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虫”刺蛾进入严重危害期,不仅食叶,还能伤人!

 北京琳海植保 2021-05-12

       刺蛾类害虫是园林主要食叶害虫,在叶片背部群集啃食,于每年的7-9月份危害最重。其幼虫俗称“洋辣子”,身体覆盖着有毒刺毛,触及人体皮肤后,引起红肿和灼热剧痛,因此,在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其需重视对刺蛾类害虫的防治。

 危害特点 

  分布广泛,遍及全国,食性杂,主要危害榆叶梅、海棠、三角枫、白蜡、刺槐、悬铃木、大叶黄杨、香樟、石楠、梅花、月季、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

  低龄幼虫群居叶背危害,啃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形成透明枯斑;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全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

 刺蛾种类 

  园林植物上发生的刺蛾种类较多,危害较重的主要有黄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两色绿刺蛾等。

黄刺蛾

褐色绿刺蛾

丽绿刺蛾

桑褐刺蛾 

扁刺蛾

 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结茧越冬。年发生1代地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7、8月份危害最重。年发生2-3代地区,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一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常见刺蛾的危害和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药剂喷杀幼虫

  当虫害发生时,选择低毒高效药剂叶面喷雾快速杀虫:

  方案1、 “蛾螟清”20毫升兑水15公斤,每瓶兑水150公斤均匀喷雾,对抗性害虫、暴食性害虫特效。

  方案2、“斯叶例除”30毫升兑水15公斤,每瓶兑水100公斤均匀喷雾,高效防除各类食叶害虫。

  方案3、“全贯旺”或“蛮功”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广谱高效杀类各类害虫。

  因虫体多在叶背危害,喷药防治时注意对叶背进行充分喷施。

(园林高效广谱杀虫剂)

黑光灯诱杀成虫

    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生物防治

    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苦参碱、藜芦碱、灭幼脲、除虫脲,加入渗透剂琳海奇强可提高防效;选用白僵菌等,在雨湿条件下防治1至2龄幼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