称,猪坚强,已入弥留,只在须臾。期盼猪坚强能挺过这个5.12,活下来,再创生命奇迹。

猪坚强,是不幸的,但它又是万幸的。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日。小编自己也是四川人,虽未在震中地区,但也是亲身经历过那一段惶恐岁月的。不管官方通告还是小道消息,只要有一点余震的风吹草动,全家人就带着“家当”,赶去广场、滨江大道等开阔的地方避险。诚然,回回都是白跑路,一次余震也没遇上,可是谁又能在那种气氛下安之若泰?

地震是地球上频繁多发的地质现象,由于地球内部积聚的能量突然释放,导致地壳运动,地表快速震动,产生地震波。地震就是这些积蓄的能量发泄的窗口。其实,我们脚下的大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只是这些地震人类往往感觉不到。据悉,只有3级以上的地震我们才会有所感知,而当震级高于4.5级它就具有破坏性了。震级提高1级,释放的能量就增加32倍。中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几乎遍及全国。

如此恐怖的地质灾害,是否可以提前预报?及时发出预警,为人们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

提及地震预报,人类的功课还远远没达到及格水平。虽然人类处在科技腾飞的年代,登得了月,探得了火,随手打开一个天气预报的手机软件,一周、半月后的阴晴冷暖等天气信息,我们都可以提前掌握。但是,对于地震的预测,只能用“聊胜于无”来形容。

依稀记得这样一则新闻,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成都地区的电视屏幕上突然弹出一则预警“四川长宁正在发生5.8级左右地震……地震波还有47秒到达!”这47秒的地震预警相比于天气预报长达半个月的预测似乎显得太“珍贵”了。

科学预测地震严重滞后。民间偏方,诸如,地震云、昆虫大规模迁徙、宠物狂躁不安、井水冒泡、河塘干枯等等,这些异象并不是那么可靠,我们只有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提高心理预警。

天摇地动的地震在地球上掀起如此大的动静,为何会这般难以预测?

首先,地震一般是发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的地壳,深处的地幔熔岩运动更加复杂,而当今最深的钻孔也只达到了12千米,相比于直径有12756千米的地球,人类仅触及了其皮毛。因此,很多地球内部的状况,我们只能依靠地面观测进行推算。

其次,地球内部能量的积累,地震的酝酿往往是一个繁杂且长期的过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很难用经典物理学那一套进行建模,加以描述。

最后,人类开矿爆破,试验核弹,火山爆发等等,地震的形成机理都有较大差异,而且地震最终的爆发具有一定偶然性。

科学家面对地震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必将迎难而上,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地震预报能像天气预报那样及时、准确,人类再也不必匍匐在地狱煞魔的摧残之下。

这一天终将过去,我们应该坚强地面对未来,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转载请取得授权,否则必究;本文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