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长卷』文徵明《行草墨稿》,纵逸遒伟,境界全新

 艺术家档案 2021-05-12

文徵明《行草墨稿》长卷,纵30cm,横810cm,作于嘉靖辛卯,时年文氏六十有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是一个典型的儒者,他的处世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为人和而介,做事谨而严。由于受这种处世思想的影响,对于书法的审美,文微明一力面以书法有法为美,另一方面将书品人品并而论之。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文徵明以”法“为美。

《续书史会要》谓文氏行书如“风午琼花,泉鸣春涧”。他行笔纯熟,姿媚挺拔,有“玉版圣教”之称。至晚年参以黄山谷的体势,纵逸遒伟,境界全新。谢在杭称赞他:“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当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王世贞《文先生传》云:“吴中人于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寅伯虎,彼自以专精诣哉,则皆文先生友也,而皆用前死,故不能当文先生。人不可以无年,信乎,文先生盖兼之也。””王世贞认为徐、祝、唐等文徵明友人,虽然在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各有专精,但是都不能达到文徽明的成就,原因不关才学,而是无年。无独有偶,詹景凤在讨论文徵明的书法时,也认为文氏六十时书法尚未大就,“六十以往近七十始乃笔精气充,无不合作,入八九十片片必传”。他从中得出的结论也是书家“人贵有寿””。无年,不仅使得艺术缺乏时间的锤炼,而不能圆融通达,亦难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影响。

文徽明《行草墨稿》长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