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之怪,在《吾友帖》暴露无遗

 学山工作室 2021-05-12

文/李学山

世人皆言米元章狂怪,我一直不信。今日忽见其《吾友帖》,便感到大苏之言甚有道理。

在大宋的四家当中,若论狂怪,老米确实堪称第一。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连苏东坡都盛赞有加,说他“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至于老米如何这样任性,大概率出自其自恃有才。事实也是如此,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写书法,十岁开始摹写北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难怪后人说他早熟。况且,野史里有传言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说他”米颠”,一点不错。

今日所说的,是他的一幅作品,唤做《吾友帖》。真迹已被日本大阪市美术馆所藏。其释文是:

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

大意是说,我的朋友啊,你为何不改变您的草书习气?我想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太迷恋于古人的笔法了。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老兄的整体水平已经接近古人了。只不过还缺点蔡太师的笔意,其他我也说不出什么来。个人意见,如果您能够得到赵大年的《千字文》看一看,书法水平提高可能更快。我也喜欢赵大年老兄的东倒西歪富有个性的做派,比二王要更有味道。可惜我们看不到他的真迹,不晓得他是如何下笔的。至于《月仪》,不能算甚好,我怕不是他本人写的,也许是前朝人的伪作,反正缺少一点魏晋的风味。

局部放大图欣赏

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

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又无

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